6,509
次編輯
變更
邏輯推理
,無編輯摘要
*首先是學會“同中求異”的思考習慣:將相同事物進行比較,找出其中在某個方面的 不同之處,將相同的事物區別開來。
*同時還必須學會“異中求同”的思考習慣:對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找出其中在某個方面的相同之處,將不同的事物歸納起來。
===邏輯推理能力可以後天努力達成嗎===
*邏輯思考每個人都能夠訓練,透過邏輯思考的步驟,自己跟自己對話辯論,不斷挑戰、質疑、審慎思考,明白分辨,追求真理,才能在現今多變的職場環境下,永遠不會被淘汰。
*大前研一曾說,解決問題的根本,就是「邏輯思考力」,這不但能讓問題迎刃而解,就連我們一般常說的「先見之明」「直覺」其實也是從邏輯思考中產生的,但由於絕大多數人沒有養成邏輯思考的習慣,所以就缺少了能夠解決問題的思路。
*事實上,根據調查,大企業人力資源部(HR)在挑選新人時,最看中的職業素質就是「邏輯能力」。
*這是因為大公司部門多、層級多、協作多、溝通成本很高,所以每個人都力爭用最短的時間了解情況,或者把工作交流清楚,而這些都很需要邏輯能力。
*為何語文課一天到晚要學生,總結中心思想、段落結構?這並不是想讓你當作家,而是讓你看起來很像是大公司要的那種人,提高學校的升學率、就業率。
*現在也很時興讓孩子從小接觸程式語言,除了是為了因應「產業趨勢」「現存環境」「能力發展」外,更是為從小培養孩子的分析問題、邏輯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同時在進入未來的資訊時代,能有更好的適應力與跨領域合作能力 。
*事實上,職場上的邏輯能力大致可分為觀點總結能力(從材料到觀點)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觀點到語言),以下的故事,足以說明一切⋯⋯。
*抗戰時,一位新聞記者浦熙修,在重慶機場採訪時,看見宋靄齡走下飛機,懷裡抱著一隻狗,身邊跟著一群狗。
*她轉眼又看到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王雲五先生沒有接到他的夫人,失望而歸,因為香港淪陷後,大批官員家屬逃難,導致飛機票一票難求。
*為了避開新聞審查,浦熙修把這條負面新聞變成兩條中性消息,拆分為宋靄齡帶著一群狗下飛機,以及王雲五沒有接到夫人,且兩者一起見報,一出刊,立刻引起輿論譁然。
*邏輯性,就是在兩件事情之間建立因果關係。
*好的邏輯就像多米諾骨牌,看上去是一個個獨立事件,但只要第一張倒下,其他的也隨之倒下。
*萬事皆有因 有因必有果
*畢竟邏輯性,其實就是人類的自我心理暗示。
*這兩則新聞放在一起會讓人聯想到:為何王雲五夫人沒有坐上飛機?是因為宋靄齡的狗把位子占了嗎?
*浦熙修沒有說,但她相信,大家會把這兩條資訊看成是一條新聞,因為人類離不開因果關係。
*我們相信萬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我們常常說某人的邏輯性強,就是說他建立的這個因果關係,對未來的行為有指導意義,用一張小的多米諾骨牌,最後推翻了一張大牌。
*不少人認為自己不擅長邏輯思考和表達,因此,學會邏輯思考,成了現代人的必修課。而在此之前,我們得先確認什麼是邏輯思考。
*邏輯性最基本的元素是「主張之後,提出論述」,也就是「說完話之後,好好說理由」,讓主張言之成理。
*為了增加主張的邏輯性,還必須提出論述。如果只有主張,沒有論述,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一般會被認為邏輯太跳躍,則是因為論據無法支持主張。
**原因就出在自以為別人懂的默契,沒有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當然,我們不可能百分百知道對方的想法,但還是可反覆推敲對方的立場及想法。
*能就自己的論述哪裡產生了跳躍,進而找出邏輯上的盲點。
*以下4大步驟值得學習:
**第1步:俯瞰事情的全盤--這可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端!我們不能只看自己想看的、只聽自己想聽的,不能單純聽取片面之詞來斷定發生事情的問題根源,如果我們這麼做的話,不管之後如何深思熟慮,都沒有辦法引導出真正有效解決問題的答案。
**換言之,我們必須對症下藥,將事情都拼湊起來,了解事情全盤的樣貌,才能提出治療根本問題的方法。
*第2步:找出特定的問題,並設定出適當的問題!
*如果你想要有靈光乍現的快感,擁有創新的想法,那麼就一定要設定出適當的問題,因為我們的腦袋本來就會根據以往的經驗做出各式各樣的聯想,進而引發出新的點子,若是給予你沒有範圍主題的問題,就像是要你無的放矢一般,你的大腦自然就無法產生出具體又有創意的內容。
*也許你在工作時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這時候千萬別急著一個一個解決,你反而要去思考這些問題背後的原因,或許你可以嘗試將這些問題串聯起來,看看它們是否有共通特定的問題,若是有的話,你在接下來的行動裡只需要花費一點力氣,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了!
*第3步:設定前提規則(提出假設),並且著實確認前提規則(調查觀察)!
*當你針對問題提出假設的時候,你就必須用批判式的思考去檢驗這個假設,這個假設必須正確無誤,才能讓之後的行動都在軌道上。
*之所以需要去驗證假設,這是因為我們太習慣把事情看得「理所當然」,而且總會認為自己「知道、明白、曉得」,但是這樣的行為反而讓我們沒有自己的意識,如此就難以跳脫深根蒂固的「思考框架」!
*第4步:提出想法、方案、立場!
*當你針對前提假設做了深度觀察以後,要練習去推敲出屬於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倘若你的想法源源不絕地跑出來,你就得用金字塔思考架構去收攏這些經典的想法,金字塔架構能列出你所有的想法,同時也能確認你的邏輯是否正確,此外,還能讓他人更清楚明白你想傳達的意思。
*至於要達到有邏輯的說話,還需要把握以下兩大層面:第一,主張明確。
*如果你在發表言論的時候主張明確,並且能夠通過論據和說話結構等讓他人都能充分理解自己的主張,那麼,你的邏輯說話能力自然會得到別人的肯定。
*二是論據清晰,在說話過程中,闡述了主張之後,運用相應的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使句子具有說服力,如果主張之後沒有論據支持,那麼不僅讓自己的主張缺乏邏輯性,還會讓這句話變成純粹的發表感想。
*言而總之邏輯不好、沒有觀點,容易盲從;邏輯好、沒有觀點,難以形成自己的想法、流於空談;邏輯不好、但有自己的觀點,可能為自己的觀點尋求合理化的脈絡,往往被視為講幹話。
**因此,有邏輯又有觀點的人,才能是最後的贏家。<ref name="今周刊">{{cite web |url=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7/post/201908220043/ | title= 原來邏輯可以靠後天訓練!| language=zh | date=2019-08-22 | publisher=今周刊 | author=李宥樵 | accessdate=2022-05-29}}</ref>
==参考來源==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