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彰化縣北斗鎮

增加 3,189 位元組, 2 年前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北斗鎮舊名寶斗,水曾經屬於東螺,是獨水溪一條支流上的河港,與大陸有船隻來往,因此為彰化縣南部的要地,清代末期周圍有竹柵,開有隘門,柵內染坊、糖廓(糖廠)林立商業之殷繁,僅次於鹿港:所以當地曾流傳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的諺語。 北斗鎮最初的地名是東螺,最早的街市是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時興建於時東螺溪南岸的舊社檨仔莊,也就是是現在溪州鄉的舊眉。到了嘉慶十一(西元一八0六年)由於激烈的漳泉械鬥,舊街市的房屋及田園都被破壞殆盡,才於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又在河洲內的寶斗庄另建街市,並改為寶斗。又由於南邊有雲林縣的斗六門,是就取「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的星象意義,再改北斗。<ref>[https://town.chcg.gov.tw/beidou/01local/local01.aspx 歷史沿革],彰化縣北斗鎮-北斗鎮公所</ref>
 
北斗鎮原為平埔族東螺社活動的區域,康熙五十四年(1715),客籍墾首黃利英招募同籍佃戶,開拓東螺溪南岸「舊眉庄」(今彰化縣溪州鄉)一帶,這是史書記載最早入墾的漢人。雍正年間,北斗地區行政區劃上屬彰化縣東螺堡,到乾隆年間,東螺堡分為東西二堡,北斗屬東螺西堡。
 
日本統治時期,北斗街在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成為北斗郡(包括北斗街、田尾庄、溪州庄、埤頭庄、二林庄、竹塘庄、沙山庄、大城庄)的郡治所在地,北斗街為北斗郡的行政、商業中心,因此逐漸形成現代小型城鎮的風貌。
 
戰後北斗設區署;屬台中縣北斗區(包括北斗鎮、田尾鄉、溪州鄉、埤頭鄉)。民國三十九年撤除區署,改制為彰化縣北斗鎮至今。
 
 
==北斗的建街==
乾隆初年,閩籍移民在舊眉庄建立一街肆,即「東螺街」(今溪州鄉舊眉村舊社羨仔腳一帶)。然而嘉慶十一年(1806),不幸發生漳、泉械鬥,繼而東螺溪氾濫成災,房舍田園均遭沖毀,民眾流離失所,居民於是有了遷徙的打算。東螺街地方士紳們在北方約二里許,一處平埔族人稱為「寶斗」的高亢河洲地,規劃以奠安宮為中心,有計畫的建立街肆,新街名曰「北斗街」。建街過程和計畫有楊啟元撰的「東螺西保北斗街碑記」為證;此碑現存於北斗鎮奠安宮內,為北斗鎮極重要的開發史料。並且,北斗建街碑碣內容,為台灣現有史料中,最早具有「都市計畫」雛型的古街肆。
 
 
==北斗名稱的由來==
北斗鎮鎮域屬於清代平埔族的東螺社域,現今北斗人稱呼的「寶斗」,極可能由當時平埔族人稱「Baoata」的口音而來。雖然嘉慶十三年(西元1808年)建新街改名為「北斗」,但口語的稱呼還是以「寶斗」的口音沿用至今;所以,用閩南語稱「北斗」的人,一聽就知道他是對本地不熟悉的外地人了。
嘉慶十三年北斗建街之後,由於規劃完善,成為繼鹿港之後的新興都市。以奠安宮前的「宮前街」最為繁榮;老街上有糖舖、布行、油車、染房等重要行業。更由於宮前街街尾有橫渡舊濁水溪的渡船頭,貨物南運北送須經此地;旅者、商人、挑夫、小販摩肩擦踵的穿梭忙碌著,一幅熱鬧繁榮的景象。因此,當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的說法。
目前宮前街尚存有幾家百年以上的老行業;如油車、紙燈籠舖等。奠安宮還保留一面咸豐七年(1857年)所立的「嚴禁筏夫勒索示碑」碑碣;明定擺渡的價錢,以免發生筏夫敲詐商旅的情形發生。在清中葉,北斗渡船頭發揮河港轉運功能,但到了清末,隨著鹿港海港的淤積沒落;北斗東螺溪河港功能也隨之退化。如今,螺溪依然泱泱;濁水依舊滾滾,但河港文化卻早已遠離了北斗,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ref>[https://bhedu.moc.gov.tw/home/zh-tw/history 北斗鎮],彰化縣北斗鎮-中華民國文化部</ref>
 
</gallery>
==視頻==
32,9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