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陳維英 (台灣)

移除 84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0px 10px 20px;text-align:left">{| class! <p style="wikitab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陳維英> '''|-| [[File:陳悅記祖宅中劉鴻翱所贈匾額01.jpg|280px|居中|陳維英]]<br>[[ 陳維英]]「外翰」匾,[[福建巡撫]][[劉鴻翱]]所贈。<br>圖片來源:寺人孟子|-| '''出生''' 1811年<br>   大清[[福建省]][[臺灣府]][[淡水廳]][[大龍峒]]|-| '''逝世'''  1869年<br/p>    [[福建省]][[臺灣府]]|-| '''民族''' [[漢人]] |-! '''語言''' [[臺灣閩南語]]、[[官話]]|-| '''職業''' [[文人]] |-| '''知名作品''' 《[[太古巢聯集]]》、<br>     《[[鄉黨質疑]]》、<br>     《[[偷閒錄]]》 |-||-! '''陳維英'''|-| |-! '''閩南語名稱'''|-| '''全漢''' 陳維英 |-| '''全羅''' Tân Uî-eng
|-
|<center><img src="https://static.accupass.com/eventintro/190920015827745847389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9190945597941597010 圖片來自accupass]
</small>
|}
</div>'''陳維英'''({{lang-nan|'''Tân Uî-eng'''}} ;{{bd|1811年||1869年|}}), [[表字| ]]'''實之''',又字'''碩芝''', [[ ]]'''迂谷''', [[小字| 乳名]]'''源充'''{{r|儒}}{{r|鄭}} 。 [[臺灣]][[臺北]][[大龍峒]][[仕紳]]、文學家,[[陳悅記家族]]成員,[[ ]][[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嘉慶十六年十月生於[[臺灣府]][[淡水廳]][[大龍峒]]{{r|儒}}
==生平==
陳維英為[[大龍峒]][[仕紳]][[陳遜言]]的第四個兒子,從小受業於伯兄[[陳維藻]] ,1851 ,不過他卻不愛讀書。直到某年[[中秋節]],一群[[文人]]聚集於[[孔廟]],陳維英也不例外。眾人嘲笑他不愛讀書,便不讓他吃狀元餅 ( 意指[[月餅]] ) 。受到這次侮辱後,它便發憤圖強努力讀書,1828年由[[臺灣道]][[劉重麟]]取進[[臺灣府學]],並為[[鄭用鑑]]的學生。1838年,新任臺灣道[[姚瑩]]又為取進一等第二名補廩兼舉優等生,此後陳維英便聲名大噪。1845年,前往[[福州]][[閩縣]]擔任[[教諭]],並捐款重修當地的[[節孝祠]]。不過因家人思念而歸<ref>{{cite book|author=王月鏡、吳伯雄 |title=《臺北市志 卷九 人物賢德篇》 |publisher=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pages=10-13頁 |date=1988年}}</ref><ref>{{cite web|url=https://tm.ncl.edu.tw/article?u=016_001_0000008926&lang=chn |title=陳維英 |publisher=國家圖書館 台灣記憶 |year=民國92年12月 }}</ref>。 1851 年受到[[臺灣道]][[道尹]][[徐宗幹]]的薦舉,入選[[孝廉方正]]科 ,1859 ,1855年移居獅子巖(今[[新北市]][[五股區]][[觀音山]]),在那裡蓋了一棟房子,名為「棲野巢」,亦號「嘯園」。1859 年[[鄉試]]中[[恩科]][[舉人]],並被授(一說為捐)[[內閣中書]]。1862年[[戴潮春]]事件中,他自費組織[[團練]]幫助官府,因此被[[清朝官员服饰|賞戴花翎]] 。在事件平定後,他於[[劍潭]]的左岸蓋了一棟宅第,名為「[[太古巢]]」
除此之外,陳維英對臺灣最大貢獻為教育方面。他除了曾於[[明志書院]]任教外,也創辦了[[噶瑪蘭]][[仰山書院]],並擔任[[艋舺]][[學海書院]]院長。而其著作則有《太古巢聯集》、《鄉黨質疑》及《偷閒錄》等。
2006年9月23日,陳維英入祀[[ 弘道祠]] ,為[[臺北孔子廟]]在1919年辦理最後一次先儒入祀至今,第一位入祀的人物。
==各廟名聯==
*[[先嗇宮]]
#[[文昌帝君]]殿內「'''為八蜡仍自主八神武朥灣當蘋繁之日兼披黃草服''';'''育五穀不可無五教文昌府與黍稌之星並列紫薇垣'''(內外史官陳維英謹題)」。
 
*[[艋舺祖師廟]]
# 左次間門聯「(同治七年季冬敬立)'''封藏鬼洞來裂竹大梓羅漢松猶留佛蔭;度登仙橋去藥砧丹臼袈裟石爭訪師型'''(宗裔維英敬題 生員楊克彰敬書 楊姓弟子敬獻)」
# 左右後附點金柱柱聯「(大清同治七年戊辰佛生日)'''清五濁以覺人燈傳馬祖;水八功而潤物鉢出龍師'''(鄉進士孝廉方正四品花翎內外史官淡蘭主講宗裔維英敬撰并書 鄭姓弟子宗裔芳蘭長勝同再敬獻)」
# 後捲棚步口柱柱聯「'''祖籍桃源而出我穎川之派;師遊蓬島遂鎮化清水之嵓'''(宗裔維英再敬題 芳蘭 長勝又敬獻)」
<div style="clear:both"></div>
== 家族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class="wikitable"|-| [[File:陳文瀾墓01.jpg|250px|居中|陳文瀾墳墓]]<br>陳文瀾墳墓<br>圖片來源:Outlookxp|-| |-| [[File:陳悅記墓園01.jpg|250px|居中|陳悅記墓園]]<br>陳悅記墓園<br>圖片來源:Outlookxp|-|}</div>{| border="0" noborder|-----| valign="top" | <center>[[陳悅記祖宅|陳悅記]]家族</center>
* 祖父:陳埰海(1745-1823),字文瀾。
* 祖母:李瓊娘(1744-1788),號淑慎。
*** 陳源湖
*** 陳源淮
| valign="top" | <center>家庭</center>
* 正室:周嬌娥,字鏡蟾,號孝正,1831年嫁。
* 側房:許氏,議敘職員[[ 許耀宗]] 次女,1858-1859年嫁。** 長子:陳雁升(1832-1857),字賓南,號蘆汀。<ref> ( 患怪疾,一病不起。</ref>)** 長媳:徐媛娘(1831-1858),號祝眉,嘉義縣斗六門縣丞[[ 徐星煒]] 長女。<ref> ( 自殺殉夫,私諡孝烈,列《淡水廳志·列傳·烈女·節孝》,立有「旌節坊」。</ref>)
** 次子:陳鳶升(1837-1861),字鐵翰,號習初。
** 次媳:何招娘(1839-1860),字又旌。
** 三女:陳織雲
** 四女:陳詠雪
|}
 
== 相關條目 ==
*[[陳悅記祖宅]]
*[[明志書院]]
*[[學海書院]]
 
== 參考來源 ==
{{reflist|refs=
<ref name="鄭">鄭藩派 (2007年8月). 《開臺進士 鄭用錫》. 金門縣文化局. pp. 184-186頁. [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Special:%E7%BD%91%E7%BB%9C%E4%B9%A6%E6%BA%90/978-986-01-0469-1 ISBN 978-986-01-0469-1.]</ref>
<ref name="儒">{{cite web |url=http://mail.tmue.edu.tw/~confucianism/post/008/new_page_2.htm#_ftnref3 |language=zh-tw |title=臺北陳悅記祖宅介紹(上) |publisher=儒學中心電子報 |year=2009 |accessdate=2013-03-05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120100441/http://mail.tmue.edu.tw/~confucianism/post/008/new_page_2.htm#_ftnref3 |archivedate=2010-01-20 }}</ref>
}}
==對外連結==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project_id=twpeop&dtd_id=15&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6%AD%B7%E5%8F%B2%E4%BA%BA%E7%89%A9%E5%B0%8F%E5%82%B3--%E6%98%8E%E6%B8%85%E6%9A%A8%E6%97%A5%E6%93%9A%E6%99%82%E6%9C%9F&subject_url=toolbox_figure.hpg&xml_id=0000008905&who=%E9%99%B3%E7%B6%AD%E8%8B%B1 陳維英.台灣記憶]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C]]
 
[[Category:文学家]]
[[Category:中國人]]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