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徐嘉

移除 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870年([[同治]]九年)[[江宁]][[乡试]]中举,年37。1871年赴京春闱不第,回淮后继续“家居授徒,以经世致用为主。品行不规于正者不纳,后生有一善,称之不容口,来学者日益众。”(《续纂山阳县志》)1880年(光绪五年)以届大挑之期,辞去王寿萱家馆,荐段朝端继馆于王氏(见《段朝端小传》稿)。在京与沭阳王子扬(诩)订交,二人久以诗名,一见倾心。春闱报罢,内阁大挑二等,例授教职。以母老不赴省谒选。馆于西长街尹宅,尹颜钺(字子威)、尹颜鉌(字转叔)兄弟从学。
又历四年,徐州太守桂履真(中行),聘请徐嘉去徐州就其家塾,于1884年底结束了家乡的馆事。徐先生从1858年开始到1884年底整整在家乡教书二十七年,他为淮安培养了许多有学行的人,笔者仅知学者,如王鸿翔(研生)、徐钟恂(绍泉),二人均为清末进士、翰林,工书善画,有诗集传世;王锡祺(寿萱)《小方壶斋丛书》的编纂者,近代著名出版家;清末民初的淮安名流裴楠(耔青)、秦遇赓(湘渔)等。
  1885年春,徐嘉应聘赴徐州,与金坛冯梦华(名煦)订交。冯是晚清探花,曾任安徽巡抚,他又是学者、诗人,“江左诗派”的领袖人物。其诗论宗潘养一(名德舆)先生。冯说“(余)久访养一先生余风流韵,今迟之且二十年,而得之于宾华”。他对徐嘉诗集《味静斋诗存》十分佩服,主动为其作序。1887年在友人、学生一再催促下,其诗集问世。
128,7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