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头饰 - 佩戴在头上的饰品

增加 18,42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头饰 - 佩戴在头上的饰品 </big>''' |- |<center><img src=http://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头饰 - 佩戴在头上的饰品 </big>'''
|-
|<center><img src=http://t13.baidu.com/it/u=3998864004,4097703622&fm=224&app=112&f=JPEG?w=500&h=5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A4%B4%E9%A5%B0%20-%20%E4%BD%A9%E6%88%B4%E5%9C%A8%E5%A4%B4%E4%B8%8A%E7%9A%84%E9%A5%B0%E5%93%81&step_word=&hs=0&pn=10&spn=0&di=58720257&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3998864004%2C4097703622&os=410858307%2C3721610449&simid=3998864004%2C4097703622&adpicid=0&lpn=0&ln=1884&fr=&fmq=1653450020892_R&fm=result&ic=&s=undefined&hd=&latest=&copyright=&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14&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mobile.yangkeduo.com%2Fgoods.html%3Fgoods_id%3D28119238823&fromurl=ipprf_z2C%24qAzdH3FAzdH3F45ktsj_z%26e3Bywg2hj175_z%26e3Bv54AzdH3F2551f_z%26e3Bip4s%3F2551f_t1%3Ddb88ldnbbdn&gsm=b&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YsNCw1LDIsMSw4LDcsOQ%3D%3D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头饰,指戴在头上的[[饰物]]。与其它部位的首饰相比,装饰性最强,因而主要是女性首饰,包括发饰和耳饰、帽子。 古代女子头饰大多华丽精巧,更是美发的重要部分,梳好的[[发髻]]要用花和宝钿花钗来装饰。 宝钿花钗里包括发簪,华盛,步摇,发钗和发钿。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头饰

外文名称;
headwear

起源;
石器时代

分类;
按材料、工艺手段、风格等分类

古代头饰;
笄 簪 钗等

搭配;
符合整个搭配的风格
=='''起源'''==
人类佩带首饰究竟起于何时,恐怕很难精确地考证。但是我们不难推想,从人类开始意识到装饰与美化自身的时候起,人类也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最原始的首饰,大概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

据报导,意大利考古学家早几年在地中海之滨发掘一具距今约16万年的古人类女尸,女尸身上佩带著一兽骨和石头串成的项链。可能上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首饰。
=='''分类'''==
珠宝首饰可以按材料、工艺手段、风格、材质、装饰部位、用途等这些不同方面来进行分类。

A、发饰按用途分为:

1、发夹分为:3-6公分的顶夹(只夹一部分头发)和7-10公分的发夹(把所有头发都可以夹住,主要用来盘发用)

2、发箍,呵呵,这个不用多解释了

3、头花

4、竖夹又叫做香蕉夹就是把头发竖着夹起来,固定比较牢。

5、皮筋

6、爪夹又分边爪,全爪与发夹作用基本相同。

7、发插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的,也有叫发梳。

8、对夹这个小类不好上图片,因为里面又分为单夹与对对夹,在这里面又可以分为鸭嘴夹,BB夹,一字夹,青蛙夹,边夹。

9、尖嘴夹也有很多人叫鳄鱼夹多为盘发后装饰用,固定性不是很好。

10、儿童发饰:就是比较儿童化的发饰。可分为童绳和童夹,童夹也可以按上面对夹分类。

11、布夹,主要区别在于夹子下面有个网,这个网的作用就是把头发放在里面,多为工作用头饰。

B:发饰按材质分为:合金烤漆类,合金水钻类,亚克力类。

(1)、合金烤漆类:这个还是比较好了解的,就是金属类的饰品外层有漆包裹着,当然漆都不是自然风干的,而是加热烘干的,这样色彩才会更加艳丽光彩同时不易掉漆。

(2)、合金水钻类:这里面还可以在分为两个小类,满钻与稀钻。基本上这类发饰不会烤漆。

(3)、亚克力类:说通俗一下就是有机玻璃。
=='''搭配'''==
头饰直接影响面部美观,作用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头饰的搭配除了要适合发型,脸型,还要符合整个搭配的风格。

宽宽的发箍+长裙,总给人女王的感觉,有名族感。其实Pairs脸偏宽,带这种不宽不窄的或者再窄点的效果比超宽的好。

简单的发带,会让脸型偏瘦的人看起来会丰满点,衬托嘛。给人的感觉更加俏皮可爱。

本来是很普通的休闲搭配,加上了带点名族风情的发带,给人异域风情的观感。而且很能吸引眼球。

大包头+帅气随意搭配,有点另类的时尚。不是一般人尝试的,个性十足的时尚人士难免一试,但是这种太突出脸型了,方形或国字型脸的MM慎重搭配。

大大宽宽的布包头,既时尚又个性,配上个性十足的搭配,有点阿拉伯地域风情感。这种大的发带有修脸的作用,方脸大脸的MM可以试试。

小耳朵发箍,绝对的可爱女生必备,让人一眼察觉个性的潮品。

蝴蝶结发箍,同样也是必备的可爱类潮品。

这个搭配的搭配单品是亮点。发箍,墨镜,项链,手链手表,包包,披巾,每件都是潮人必备,搭配起来既统一有各有特色。
=='''汉族头饰'''==
人类使用头饰的时间是很早的,而且都和装饰有关。中国汉字中的"美"字,其实就是一个戴着头饰的人。其头饰也许是一个羊头,有两只角;也许是两根长长的翎毛,因而有人说"美"字"像头上戴羽毛装饰物的舞人之形"。

头饰是古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明传承过程中我们汲取了很多,也舍弃了很多,在有着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崇尚简洁的人们已不再佩戴象古代那样华丽且形式复杂多样的头饰,但是簪,钗等头饰并没有消失,它们被简化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女子用简单,大方的簪钗来绾头发。希望簪钗作为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继续发展与传承下去,中华文明这个璀璨的皇冠上不可缺少这样一颗闪耀的珍珠。

古代汉族妇女头饰,出席的场合来佩戴不同的头饰,可分类为:笄,簪,钗,华胜,花钿,步摇,梳篦。


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弁,冕的。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郑玄注:"笄,今之簪。"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古时汉族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笄礼"。《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由笄发展而的,是古时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擿,簪股,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后汉书·舆服志》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的记载。


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华胜
即花胜。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步摇
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题……"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黄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工具。亦指用篦梳头剔除发垢。唐李贺《秦宫》诗:"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王琦汇解:"篦,所以去发垢,以竹为之,鸾篦必鸾形象之也。"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十分重视,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花钿
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
=='''少数民族头饰'''==
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县是佤族聚居区。就在这里的勐董河下游两岸陡峭的崖壁上,保存着我国最古老的崖壁画之一沧源崖画。沧源崖画共发现十个画点,清晰可辨的人物图像七百余个。其中,凡是形体较为高大的人物图像几乎都有头饰(有的还有尾饰),而且头饰非常突出,有的头饰的长度甚至超过人体本身的长度。沧源崖画中的头饰,多为牛角、鹿角、牛尾、鹿尾、虎尾、鸟羽等物,尤以牛角头饰为多。这种情形,和某些古籍中对云南少数民族的记载是完全一致的。《云南志》说;"望苴子蛮……衣短甲,兜上插牦牛尾,驰突如飞,其妇人亦如此。"《宋史·蛮夷四》说:"使者衣虎皮颤裘,以虎尾插首为饰。"此外,明清时期编纂的多种志书,对基诺族、景颇族等,都有"首戴骨圈,插鸡毛,缠红藤"之类的记载。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的头饰于此可见一斑。

现代的首饰,材料单纯得多,仅限于某些贵金属如金、银以及金银之类的合金仿制品和翡翠、玉石、钻石、宝石、珍珠、珊瑚、流浪等。近年来,虽也开始制作塑料、陶瓷首饰,但普及度较低。相对来说,少数民族所佩戴的头饰,其所用材料要丰富得多,而且也不一定追求名贵,就地取材,因时制宜。概括起来,少数民族用作头饰的材料大体可以区分为这样三类:动物类、植物类和矿物类。动物类除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兽角和羽毛外,还有兽骨、兽牙、贝壳、蛋壳、蟹爪、马爪等,甚至还有某些小动物。植物类头饰有花朵、树叶、竹片竹管、木片木棍、苔绒等,甚至还有成只的水果。矿物类头饰物有各种砾石、石珠、石片或金属如铜、铁、金、银等。可见,少数民族的头饰物也是十分多种多样的。稀奇古怪。

我国少数民族的头饰和其他首饰和体饰一样,以银为主。同时,还有金、铜、锡等金属,玉、松石、珊瑚等非金属材料,羽毛、兽角、兽牙、花朵、竹筒、木片等动植物材料和绒球、丝穗等棉毛制品。有的干脆就是银元和钥匙。蒙古族无论男女,头发上都饰以宝石、珊瑚、碧玉。西北土族也常以珊瑚、松石作头饰。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妇女发盖上饰银元、铜珠;而未结婚的姑娘则在帽子上饰以珠、穗和插三至四根猫头鹰、雪鸡羽毛;老年妇女则在发辫上坠银元和钥匙。塔吉克人常在帽沿上饰以银链,已婚妇女的发辫上却缀白纽扣和丝穗。塔塔尔族的头饰则是旧银币和金属牌。满族入关前也主要以花为饰,入关后受汉人影响银饰也变的繁多。西藏的门巴族女子饰彩色珠串,男子则在帽边用孔雀羽毛围扎,十分雄壮美观。塔巴族头插竹签、银签,戴珠串,插鸟翎。白族则插银或玉的头辔。傣族妇女还喜欢插色彩鲜艳的塑料梳子和戴鲜花或塑料花。苗族头饰均为银制,十分丰富突出。水族喜欢在头上插梳子。仡佬族除一般的银簪外,还有一种白银发饰,专门戴在头上。壮族妇女一般都使用银针、根簪。瑶族、畲族的银制头饰都十分突出。高山族与其整个服饰相配合,戴羽冠、角冠、花冠和银冠。

鄂伦春人
东北的鄂伦春人,是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因而他们以戴鹿角为美。鹿善于奔跑,体态雄健,公鹿头上的角分出多岔,十分雄壮美观。当鄂伦春人推举出能干、公正、勇敢、有丰富狩猎经验的人作为"莫昆达"(族长)后,莫昆达就把鹿角戴在头上,显示鹿角这种头饰与狩猎劳动和勇敢、力量的密切关系。

满族
入关前在发簪上戴花,是满族妇女的爱好。入关以后,满族妇女的头饰受汉人影响银饰也变的繁多,加大耳挖子、小耳挖子、花针、排杆及压鬓针等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大扁方"头饰。所谓大扁方,是一根约七、八分宽,一尺来长的如意形大横簪,用银、骨、竹等做成,一端呈灵芝形或云叶形,微曲,贯穿于颇具特色的发髻之中。

裕固族
西北的裕固族在盛装时帽筒上要加一围绿色珠穗为饰,很有特色。但是,裕固族妇女头饰中最有特色的还要算妇女结婚时戴的长形的"头面"。戴"头面"时,裕固族妇女先将头发梳成三条大辫,一条垂在背后,两条在胸前,"头面"亦分三条,"系于发辫上,每条又分三段,用金属环子连接起来,上面镶有银牌、珊瑚、彩珠、贝壳等饰品,构成美丽的图案。一副"头面",重的达七斤左右。

藏族
藏族服饰和装饰风格大致可以分为藏东、藏南和藏中、藏北四大类。这四类又可以分为农牧区二大风格以及各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身份之分。这是各地藏族服饰共有的特点。

藏族妇女大多数将头发分编成无数根小辫,头饰大多是琥珀、珊瑚、玛瑙、绿松耳石等各种天然宝石。佩带时有的直接把装饰品固定在发辫中,也有将各种要戴的头饰固定在与发色相近的布上,再与发辫一起衔接,这样既美观又方便。为了便于下雨时披自制毛毡雨披和戴帽子,发辫和头饰一般集中在下部。

藏北已婚女子将长发从中间分开,编成许多辫子,前额的分发处开始分别在两边的细辫上串上相对称的珊瑚、翡翠等宝石,把后脑勺的头发编成一根较粗点的发辫,上面固定上从大到小的银圆。

未婚女子将头发编成一根或两根,没有过多的讲究和装饰物。

藏族妇女的头饰中,最有特色且内涵丰富的是戴在发顶上的"巴珠"。贵重的"巴珠"由宝石或珊瑚做成,其形制前后藏有所不同,前藏妇女戴的"巴珠"是三角形,后藏戴的是半月形。姑娘头上一插上"巴珠",就意味着姑娘已经长大成人了。所以,第一次播"巴珠"的时候,按照传统习俗,还对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向姑娘表示祝贺。

布依族
布依族的礼帽银饰十分精致复杂,是一种非常讲究的头饰。每逢喜庆节日或亲友聚会,布依人都要穿戴礼服和礼帽。礼服用丝绸绫缎制成,礼帽上配银饰。银饰主体为一条长达一米的银链,上面吊着几十串银制的太阳心、葵花心、小鱼、小虾、小鸟、飞鸽等各种纹饰银器,银光闪动,高雅华贵。

侗族
侗族的银帽也是十分精致美观的头饰。银帽由帽和银饰两部分构成。相沿有两层银饰,上层嵌十八罗汉,下层嵌十八朵梅花,两鬓各饰一个月亮。月亮正中有的还嵌双龙抢宝或丹凤朝阳,有的嵌吴刚代桂或嫦娥奔月,周围以水波浪和彩云绕边。下面各镶一个雄狮,狮子脚踏银球,仰头望月,在银球中穿一条银链,佩戴在两鬓上,以护其帽;银链可松可紧,伸缩自如。帽顶刺绣花草,上嵌精翠银珠,闪闪发光;帽后围有七至十一根银浪,尾端镶老鹰爪、葫芦、金鱼、爪子、四方印、响铃等装饰。走动时发出叮铛响声,十分动听和谐。

瑶族
瑶族头上的大银钗在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中也十分突出。[[瑶族]]支系众多,头饰也十分复杂。广西大瑶山的部分瑶族妇女,头上戴有三条弧形大银权,两头上翘,制作精美,重达一斤左右。戴大银钗的瑶族妇女显得雍容华贵,典雅庄重。

畲族
畲族妇女除戴珠串头饰外,还有戴"三把刀"为头饰的习俗。畲族妇女头顶,插着三把银质头花,围成环状。头花下沿系有无数银珠、银片、银坠之类装饰品。头花外形似刀,两面有锋,长五六寸。

高山族
高山族祖传的银盔是充溢着文化内涵的头饰。每逢有祭祀活动,高山族人便喜爱戴高大的银盔。每一个高山族人成家以后,就用实物换来银币,制成银圈,然后做成头盔,从此便父子相传,代代相承,继承人最少必须在银盔上增加一个圈。儿子多时,就把银盔拆散分配银圈,在此基础上儿子加添银圈又制作新的银盔。因此,银盔是财富积累的记录,是勤劳、节俭和有本事的象征。

苗族人
苗族盛装头饰也许是我国少数民族头饰中最奇异的[[头饰]]了。其中一种头饰,具有明显的牛崇拜的色彩。苗族妇女在载上由银泡、银片组成的银冠后,还要戴上两支连在一起的银制水牛角,就象一个巨大的"U"字。每支角上雕一条龙,龙头朝内,呈二龙戏珠之势。两支银角中间,有扇形银芒。另一种头饰,由自下而上横排的五支宝剑头形银片组成,也戴在银冠上。五支银片长尺余,大体相等;"剑尖"朝左,右边整齐;正中有风头饰。横片上插满鲜花。上面两种头饰,用银多达三斤。<ref>[https://m.iask.sina.com.cn/b/6fwBuy2DncZ.html 头饰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360国学 ,2019-04-02</ref>
=='''参考文献'''==
30,8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