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毓宝

增加 1,42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毓宝'''自8岁随父"走票"演唱时调起,以嗓音高亢,不落俗套而令人刮目相看。13岁便以艺养家,独立担纲。而尤为可贵的是,生性倔强的她,从正式登台之日,便以不唱粗俗淫猥之词、摒弃男时调艺人插科打诨而独步曲坛。
[[File:9B441E2CC01A64037F3AE885C7961DDA.jpg|缩略图|左|400px|[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9/9B/9B441E2CC01A64037F3AE885C7961DDA.jpg 原圖鏈接]]]  
即便如此,那时候天津高雅一点的园子也都是把时调拒之门外,像当时劝业场里的大观园和泰康商场里的歌舞楼(后更名小梨园),便以所谓上流社会聚集之处为由,令所有的时调艺人望而却步。可王毓宝偏不信邪,上世纪30年代末期,经业内人推荐,王毓宝立志要登歌舞楼演唱。当时,歌舞楼的老板虽对能上南市群英戏院的她有所耳闻,但仍担心歌舞楼的观众不买账。所以,他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只允试演三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毓宝,认为机遇难得,便在第一天的"打炮"场中,唱了一段《七月七》。她那超群的演技,端庄的形象,文雅的唱词,即刻艺惊四座,一炮打响;第二天,她唱的是曲调缓慢、低沉、委婉的《[[悲秋]]》。当唱到"秋风吹动梧桐叶,丹桂开花不大自由,花木凋零冷气飕"时,赢来满堂喝彩声;第三天,她又唱了一段描写春闺生活、轻松活泼的《踢毽》,更加轰动。三场唱毕,老板即以重酬挽留其为歌舞楼的主演了。
她的一段"我唱洪湖水,总理拍手随;我唱南泥湾,总理来指挥……"令多少人落泪!
[[File:001ec949f8470d0ad27d2b.jpg|缩略图|右|400px|[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100317/001ec949f8470d0ad27d2b.jpg 原圖鏈接]]]
在一片赞扬声中,一般的人都会松一口气,去享受一下掌声、赞扬声和鲜花带给自己的温馨和荣耀。可王毓宝却没有任何松懈,她又有了新的超越目标,她认为天津时调在演唱的题材上,不能只局限男欢女爱和调子悲戚的内容上;在唱腔音乐方面,不能仅限于修饰调整旧腔,要突破旧民歌窄小的生活圈子、狭隘的情感范围,要表现宏伟壮阔的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
不久,她又创作演唱了《军民鱼水情》,迅速在天津、在全国普及开来,在各地曲艺专业团体的演出中,在部队和地方的业余宣传队里,在津城的街头巷尾人们都争先传唱。这段曲目词意清新,语言通畅,朗朗上口,富有诗意。一个做军鞋、送军鞋的简单又曲折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在唱腔音乐上,王毓宝又做了较大的改革突破,不但慢板唱腔有了大的更新,腔调增添了旋律变化,更难得的是应用了1/4拍的新板式,还加上了韵诵和念白,天津味儿,北京字儿,亲切动人,尤其是巧妙地糅进去的那句"老鸳鸯调"长腔,更可谓经典之笔。
[[File:Img390405590.jpg|缩略图|左|400px|[http://photocdn.sohu.com/20131119/Img390405590.jpg 原圖鏈接][http://yule.sohu.com/20131119/n390405588.shtml 来自今晚网]]]
粉碎"四人帮"之后,她创演的《[[心中的赞歌向阳飞]]》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强烈抒发了人民对"四人帮"的深恶痛绝。其中怀念周总理与文艺工作者亲密聚会的一段唱腔,恰到好处地糅进了"洪湖水、浪打浪"的曲调。特别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每当她唱到"我唱洪湖水,总理拍手随;我唱南泥湾,总理来指挥;再要往下唱,总理怕我累;站起身让我坐在他周围"时,王毓宝往往满脸热泪,这时也总是获得雷鸣般的掌声。我们许多亲历者,所看到的那种台上台下所产生的强烈共鸣,是并不多见的现象,而且我认为,这也是许多演员难以逾越的标杆。
而王毓宝不然,在天津时调改革之初,她就非常尊重合作的弦师、作者及通晓音律的合作者。改革成功之后,她更是在各种场合和各类文章中首推弦师祁凤鸣、通晓音律的姚惜云、作者王焚等人,而从不提自己。在她所有创演的节目中,哪位弦师参与了唱腔设计,就在出版物或舞台字幕、节目单上,写上哪位弦师,而从不署自己的名字。哪怕这位弦师是自己的晚辈、学生,她也不改初衷。在一些不了解情况的观众中,曾发表议论:"王毓宝不会装腔儿!"她听后微微一笑,仍我行我素。前几年,她出版了《[[王毓宝与天津时调]]》的专著,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部盖棺定论的传世之作啊!况且和她合作的老弦师、作者都已作古。可她依然如此,在这本书中,几乎看不到她在唱腔设计上所做的工作,每个唱段的唱腔设计都写的是他人。就从这一点上说,有多少名角儿能做到呢?
[[File:7196255 940881.jpg|缩略图|右|400px|[http://pic.enorth.com.cn/0/07/19/62/7196255_940881.jpg 原圖鏈接]]]
在上世纪60年代初,王毓宝做了一个令许多内外行都非常不理解的决定--拜师!拜谁呢?拜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的"靠山调"艺人姜二顺为师。这一决定在业内引起众多议论,王毓宝已声名显赫,论影响、地位、成就,怎么能拜在一个不为更多人知晓的区属剧团的民间艺人门下呢?王毓宝在当时的身份,那绝对是时调界的"大姐大"了,她怎么不当"老大"要当学生呢?而且,在曲艺界还有"代师收徒"的习俗呢?她完全可以找一位师姐,拜在已故的、更高辈分、更大影响的艺人门下呀?可王毓宝不是这么想,她认为:"不能图所谓的虚名,要的是天津时调的长远发展,姜二顺虽然没有自己的名气大,但她确有一技之长,她会的传统曲调不能失传,当然,不拜师她也会毫无保留地教我,但既要跟人学,就要行弟子礼,就要拜人家为师。"拜师后,王毓宝不但虚心学习自己还没有掌握的东西,而且和自己的老伴共同孝敬姜二顺夫妇,直至养老送终。
因为年岁已高,她不能坚持正常的业务演出了,但她的奉献从未停止过,无论是曲艺界的大型活动、义演,还是社会公益事业,抗洪、赈灾、助残、扶困,她都走在前面,从不落后。在前不久的抗震救灾中,她唱不了整段了,就带领着自己的几代弟子、由她领唱《[[军民鱼水情]]》,主动请缨参加慰问我市公安、卫生、消防赴抗震一线勇士在津的家属;天津市文联在奥运会之前,组织百名艺术家慰问"城市的名片--优秀出租车司机",她也不顾天气炎热积极投身到慰问"的哥、的姐"的活动中。为了不给主办方添麻烦,她让儿媳开车,多次出席活动,不要任何代价。
[[File:10002786 517617.jpg|缩略图|左|400px|[http://www.tjhbq.gov.cn/pic/0/10/00/27/10002786_517617.jpg 原圖鏈接]]]
前几年,她突然患了心梗,经医院急救脱离了危险,但心脏中多了两个"支架"。身体显然不如以前了。尤其是老伴故去后,对她进行照顾、也是她最疼爱的小儿媳也下岗了。她膝下共有两子,长子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去了东北,后来成为京东大鼓名家董湘昆的得意高徒,在长春市曲艺团工作。鉴于她生活上的困窘,便有人向她提议,是否找一下领导把在东北的儿子调回来。人老啦!再说哪个当娘的不想自己孩子啊?可她说:"我一辈子也没为个人的事找过组织,国家有困难,还有那么多'下岗'的工人哪,跟他们比咱过得去,我现在不能演出了,还给安排在文艺界咨询委员会,享受终身不退休的待遇。你们不知道啊,早期的时调艺人高五姑,那可是身怀绝艺的艺人,她在1942年的冬天,因为病了不能演出就没有收入,连冻带饿再加上有病,惨死在了南市福安街益津里附近。同行们闻讯赶到想收殓尸骨埋葬,结果晚了,不知给扔到哪个乱葬岗子了,她死时还不到40岁。想想她们,咱知足啦,不给组织添麻烦。"
20世纪30年代,曲艺已从撂地(划块地儿露天演唱)进入书场、茶社,但有些园子还是把时调拒之门外,认为时调低级,不能登大雅之堂。王毓宝当时心里非常不服气,憋着劲要为时调打一个翻身仗。机会终于来了,1948年冬,因南市群英戏院要大修,经理很怕包括王毓宝在内的这班人马流散了,就与小梨园议定将他们暂"借"给小梨园,待群英戏院修好后再回来。但小梨园的管事偏偏不要时调,他说:"小梨园从开张那天起上的就都是高雅曲艺,献演的也都是一流艺员,我今儿个要是让《靠山调》这样低级的玩意儿上了场,往后我们还怎么邀角儿呢?"因为群英的老板知道时调能卖座儿,生怕这一撒手王毓宝被别的班子挖走,所以就极力推荐让她试试,最后,双方达成协议:试演3天,如果观众认可就接着演,否则3天后走人。
[[File:Fbea632876f5432f8f8edbb982ef5a2a.jpg|缩略图|右|400px|[http://www.ihchina.cn/r4/cd/i/2018/06/12/fbea632876f5432f8f8edbb982ef5a2a.jpg 原圖鏈接]]]
当时只有23岁的王毓宝深知这次机会难得,她在曲目上、唱腔上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所以,在连演3天中,场场博得满堂彩,一场比一场叫座,特别是第3天,很多社会名流纷纷慕名而来。也就是在这一天,时调才正式登上大雅之堂,才真正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王毓宝红了,各大戏园子都来抢她,最忙时,她一天要赶三四家场子。
== 难忘演出 ==
1958年8月,在全国曲艺汇演时,组织上选拔了十几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节目,到北京饭店为来访的西哈努克亲王演出,王毓宝的《[[翻江倒海]]》也荣幸地入选了。那是王毓宝终生难忘的时刻,在宴会上,随着音乐过门的响起,王毓宝第一个走上了舞台,她刚一在台上站定,只见坐在前排的周总理就把手中的筷子放下了,神情专注地看着台上的她,随后,席间所有的人也都齐刷刷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静静地等待着她节目的开始。就是总理的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王毓宝激动不已,并让她牢记一生,动作虽小,它却包含着总理对她以及所有文艺工作者的尊重,多少年过去,王毓宝每每谈及此事还仿佛就在昨天。所以,在"文革"后,王毓宝创作并演唱了《心中的赞歌向阳飞》,其中唱到"我唱洪湖水,总理拍手随;我唱南泥湾,总理来指挥"一句时,她总是禁不住泪如泉涌。
 
== 收洋徒弟 ==
1986年4月27日,王毓宝收了个洋徒弟。一天,南开大学的薛宝琨教授找到了她,很神秘地说:"王老师,我求您个事儿,您能不能答应呀?"王毓宝说:"您可千万别提'求'字,我可担待不起,有什么事儿您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的就绝不推辞!"于是,薛教授就说:"我有一个叫白卓诗的学生,是个美国人,但对中国的曲艺很感兴趣,特别是喜爱听您唱的天津时调,多少次让我引荐她拜您为师,跟您学上几段。我被她那股认真劲感动了,所以今天特登门求您破破例,收下这个洋徒弟!"王毓宝听后也犯难了,她心想:我收的徒弟倒是不少,可收个说外国话的洋徒弟,自己怎么教,她能不能学呀?后来,他俩商定先见面看看再做决定。第二天,薛教授就领来了一个美国留学生,大家一交谈,王毓宝惊奇地发现这个外国女孩儿不但会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对中国的曲艺颇有研究,曲艺的曲种、流派说得头头是道。王毓宝当即拍板:"你这个洋徒弟我收下了!"白卓诗一听非常高兴,当时就要给王毓宝磕头拜师,被王毓宝拦下了:"现在是新社会了,不兴磕头了,不过,拜师总还得有个仪式。"
[[File:20180919165936158884.jpg|缩略图|左|400px|[http://www.ngd.org.cn/images/content/2018-09/20180919165936158884.jpg 原圖鏈接]]]
1986年4月27日上午,在天津古文化街于乐园举行了拜师仪式,天津时调创始人王毓宝正式收美国留学生白卓诗为徒。这在当时的天津曲艺界算是一大新闻了,那天,天津曲艺团、实验曲艺团的团长以及骆玉笙、[[陆倚琴]]、[[张志宽]]等曲艺界人士100余人参加了拜师仪式。
== 相亲相爱 ==
[[刘志凯]],1923年9月生于天津。他为人热情,性格豪爽,自幼酷爱曲艺,他对北方各曲种悉心钻研,尤其喜爱天津时调。解放初期,经人介绍与王毓宝相识并相恋,那时,他还在天津纺织管理局工作。1954年调到石家庄工作,1956年春,他二人结为伉俪。婚后,刘志凯常年在外,每年只能回来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样两地分居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80年初,刘志凯与人对调才得以回津,结婚20多年的夫妻才算得以团聚。刘志凯对王毓宝在艺术上全力支持,并一起创作了《拷红》、《[[小燕学艺]]》及《刘少奇来到花明楼》等唱段。他二人妇唱夫随,事业上、生活上配合得很是默契。但天有不测风云,从来没得过病的刘志凯,1984年11月24日早晨8时,准备外出时,在东火车站的天桥上突发心脏病,虽有好心人把他及时送到天津第一医院,但他的心脏却早已停止了跳动,医院确诊为心肌梗塞。得到消息后,王毓宝发疯似的赶往医院,一进急诊室,见人在担架上躺着,她扑上去紧紧地抱住丈夫,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王毓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我当时见他躺在那儿,我就上去推他喊他,见他半天没反应我就急了,疯了一样地喊大夫,叫他们赶紧救人呀!大夫说,我们已经尽全力,实在是来不及了。可我哪相信呀,眼睁睁的,早晨出门时,人还好好的,一转眼的工夫人就没了,我哪受得了呀?一下子,我也昏死过去。"
]
老伴去世后,王老就一直与小儿子小凯生活在一起,儿子、儿媳非常孝顺,小孙子也已上中学,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其乐融融。小凯1983年进入天津曲艺团,专攻四胡和大提琴,初时为母亲伴奏,现已成为时调乐队中的骨干。与他同母异父的哥哥王大海,1968年下乡至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科右前旗,1972年考入长春曲艺团,与刘威(现已改行影视)搭档说相声,1987年正式拜董湘坤为师,开始学习京东大鼓,现已成为东北著名的京东大鼓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他虽已在长春成家,但每年都要回天津老家几次,探望亲人,看望家乡父老。
[[File:U58453745 130924f00f8g214.jpg|缩略图|右|400px|[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5/10/13/22/u58453745_130924f00f8g214.jpg 原圖鏈接]]]  
== 时调情结 ==
1997年10月4日晚上,王毓宝突感四肢无力、胸闷憋气,一下子栽倒在客厅的地板上,儿子和儿媳闻声出来,只见母亲"脸色也白了,嘴唇哆嗦着,光张嘴说不出话来,身上的汗把衣裳都湿透了",他们赶紧叫救护车把母亲送到了一中心医院急诊室,王毓宝被确诊为"大面积心肌梗塞"。手里拿着医院的病危通知书,儿子、儿媳联想到父亲就是这么走的,浑身直出冷汗,脑袋嗡嗡直响,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曲艺团、卫生局的领导已闻讯及时赶到,一方面安排王毓宝住院,一方面派人将心内科专家请来,为王毓宝做了溶栓治疗,栓塞及时得到控制和缓解,在安全度过72小时危险期后,所有的人才长舒了一口气。经过近一月的治疗,王毓宝终于康复出院了。但行前,医生再三强调:"为了控制情绪,您以后就不能再登台演出了!"也就是从这天起,王毓宝挥泪告别了曾陪伴她60余年的舞台。
'''王毓宝'''忘我地工作着,为时调事业奔波忙碌着,1998年6月终因积劳成疾而心脏病复发,住进了天津胸科医院,这次的病情远比第一次严重,但她仍顽强地挺过来了,专家为她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王老不无感慨地说:"一是要归功于党和组织的关怀;二是要感谢现代医学的发达和专家的精湛医术;三是我自己的心态好,保持乐观知足的情绪。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尽最大力量再多培养几个学生,回报国家,回报社会,让天津时调这颗曲苑奇葩永葆青春,[[长盛不衰]]。"
==视频==
{{#ev:youku|XMzQ4NTUxOTI|640|center|天津时调 怯五更 王毓宝|frame}}
 
{{#ev:youku|XNTU4MzE2OTA4|640|center|王毓宝天津时调专集 |frame}}
== 参考资料 ==
 
 
[[Category:影视演员]][[Category:表演艺术家]]
68,1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