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佳里區

增加 2,249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佳里區 ''' 位於台南市西南部,東經120.10度、北緯23.10度,南臨 [[ 西港區 ]] 、東為 [[ 麻豆區 ]] 、西為 [[ 七股區 ]] [[ 將軍區 ]] 、北與學甲區接壤,總面積約 為38.021 為39 平方公里;佳里區地形平坦,土壤主要以砂頁新沖積的壤土為主,十分肥沃和培水性強,適合旱作農作物生長,是台南市主要的農業地帶。   佳里區昔日是北門區的門戶和政經中心,為平埔族西拉雅族蕭壠社的聚落所在,成為台灣最早的西拉雅族文化發源地之一。<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tainan-city/jiali/ 佳里區的地理位置],佳里區-台灣旅遊資訊網</ref> *首長介紹 區長:朱雅宏 學歷: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系 經歷:內政部移民署科員、臺南市下營區公所社會課長.民政及人文課長、臺南市麻豆區公所主任秘書  ==本區簡介==  
==自然環境==
佳里區位處 [[ 嘉南平原 ]] 西南沿海地區,居北門地區六區之中樞。面積38.9422平方公里,地勢極為平坦,海拔5.5公尺,而最高地區,北頭洋小型沙丘亦不過海拔17公尺,轄區地質屬砂頁新沖積之壤土甚為肥沃,頗適農作物耕作栽培經營。
區內土壤種類單一,僅有沙頁岩沖積土,遍佈區內各處,其土壤特性,排水性佳,為種植旱作物理想之土壤。 佳里區年雨量介於1,200 - 1,500mm,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為旱季,雨量極少,五月至九月吹東南季風,全年百分之八十以上雨量均集中於此期中,平均溫度攝氏23度,整體而言,雨量充足,適合農業生產。<ref>[https://jiali722.tainan.gov.tw/cp.aspx?n=7116 自然環境],佳里區-佳里區公所</ref>
 
==歷史沿革==
 
(圖 古天興縣治紀念碑)
===歷史===
佳里區早期稱之為蕭壠社,係平埔四大社之一,即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灣社(今善化),麻荳社(今麻豆),蕭壠社(今佳里區),鄭成功來台後,撫慰番地,開墾力耕,從事開發,社會秩序遂告大定,自此漢人即陸續來台,拓殖定居,創立學堂,發展教育,於是文化漸進,人口日增,地方逐漸繁榮,逐成為漢人社會。清領時期隸屬台南府諸羅縣,並曾為縣治所在,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改制為台南州北門郡佳里庄(命名佳里之始),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十二月升格為佳里街,直至西元1945年二戰後實施地方自治,改稱為台南縣佳里鎮。民國99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改稱「臺南市佳里區」。
 
===沿革===
佳里區在清領時期隸屬台南府諸羅縣並曾設置為縣治,直到明治29年(西元1895年)被日本統治後改隸台南縣嘉義警察署麻豆管轄,而後於明治30年(西元1896年)行政區域調整將台南縣改為台南、嘉義、鳳山等三縣,後編屬為嘉義縣置蕭壠警察署,明治31年(西元1897年)蕭壠警察署廢止改為蕭壠分署,而屬於麻豆警察署管轄,同年三縣廢止併入為台南縣,屬於麻豆辦務署管轄,明治34年(西元1900年)置鹽水港廳蕭壠支廳,明治42年(西元1908年)地方制改正屬台南縣蕭壠支廳,大正9年(西元1920年)十月一日復改制為台南州北門郡佳里庄(命名佳里之始),昭和8年(西元1933年)十二月昇格為佳里街,一直到西元1945年二戰後,於民國35年1月25日政府頒布「台灣省鄉鎮組織規程」實施地方自治,改稱為台南縣佳里鎮,並於民國99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改稱「臺南市佳里區」。<ref>[https://jiali722.tainan.gov.tw/cp.aspx?n=7115 歷史沿革],佳里區-佳里區公所</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31,6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