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克拉夫特環形山

增加 1,725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克拉夫特環形山(Krafft)'''是月球正面位於風暴洋西部的一座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8-32億年前的晚雨海世,其名稱取自俄…”
'''克拉夫特環形山(Krafft)'''是[[月球]]正面位於風暴洋西部的一座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8-32億年前的晚雨海世,其名稱取自俄裔德籍天文學家暨物理學家沃爾夫岡·路德維希·克拉夫特(Wolfgang Ludwig Krafft,1743年-1814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概述==
'''克拉夫特環形山(Krafft)'''從[[地球]]上看到的位於晨昏圈附近的克拉夫特環形山(左)和卡爾達諾環形山(中),也可見到位於它們與較遠處伽利略隕石坑之間的卡爾達諾月溪。
該隕坑西北毗鄰巨大的斯特魯維環形山、北面靠近被熔岩淹沒的愛丁頓環形山、塞琉古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北、南面橫亙大小相近的卡爾達諾環形山,一串約60公里長的克拉夫特鏈坑(Catena Krafft),南北連接了卡爾達諾環形山和克拉夫特環形山。該隕坑中心月面座標為16.56°N 72.72°W,直徑51.2公里,深度約3.5公里。
克拉夫特環形山外觀大致圓狀,坑壁尖峭略有磨損。內側壁可見到階地狀結構的殘跡,沿東北側並列有數道蜿蜒的切槽。坑壁高出周邊地形1130米,內部容積約有2100立方千米。碗狀的坑底相對平坦,東南部坐落了醒目的衞星坑克拉夫特 C,西側坑底覆蓋有一些來自格魯什科隕石坑的明亮射紋線,中心點偏西有一座小中央丘。靠近克拉夫特環形山南側坑壁坐落了另外二座衞星坑:克拉夫特 D和略小克拉夫特 E。
<ref>[https://baike.baidu.hk/item/%E5%85%8B%E6%8B%89%E5%A4%AB%E7%89%B9%E7%92%B0%E5%BD%A2%E5%B1%B1/19743258 克拉夫特環形山],百度百科</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2,6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