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24
次編輯
變更
駐日盟軍總司令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驻日盟军总司令'''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f5/6c/20c3919764697aa4ca1be13baca8.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9%A7%90%E6%97%A5%E7%9B%9F%E8%BB%8D%E7%B8%BD%E5%8F%B8%E4%BB%A4/wiki-4199641-3430931 圖片來自itsfun]
</small>
|}
'''驻日盟军总司令'''(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Allied Powers,縮寫'''SCAP'''<ref>[http://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oi/authority.20110803100542971 SCAP],Oxford Reference</ref><ref>[https://history.state.gov/milestones/1945-1952/japan-reconstruction Occup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Japan, 1945–52],[美國國務院歷史文獻辦公室]</ref>)是[[美国]]美國遠東陸軍司令兼[[驻日美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麥克阿瑟]]元帥在[[日本]][[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盟軍佔領時期]]擔任的一個職位,1951年由[[马修·李奇威|李奇微]]将军接任,至隔年盟軍結束佔領日本為止。
該職所領導的'''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又譯為'''盟軍最高司令部'''或'''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簡稱'''盟總''')是日本盟軍佔領時期的最高權力機關,代表[[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指揮[[日本国政府|日本政府]]的運作;該機關在日本通稱為'''總司令部'''或'''進駐軍''',其中前者的縮寫「'''GHQ'''」被日本政界與民間廣泛使用。
==沿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結束後,为执行[[美国政府]]「单独占领日本」的政策,麦克阿瑟将军以「驻日盟军总司令」名义在日本[[东京都]]建立'''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日本人]]稱之為「總司令部」,來自英文「General Headquarters」一詞,通稱「'''GHQ'''」。「'''SCAP'''」这一头衔只有麦克阿瑟将军担任过。
隨著日本宣佈[[日本投降|無條件投降]],二戰正式終止。根據《[[波茨坦宣言]]》,[[盟軍]](事實上只有[[美軍]])于日本建立進行接管的總司令部掌管日本的[[軍事佔領]],而英聯邦佔領軍則進行[[中國地方]]和[[四國地方]]的佔領任務。1945年8月28日,第一批盟軍於[[橫濱]]登陸,並設立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1945年8月30日,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也搭機抵達日本。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降伏文書]]》。隨后到1952年4月28日期間,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透過[[日本國政府]]實行所謂「間接統治」,主要大權均操在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手中。
1951年4月16日,[[麥克阿瑟]]與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民政局局長[[考特尼·惠特尼]]返回美國,[[马修·李奇微]]接任盟軍最高司令官。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結束占領[[日本]],日本恢復[[主權國家]]地位;但是[[沖繩諸島]]等領土則遲至1972年才[[沖繩返還|交還日本統治]]。
== 相關政策 ==
=== 战犯的逮捕 ===
盟军占领后随即展开战争时期领导的逮捕行动,最后逮捕了包括战中时任首相[[东条英机]]等几十人。在后来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东条等7人被认定为甲级战犯并处以[[绞刑]]。其他多数也处以[[无期徒刑]]或者[[禁锢 (刑罚)|禁锢]]刑。
=== [[公职追放]] ===
被认定为战争和[[大政翼赞会]]有关系的人,被禁止在政府机关等特定地点中就职。若为[[军人]]或者被认定为在战争中协助军队的政治家、思想家本人及三代内的亲属及血亲也同样被禁止在政府机关等地就职。除了政治家或者思想家外,中央的官僚以及地方的教师等也被波及,有说法认为最后被波及的总人数约为25万人。公职追放后日本的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运作在事实上几近停止运行。战争中协助制作宣扬战争电影的[[东宝]]等电影界也受到波及。但是,以[[吉田茂]]和[[鸠山一郎]]的冲突开始,为了利用追放的日本人进行权力争夺等想法,以及为了未来的[[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做准备,时任国务院政策确定部长的[[乔治·凯南]]为了在美国中央政府和总司令部间进行调解而前往日本,并在1948年10月在总统的同意下进行以下提议。
* 占领政策重点由改革转为经济复兴
* 缓和追放政策,并在不久的未来取消
* 缩减占领军军费
* 渐渐停止对日本在战前的行为进行索赔
* 尽快缔结和平条约
* 和平条约的目的并非进行惩罚
* 冲绳应该长期驻军
* 增强日本的警察实力
因此方针,[[鸠山一郎]]及[[石桥湛山]]等旧军阀和政治家重回政治舞台。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驻日盟军总司令'''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f5/6c/20c3919764697aa4ca1be13baca8.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9%A7%90%E6%97%A5%E7%9B%9F%E8%BB%8D%E7%B8%BD%E5%8F%B8%E4%BB%A4/wiki-4199641-3430931 圖片來自itsfun]
</small>
|}
'''驻日盟军总司令'''(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Allied Powers,縮寫'''SCAP'''<ref>[http://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oi/authority.20110803100542971 SCAP],Oxford Reference</ref><ref>[https://history.state.gov/milestones/1945-1952/japan-reconstruction Occup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Japan, 1945–52],[美國國務院歷史文獻辦公室]</ref>)是[[美国]]美國遠東陸軍司令兼[[驻日美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麥克阿瑟]]元帥在[[日本]][[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盟軍佔領時期]]擔任的一個職位,1951年由[[马修·李奇威|李奇微]]将军接任,至隔年盟軍結束佔領日本為止。
該職所領導的'''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又譯為'''盟軍最高司令部'''或'''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簡稱'''盟總''')是日本盟軍佔領時期的最高權力機關,代表[[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指揮[[日本国政府|日本政府]]的運作;該機關在日本通稱為'''總司令部'''或'''進駐軍''',其中前者的縮寫「'''GHQ'''」被日本政界與民間廣泛使用。
==沿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結束後,为执行[[美国政府]]「单独占领日本」的政策,麦克阿瑟将军以「驻日盟军总司令」名义在日本[[东京都]]建立'''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日本人]]稱之為「總司令部」,來自英文「General Headquarters」一詞,通稱「'''GHQ'''」。「'''SCAP'''」这一头衔只有麦克阿瑟将军担任过。
隨著日本宣佈[[日本投降|無條件投降]],二戰正式終止。根據《[[波茨坦宣言]]》,[[盟軍]](事實上只有[[美軍]])于日本建立進行接管的總司令部掌管日本的[[軍事佔領]],而英聯邦佔領軍則進行[[中國地方]]和[[四國地方]]的佔領任務。1945年8月28日,第一批盟軍於[[橫濱]]登陸,並設立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1945年8月30日,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也搭機抵達日本。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降伏文書]]》。隨后到1952年4月28日期間,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透過[[日本國政府]]實行所謂「間接統治」,主要大權均操在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手中。
1951年4月16日,[[麥克阿瑟]]與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民政局局長[[考特尼·惠特尼]]返回美國,[[马修·李奇微]]接任盟軍最高司令官。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結束占領[[日本]],日本恢復[[主權國家]]地位;但是[[沖繩諸島]]等領土則遲至1972年才[[沖繩返還|交還日本統治]]。
== 相關政策 ==
=== 战犯的逮捕 ===
盟军占领后随即展开战争时期领导的逮捕行动,最后逮捕了包括战中时任首相[[东条英机]]等几十人。在后来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东条等7人被认定为甲级战犯并处以[[绞刑]]。其他多数也处以[[无期徒刑]]或者[[禁锢 (刑罚)|禁锢]]刑。
=== [[公职追放]] ===
被认定为战争和[[大政翼赞会]]有关系的人,被禁止在政府机关等特定地点中就职。若为[[军人]]或者被认定为在战争中协助军队的政治家、思想家本人及三代内的亲属及血亲也同样被禁止在政府机关等地就职。除了政治家或者思想家外,中央的官僚以及地方的教师等也被波及,有说法认为最后被波及的总人数约为25万人。公职追放后日本的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运作在事实上几近停止运行。战争中协助制作宣扬战争电影的[[东宝]]等电影界也受到波及。但是,以[[吉田茂]]和[[鸠山一郎]]的冲突开始,为了利用追放的日本人进行权力争夺等想法,以及为了未来的[[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做准备,时任国务院政策确定部长的[[乔治·凯南]]为了在美国中央政府和总司令部间进行调解而前往日本,并在1948年10月在总统的同意下进行以下提议。
* 占领政策重点由改革转为经济复兴
* 缓和追放政策,并在不久的未来取消
* 缩减占领军军费
* 渐渐停止对日本在战前的行为进行索赔
* 尽快缔结和平条约
* 和平条约的目的并非进行惩罚
* 冲绳应该长期驻军
* 增强日本的警察实力
因此方针,[[鸠山一郎]]及[[石桥湛山]]等旧军阀和政治家重回政治舞台。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