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尧渡老街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尧渡老街</big>'''|-|<center><img src=https://ss1.baidu.com/-4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baike/c0%3Dbaike60%2C5%2C5%2C60%2C20/sign=933d8cd09a504fc2b652b85784b48c74/83025aafa40f4bfb47fe9e8c024f78f0f736183f.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B0%A7%E6%B8%A1%E8%80%81%E8%A1%97&step_word=&hs=0&pn=3&spn=0&di=7077213605308923905&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518301975%2C3251481644&os=1346554620%2C20142548&simid=4136691392%2C597065774&adpicid=0&lpn=0&ln=483&fr=&fmq=1651888526240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ss1.baidu.com%2F-4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2Fbaike%2Fc0%3Dbaike60%2C5%2C5%2C60%2C20%2Fsign%3D933d8cd09a504fc2b652b85784b48c74%2F83025aafa40f4bfb47fe9e8c024f78f0f736183f.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wthj_z%26e3Bkwt17_z%26e3Bv54AzdH3Ff7ketjoAzdH3F8abm88bmAzdH3F8889bbal_z%26e3Bip4&gsm=4&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QsNiw1LDEsMi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align= light|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尧渡老街'''位于 [[ 安徽省 ]][[ 东至县 ]][[ 尧渡镇 ]] 中心北部,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为徽派建筑的代表,与 [[ 张溪老街 ]] (张溪镇)、 [[ 东流古街 ]] (东流镇)并称为东至县三大历史文化街区。
尧渡老街一般特指狭义上人们通常所说的尧渡镇徽风历史文化街区,广义上的尧渡老街则除此以外还包括击 [[ 壤桥 ]] 、 [[ 尧渡老河大桥 ]] 、 [[ 南门岭路 ]] (七牌坊)、 [[ 烈士陵园 ]] 等,梅公亭、东至文庙大成殿于二十世纪后期被损毁。
尧渡老街的街名,来源于远古时的 [[ 尧舜二帝 ]] 由此过渡而得名,老街的路是长条形光洁的石板排列成的。老街的屋宇是色泽古朴的艺术品,清一色的粉墙黛瓦,屋连屋,一对一的排列着,上面点缀着碧绿的青苔。老街依河而建,古时尧渡河直通长江,击壤桥下设有商埠码头,临水的每家每户房屋后墙下留有系船的船桩和埠头。<ref>[ https://www.sohu.com/a/318603563_781029 散文||千年古镇——尧渡老街], 搜狐 , 2019-06-05 </ref>
==历史沿革==
清末民初,尧渡街发展成为上至河路村下至击攘桥,分上中下街,长约1.5公里,开有300多家店铺,建有1000多幢房屋,且大多是马头墙、鱼悬梁,前开店后住房,一进几深带天井的徽派建筑。
其中有 [[ 钱庄 ]] 、茶号、商行、 [[ 布匠店 ]] 、杂货店、中药店、 [[ 糕饼店 ]] 、豆腐店、裁缝店、 [[ 铁匠店 ]] 、木匠店、纸扎店、 [[ 饭店 ]] 、旅馆等,著名的有林、张、朱、汪、陈、胡、钱、黄“八大家”老字号店铺。
其时市面繁荣,人流较多,成了至德全境的茶叶药材山货的集散中心,旧城南半里,有绣花楼24间,丹阳、寻阳、鄱阳等地商贾经常来此置办酒会,故有“江南茶饭、建德先知”的谚语广为流传。
古时的尧渡老街,不仅是个物流集散地,而且还是“ [[ 祁红 ]] ” [[ 茶叶 ]] 和 [[ 芜湖铁画 ]] 发源地。
清光绪元年(1875),黟县人余干臣由福建罢官回藉,鉴于红茶畅销利丰,便在尧渡街设立茶庄,利用当地官港、洪方优质茶源,依照福建方法试制红茶,获得成功。
次年又在祁门等地设立茶庄,扩大红茶生产,所制红茶统称“ [[ 祁门红茶 ]] ”,简称“祁红”。
1916年 [[ 祁红茶叶 ]] 获 [[ 巴拿马 ]] 博览会金奖,从此一举夺魁,畅销海内外,尧渡街也由此兴盛起来。
据史志记载, [[ 芜湖铁画 ]] 的初创人 [[ 梁应达 ]] 也是建德尧渡街人, [[ 清康熙 ]] 初年铁花技艺传入芜湖,后由铁工汤鹏,在此基础上创制出作为观赏艺术的铁画。
同时,尧渡街近郊的梅城,还是宋时大诗人,当时的建德县令梅尧臣的县衙,梅公在这里写诗上百篇,至今仍为县人所传颂。
梅城纸坑山,又名纸山周,是清末两广总督 [[ 周馥 ]] 的诞生地。周家是至德县的名门望族,周馥的大儿子 [[ 周学海 ]] 、二儿子 [[ 周学铭 ]] 是清光绪年间的同门进士,四子 [[ 周学熙 ]] 曾在北洋政府任过两任财长,是我国著名的实业家,北方民族工业的奠基人,被人誉为“ [[ 北国工业巨子 ]] ”。
他和他的家族于上个世纪初,在中国北方,以 [[ 天津 ]] 为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亲手营造起一个享誉海内外,拥有水泥、陶瓷、纺织、煤矿开采、玻璃制造等十几个企业公司的“周氏企业集团”。与当时南方著名实业家张謇一并被世人称之“南张北周”,记入了中国现代史之中。
周馥的谪孙周叔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过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而今,“至德周家”已绵延五代,后裔有500多人,均散居在国内外,其中有许多人是当代实业界和文化科学领域的杰出人物。
次年他又在祁门设茶庄,扩大红茶生产,以后又扩展到石台、贵池、黟县,所制红茶统以“祁门红茶”称之,简称“祁红”。
1916年祁红茶叶获 [[ 巴拿马 ]] 博览会金质奖章,从此一举夺魁,畅销海内外,尧渡街也由此繁盛起来(见《[[安徽百科全书]]》)。
据史志记载,那时旧城南半里(即尧渡老街)有绣花楼24间,丹阳、寻阳、鄱阳等地商贾来此经商时,经常置办酒会,故有“江南茶饭,建德先知”的谚语广为流传。
尧渡河那时直通长江,尧渡街设有商埠码头,临河的每家每户房屋也留有系船的船桩和埠头。清末民初,尧渡街发展成上至河路村下至击壤桥,分上、中、下街,长约1.5公里,开有300多家店铺,建有1000多幢房屋,且大多是马头墙、鱼悬梁、前店面后住房,一进几深带天井的徽派建筑。
其中有 [[ 钱庄 ]] 、茶号、商行、 [[ 布匹店 ]] 、杂货店、中药店、 [[ 糕饼店 ]] 、豆腐店、裁缝店、 [[ 铁匠铺 ]] 、木匠店、纸扎店、 [[ 饭店 ]] 、旅馆等。建国前后比较著名的大户有林、金、张、朱、汪、陈、胡、黄“八大家”,老字号店铺有朱振泰杂货店,金龙圣商行、黄源茂丝绸店、延寿堂中药店、朱立成布匹店、杨宝华银匠店、陆荣鼎中药店、潘氏牙医诊所、大华照相馆、汪裕大布店、汪氏糕饼店、胡氏丝线店、钱氏草帽店以及洪安客栈、小毛饭店、王氏清真饭店(回族)、查太兴饭店、汪龙保饭店和上街米行等。
其时,市面繁荣,人流较多,成了至德全境的茶叶药材山货的集散中心。
尧渡街近郊景观。尧渡街城郊,同样是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旧时有“建德八景”之说,即 [[ 玉峰霁石 ]] 、兰水澄波、 [[ 二桥风月 ]] 、三洞烟霞、 [[ 梅亭古木 ]] ,尧渡疏航, [[ 平湖秋涨 ]] ,西秀斜阳。
而今,旧八景已难重现,新八景开始形成,这就是风吹松涛,阵阵作响,好鸟相鸣,环境幽雅,安卧32名著名烈士的“烈士陵园”;林木葱郁,云盖雾绕,名胜甚多的天台山森林公园的“天台风光”;山崖顶上挂壁飞泉,山下溶洞神秘奇特的“滴水奇观”;宋时志南禅师住锡处、朱熹书题“普门岭”的“梅山古寺”;“壁立层峦拥座前,若呼若拜舞翩跹”的“玉峰寿崖”;“一亭缥缈临秋浦,两岸波涛送晚潮”的“梅城古风”;盘绕蜿蜒而上,又顺梯而下的“观山古道”;还有新近探明的徐村三条岭上的“西山溶洞”景观和“乃滩竹筏彩蓬漂流游”,以其碧水青峰,潭深清凉。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o0162np0rfk|480|270|qq}}
<center>尧渡老街中下街道路改造加快推进</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