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50
次編輯
變更
卢衍豪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big> 卢衍豪</big>''' (1913 04|-|<cente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 com/science/2017- 2000 0204/16/136209069_14921553084901n. ),png width="300"></center><small>[[福建省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MmLkEkL0TkKIMkLELjbgNmLkEmrELjboJmLkElbYTkKIKmbELjbkRmLkEk78TkKILkbHjMz%20PEl%20XJ6IPjeh5yuF9j%2FlHxOVNj%20lHzrHkOFeOL34ElKJJ0qR7zOMTEl%20OKaIPjeh5yupNj%20lHzo%3D%3D_428274189&query=%E5%8D%A2%E8%A1%8D%E8%B1%AA 来自 搜狗网 的图片]][[永定县]]人,著 </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align= light|中文 名 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1937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校任教。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卢衍豪|}
卢衍豪编辑词条 '''卢衍豪'''(1913 04. - 2000 02.),[[福建省]]永定县人,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ref>[https://www.sogou.com/sie?query=%E5%8D%A2%E8%A1%8D%E8%B1%AA%EF%BC%881913+04.+-+2000+02.%EF%BC%89%EF%BC%8C%E7%A6%8F%E5%BB%BA%E7%9C%81%E6%B0%B8%E5%AE%9A%E5%8E%BF%E4%BA%BA%EF%BC%8C%E8%91%97%E5%90%8D%E5%9C%B0%E8%B4%A8%E5%AD%A6%E5%AE%B6%E3%80%81%E5%8F%A4%E7%94%9F%E7%89%A9%E5%AD%A6%E5%AE%B6%E3%80%81%E5%9C%B0%E5%B1%82%E5%AD%A6%E5%AE%B6&_ast=1651557150&_asf=www.sogou.com&w=01029901&hdq=AQxRG-7746&duppid=1&cid=&s_from=result_up ],www.taomingren.com/b...- 2017-1-30</ref>。1937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校任教。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ref>[https://www.sogou.com/sie?hdq=AQxRG-7746&query=1937%E5%B9%B4%E5%A4%8F%E6%AF%95%E4%B8%9A%E4%BA%8E%E5%8C%97%E4%BA%AC%E5%A4%A7%E5%AD%A6%EF%BC%8C%E5%90%8E%E7%95%99%E6%A0%A1%E4%BB%BB%E6%95%99%E3%80%82%E4%B8%AD%E5%9B%BD%E7%A7%91%E5%AD%A6%E9%99%A2%E5%8F%A4%E7%94%9F%E7%89%A9%E7%A0%94%E7%A9%B6%E6%89%80%E5%89%AF%E6%89%80%E9%95%BF&ie=utf8 1937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校任教。[[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搜狐, 2014-06-27</ref>、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社员。 卢衍豪为中国地层古生物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世界知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他推动建立中国寒武纪、奥陶纪地层系统的建立和中国寒武—奥陶系界线的 研究;提出的“生物—环境控制论”等著名观点;他在三叶虫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开创了中国微体古生物学研究,是中国轮藻化石研究的奠基人 。1985年,卢衍豪被选入 1984/1985年英国名人传纪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国际功绩卓著名人录》<ref>[个人简历网 - www.gerenjianli.com/M...- 2022-1-8 C继续玩],搜狐, 2014-06-27</ref>。 快速导航:词条图册关系表 中文名:[[卢衍豪]] 出生地:[[福建省]]永定县坎市村 逝世日期:2000年2月20日 性别:男 代表作品:《中国的三叶虫》、《中国的寒武系》 职业 :[[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 出生日期:1913年4月14日 别名:卢萍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 主要成就:中国地层与[[古生物]]学界的研究 毕业院校:[[福建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理学院 '''目录''':1人物生平:2主要成就:学术成就:论文著作:个人荣誉3外界评价:4词条图册 ==1人物生平== 1913年4月16日卢衍豪出生于福建永定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就读于其祖父开设的私塾。祖父去世后,转入坎市小学。1927年,入永定县立初中,不久又转入龙岩省立第九中学和福州三明中学。 1930年,卢衍豪以优秀成绩考取福州理工中学,选读理科,对生物、化学尤感兴趣。他热爱大自然,探究自然界的奥秘,在中学里曾以“事事问个为什么?”为题发表讲演。1933年夏,他同时考取北京大学理学院、浙江大学化工系、上海暨南大学化学系,后选择了北京大学,由于仰慕地质系葛利普、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教授的盛名,专攻地质学,他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获甲等奖学金。1937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后,留北京大学地质系,任世界知名的古生物学家A.W.葛利普(Grabau)教授的助教。系里派他与郭文魁去河北磁县考察煤田地质,适值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汉铁路北段交通阻断,无法返校工作,遂辗转返回故乡,任福建省建设厅矿产事务所公务员,在福建永定、上杭、武平一带调查地质矿产。“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搬迁云南昆明合办西南联合大学,卢衍豪经长途跋涉至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复职。1938-1941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助教期间,到东川铜矿、滇东等地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及古生物标本采集,先后写成数篇论文。 1941-1945年间,赴重庆北碚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佐、技士。他曾只身一人出秦岭,奔大巴山从事地质调查,孜孜不倦地投入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多篇,获得了当时中国科学界的最高奖——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先生纪念奖。1945年7月,卢衍豪考取公费赴美国深造,留美期间,他勤奋努力,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先后在华盛顿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地层古生物室研究三叶虫,考察田纳西州阿巴拉契亚山早古生代地层,在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壳牌石油公司实验室学习微体古生物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参观访问了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大学和地质机构,拓宽了学术领域。1946年回国,仍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正。1948年被增选为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常务理事。 '''卢衍豪院士'''{|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卢衍豪作品</big>'''|-|<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9/94b415b01e1d4a7fae3dc72d3fbffaf6.jpe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MmLkEkL0TkKIMkLELjbgNmLkEmrELjboJmLkElbYTkKIKmbELjbkRmLkEk78TkKILkbHjMz%20PEl%20XJ6IPjeh5yuF9j%2FlHxOVNj%20lHzrHkOFeOL34ElKJJ0qR7zOMTEl%20OKaIPjeh5yupNj%20lHzo%3D%3D_428274189&query=%E5%8D%A2%E8%A1%8D%E8%B1%AA 来自 搜狗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align= light|中文名:卢衍豪|}1950年,卢衍豪参加了太子河流域勘测煤田工作。经过长达半年的野外实践,详细测制了地层剖面,采集大量古生物标本。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以后为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4年,卢衍豪发表的《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彻底更正了日本学者半个世纪建立的地层系统。这一成果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首次颁发的全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50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任命卢衍豪为副所长,直至1984年春。在他任副所长的34年中,积极参与领导古生物研究所的专业设置及学科发展规划,组织重要研究课题,培养专业人才,为古生物研究所及中国地层古生物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为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学科的发展,他先后在东北、山东、浙江、鄂尔多斯等地进行地质调查,测制地层剖面、采集古生物标本,发表论文近50篇。1959年,当选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常务委员。1959年,组织并参加《中国各纪地层总结》和《中国各门类化石》丛书的编写,主编了《中国的寒武系》和《中国的三叶虫》。1962年,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当选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1978年,卢衍豪凭借两套丛书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各门类化石》又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虽身处逆境,仍潜心于科学研究,著书立说。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卢衍豪更加精神焕发,并赋诗表达他的心情:“莫叹时失十数春,分秒必争扭乾坤;四化征途人不老,80年代显雄心”。他多次赴野外考察,足迹遍及除台湾和西藏以外的祖国各省市。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务委员。1982年,他主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组织的各纪界线地层协作攻关项目,精心筹办1983年在南京举行的寒武—奥陶系、奥陶—志留系界线国际学术讨论会和现场野外考察;倡导出版《中国各系界线地层及古生物》丛书,已出版的《中国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和《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获中国科学院1986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时期,他撰写并发表中、英文论文和专著70余篇。其中有花费了十个春秋于1964年完成、1976年发表的巨著《华中及西南奥陶纪三叶虫动物群》,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发表的《浙江西部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卢衍豪在地质科学特别是在地层古生物学上的突出贡献,得到地学界的尊敬。1959年第一次全国地层会议被选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常务委员。1962年以来长期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在1979年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为中国古生物学会以团体会员参加国际古生物协会作出了努力,1983年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1989年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卢衍豪1955年加入九三学社,1964年以来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五、六、七届人民代表。1979年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常务委员。1998年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1978年以来,他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考察、访问的外国学者。先后应邀到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及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野外考察,访问许多著名的大学、博物馆和地质古生物机构,多次作学术报告或讲学,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中国地质古生物学科走向世界,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做出贡献。他分别被选为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奥陶系分会及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的选举委员 。1985年,卢衍豪被选入1984/1985年英国名人传纪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国际功绩卓著名人录》。 2000年2月20日 卢衍豪院士病逝于南京。 ==2主要成就== 学术成就 '''卢衍豪''' 他在1941年发表的《云南昆明附近下寒武纪之地层及三叶虫》一文,至今仍为中国早寒武世地层分层的标准。中国东北南部的寒武纪地层系统是日本人在30年代至40年代建立的,虽在国际上广为流传,但错误甚多。1950年,他与王钰等重新划分东北南部的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1953年,他与董南庭合著的《山东寒武纪标准剖面新观察》一文,进一步详细划分华北寒武系,建立了中国中、晚寒武世地层分层的标准。1959年发表的《中国南部奥陶纪地层的分类和对比》及1962年发表的《中国的寒武系》,首次对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寒武纪、奥陶纪地层的调研工作,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所获得的大量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系统总结,对中国寒武系、奥陶系各区域特征、划分对比、上界和下界、沉积物和生物群分布与古地理环境,以及矿产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大大提高了中国寒武纪、奥陶纪地层研究的水平,后来,又发表多篇论文,进一步充实、完善寒武纪地层建阶、分带系统,确立中国寒武系为10阶32个化石带,并作为亚洲、大洋洲、南极洲的标准分层和对比依据,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1954年以来,他与穆恩之等多次研究浙江西部下古生代地层,1989年发表的《浙江西部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一书,对寒武系作了精确的划分和化石分带,建立了中国东南类型寒武纪地层系统,为解决中国各区域之间及洲际间寒武系对比作了重要贡献。 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于1974年成立,其目的是选择国际界线层型。70年代末期,卢衍豪根据国际科研动向,组织了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课题,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1979年至1987年先后发表多篇有关寒武—奥陶系界线论文和专著,通过生物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古地磁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论述了寒武—奥陶系界线的划分与国际对比,使中国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引起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的高度重视,为1985年中国吉林浑江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被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选为两个候选层型之一创造了条件。 卢衍豪在1944年发表的《新疆库车附近库车层之轮藻类》是中国研究此类微体古生物的第一篇论文,1945年及1948年又发表有关轮藻化石的论文3篇,是中国轮藻化石研究的奠基人。他1945年赴美深造期间,除研究三叶虫外,还学习了介形虫、有孔虫及牙形石等微体古生物学,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微体古生物学的蓬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现在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在中国石油开发及其他矿产勘探方面广泛应用,也有卢衍豪的一份功劳。 ==论文著作== 卢衍豪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半个多世纪,硕果累累,成就卓著。1938—1991年50余年间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完成科学著作150余种,约600万字。 ==主要论文== '''卢衍豪作品'''1 卢衍豪.Ptychoparia szechuanensis Sun之个体发育.《国立北京大学40周年纪念论文集》.1939年:19-28 2 卢衍豪.云南昆明附近下寒武纪之地层及三叶虫.《中国地质学会志》,1941年,21期(1):71-90. 3 卢衍豪.大巴山西段几个地质问题.《地质论评》,1943年,8期(1-6):148-149. 4 卢衍豪.新疆库车附近库车层中之轮藻类.《中国地质学会志》,1944年,24期 (1-2):33-36. 5 卢衍豪.新疆库车层中一微体古生物—轮藻类及其在地质学上的应用.《地质论评》,1945年,10期(1-2):12-28. 6 卢衍豪.贵州湄潭之早期中寒武纪动物群.《中国地质学会志》,1945年,25期:185-199. 7 卢衍豪.莱得利基虫及其数新种.《地质论评》,1950年,15期(4-6):157-170. 8 卢衍豪,云南昆明附近下寒武纪之地层及三叶虫,《中国地质学会志》,1941年,21期(1):71~90。 9 卢衍豪,新疆库车附近库车层中之轮藻类,《中国地质学会志》,1944年,24期(1~2):33~36。 10 卢衍豪、董南庭,山东寒武纪标准剖面新观察,《地质学报》,1953年,32期(3):164~201。 11王钰、卢衍豪、杨敬之等,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Ⅰ),《地质学报》,1954年,34期(1):17~64。 12卢衍豪,汉中三瘤虫(Hanchungolithus)和宁强三瘤虫(Ningkianolithus)个体发育的比较研究并论三瘤虫科的分类基础,《古生物学报》,1963年,11期(3):319~339。 13卢衍豪、朱兆玲、钱义元等,生物—环境控制论及其在寒武纪生物地层学上和古动物地理上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1974年,5期:27~116。 14 卢衍豪,华中及西南奥陶纪三叶虫动物群,《中国古生物志》,总号第152册,新乙种第11号,科学出版社,1975年。 15 卢衍豪、朱兆玲、钱义元等,中国奥陶纪的生物地层和古动物地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1976年,7期:1~90。 16 卢衍豪,中国寒武纪沉积矿产与生物—环境控制论,地质出版社,1979年。 17卢衍豪,三叶虫的个体发育和系统演化,《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26届国际地质大会),4,地层古生物,地质出版社,1980年。 18 Lu Yanhao,Lin Huanling,Zhou Zhiyi et al, Cambrian-Ordovician Boundary of Chin.,《Advances in Science of China—Earth Sciences》,2期:1~22,Science Press,Beijing,China,1987年. 19卢衍豪、林焕令,浙江西部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中国古生物志》,总号第178册 ,新乙种第25号,科学出版社,1989年。 '''主要专著'''《华中—西南奥陶纪三叶虫动物群》 《浙江西部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 《浙西寒武—奥陶系界线》 《中国南部奥陶纪地层的分类和对比》 《中国的寒武系》 《华中及西南奥陶纪三叶虫动物群》 《中国各纪地层总结》和《中国各门类化石》丛书的编写,主编了其中的《中国的寒武系》和《中国的三叶虫》 倡导出版《中国各系界线地层及古生物》丛书 '''个人荣誉'''1947年,荣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 1979年,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并先后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及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外界评价== 卢衍豪热爱科学,学风严谨,博闻精研,襟怀坦白,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怀青年,奖掖后进,对中、青年同事和学生言传身教,精诚合作。可谓“精研化石论沧桑,乐育英才铸栋梁。”(《化石》评卢衍豪)。 4词条图册卢衍豪院士卢衍豪院士参考资料:1.卢衍豪 中国科学院[引用日期2021-10-29]2.卢衍豪 龙岩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0-22]词条标签:科学家生物学家人物==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