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93
次編輯
變更
罗哲文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罗哲文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罗哲文.webp.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罗哲文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罗哲文.webp.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BD%97%E5%93%B2%E6%96%87&step_word=&hs=0&pn=20&spn=0&di=7077213605308923905&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832092516%2C1672106410&os=665990914%2C3187469017&simid=3329033582%2C349008495&adpicid=0&lpn=0&ln=1209&fr=&fmq=165139370137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img1.artron.net%2Fnews%2Fpic%2FA2005052504050688303.jpg%26refer%3Dhttp%3A%2F%2Fimg1.artron.net%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53985709%26t%3D2ccfc164f999fc487c2e830fcbf2e9d0&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i7w15g2_z%26e3Bw6p65g_z%26e3BgjpAzdH3Fdaa9ama9AzdH3Fg8n9bn_z%26e3Bip4s&gsm=15&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IsNiw1LDEsNCw4LDcsOQ%3D%3D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C2%DE%D5%DC%CE%C4&fr=ala&ala=1&alatpl=normal&pos=0&dyTabStr=MCwzLDIsNiw1LDEsNCw4LDcsOQ%3D%3D 图片来源网络]]]
| 图像说明 = 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
| 出生日期 = 1924年
| 出生地点 = 四川宜宾
| 逝世日期 = 2012年5月14日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 职业 = 从事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
| 知名作品 = 《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史话》《中国帝王陵》《长城赞》等
}}
'''罗哲文'''(1924~2012.05.14),男,[[四川]][[宜宾]]人,[[中共党员]],中国古建筑学家<ref>[https://www.sohu.com/a/258747908_99935361 罗哲文——他是梁思成的弟子,也是“万里长城第一人”! ],搜狐, 2018-10-11</ref>,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ref>[http://news.cntv.cn/special/greatmaster/luozhewen/index.shtml 中国大师路·罗哲文 ],央视网</ref>,[[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ref>[https://www.taomingren.com/baike/5293 罗哲文 ],淘名人</ref>。
罗哲文,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1950年,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
罗哲文,201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ref>[http://www.qiuyewang.com/11877.html 罗哲文 ],秋叶网, 2012-05-14</ref>。
==个人简介==
1924年,罗哲文出生于四川宜宾的一个农民家庭,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长城赞》(已录入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
1940年,四川宜宾人罗哲文考进中国营造学社。1946年,他随老师梁思成来到刚刚成立的清华大学建筑系。1950年,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专家后,他一头扎进北京古建的修护中,修长城、保团城、转移清音阁…
曾任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的名誉会长。
2012年5月14日晚11时,罗哲文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长眠于八达岭陵园。
==人物历程==
===营造学社===
1940年,16岁的罗哲文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少年罗哲文当时并不了解营造学社的具体工作,可见到考题中有写字、画画等内容,觉得很有兴趣,便去投考了,并且成为众多考生中惟一一名被录取者,从此,罗哲文踏进了古建筑学之门。在这里,他先是为刘敦桢先生抄写整理《西南古建筑勘查》的文章,并绘制一些插图。半年后,梁思成见罗哲文在绘图方面有培养前途,便把他收作弟子,为自己绘图和整理资料。
===恩师关怀===
罗哲文师从梁思成、刘敦桢,踏进了古建筑学之门。
梁思成对罗哲文寄予厚望,像削铅笔、擦橡皮这样琐碎、细小的环节,他都耐心地向罗哲文传授经验,使罗哲文从入门起,就接受到最规范的训练。师母林徽因则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帮他补习英文。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罗哲文</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4006251640,212946976&fm=253&fmt=auto&app=138&f=JPEG?w=400&h=58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5/16/content_338602.htm?div=-1 来自 新京报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罗哲文曾回忆说,梁思成先生对自己的关怀是方方面面的,不仅是学习,还包括生活。连"罗哲文"这个名字,都是梁先生帮自己起的。罗哲文原名叫罗自福,常被人取笑为"罗斯福",于是,梁先生给他改名为"哲文"。
多年以后,罗哲文回忆老师说,"他们很爱护年轻人,给我印象很深。我现在也是这样,想方设法帮助年轻人多学点东西。"
1944年夏天,罗哲文跟随梁思成到重庆。梁思成用铅笔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标出盟军轰炸敌占区时需要保护的古建筑并特别提出了需要保护的日本京都和奈良古建的位置,由罗哲文用绘画墨水把铅笔所画的位置描绘清楚,地图及时交到美军手中,从而保护了京都和奈良的20余座国宝性古建,战后梁思成被称为"日本古都的恩人"。
===助理研究===
'''我和他们就等于是一家人'''
1945年日本投降后,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今北京),清华大学出面请梁思成先生回母校创办建筑系,梁思成欣然同意,并与校方达成协议,由中国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合办一个中国建筑研究所,继续进行古建筑的勘查测绘工作。1946年,罗哲文随中国营造学社来到北平,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助理,同时在研究所里工作。那时罗哲文被称为"研究生",即"助理研究"的意思。
梁思成特别注重对罗哲文的全面培养,在清华大学的时候,为了让他把基本功学得更扎实,特许他少干一点杂事,并主动安排他旁听有关课程。罗哲文认为自己能够走到今天,一方面由于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吃苦耐劳;另一方面是缘于机遇,使他在青年时代得以追随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关于梁思成先生,罗哲文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至今难忘的是他那种对学艺青年耐心细致的传艺精神,他从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和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到削铅笔、擦橡皮等小技都一一手把手地教……"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去看一下老师'''
"文化大革命"中,梁思成先生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为了避免受到牵连,很多以前与他联系密切的人都和他疏远了。一天,在医院刚输完液的梁思成却看到了久违了的学生罗哲文,梁先生高兴得几乎流泪。这次见面中,梁思成嘱咐罗哲文:文物、古建筑是全人类的财富,没有阶级性,没有国界,在变革中能把重点文物保护下来,功莫大焉。
2012年5月14日,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去世,享年88岁。罗哲文曾师从建筑大师梁思成,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罗哲文书法</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bf863b744ace517a.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doc/5732987-5945730.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书法艺术==
罗哲文先生象许多文博专家一样雅好诗书。他喜爱作诗填词,但不是一般的吟花弄月与感时抒怀,而是"以诗为证"和"吟诗留史"。他的诗词主题紧扣古建生涯,具有淳朴清新的纪实风格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他自小喜欢书法,后来所从事的工作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也为他的书法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罗老为人随和,朋友众多,又不收钱财,所以求书者络绎不绝。只要有时间,他就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而一些名胜古迹的楹联,则是他自己编撰的。如他为阆中张飞庙撰联:"为民做主巴西守,世代香烟恒侯祠。"他为伏羲庙撰联:"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等被收入当代作家洪亮主编的《璇玑词》中。
罗哲文先生称自己不是专业书法家,但其书法却集儒家的"中正平和"、佛家的"空灵清新"、道家的"质朴自然"于一身,充分展现出渊博学识涵养的潇洒气质,绝非一般尚论技巧之俗书可比。他对书法的爱好也影响了儿子,并最终成为了书法家。他的儿子就是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文化部中国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罗扬。
==人物轶事==
1950年,27岁的罗哲文结束了对古建筑的学习研究,被调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文物保护生涯。全中国99个国家级的文化名城,每一座他都亲自考察过。1985年,罗哲文和郑孝燮、单士元起草文本,参加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了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初登长城
1948年,林徽因对罗哲文说:"因为离得近,觉得总有时间去长城考察,反而搁置下来,现在是时候去看看了。"10月的一个秋日,罗哲文带上相机,搭车到南口,徒步登上八达岭长城,拍下了他的第一张长城照片。
那天阳光充足,留在照片上的是发白的长城和它投射在山坡上的黑色影子。罗哲文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已是断壁残垣,方砖四处散落,周围荒草丛生、落叶满地。
八达岭维修
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出开发长城、向国内外开放的建议。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把修长城的任务交给了罗哲文,维修长城的第一站是八达岭。
罗哲文先乘火车到达八达岭车站,然后骑着小毛驴上山考察。后来他回忆道:"到达目的地时,天色已经很晚。当时的八达岭满目荒凉,夕阳照着山上的长城残骸。我想起当年戍边的战士就在这儿待着,当年的长城一定非常的雄壮。"
第二次罗哲文去看到的还是倒塌的砖墙,破败荒凉。不过想到承担起了长城的修复工作,除了感怀之外,他更加激动,并作了一首诗:"断壁残垣古墟残,夕阳如火照燕山。今朝赐上金戎刀,要使长龙复旧观。"
为了方便考察,罗哲文和同事就住在一个简陋的小店里,每天骑着毛驴上八达岭。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后,他拿出了八达岭长城维修规划图,并请梁思成审定。梁思成给了他三个建议:要按照原状修;保护古意,避免现代化;要绿化,但不能在长城边上种高大树木,否则不利于保护长城,也影响观看效果。那张有梁思成审定签名的图纸,如今已下落不明,让罗哲文抱憾不已。
修复古建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用原材料修,这在长城修复中显得尤为困难。罗哲文和建筑工人们只好到山沟里收集一块一块塌下的青砖,从沙土里挖掘砖块。
1953年,八达岭长城修复完成,并于当年国庆节向公众开放。随后,罗哲文又参加了山海关、嘉峪关等段长城的维护工作。
寻访长城遗迹
2003年6月23日,一个由罗哲文任团长、《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任副团长的文化考察团,西出玉门关,沿着丝绸之路,历时近一个月,艰难寻访了汉长城遗址、楼兰古国遗址等一系列历史文化遗迹,并且穿越了被称为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这条新闻曾经轰动一时。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罗哲文</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1.gtimg.com%2Fnews%2Fpics%2Fhv1%2F199%2F252%2F1039%2F67625434.jpg&refer=http%3A%2F%2Fimg1.gt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3990965&t=974d77dd6101cb49ee4a4d51066337b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info.sxhm.com/bbs/dispbbs.asp?boardid=17&id=94216&page=5 来自 汉唐论坛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罗哲文他们考察的这段长城,修建于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当时匈奴已经不再对汉王朝构成威胁。所以,罗哲文认为修建长城的目的已不是为了防御匈奴入侵,而是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来往于东、西方的商队,可以在烽燧中休息,补给淡水和食品,更换骆驼或马匹;两座烽燧间的距离正好相当于当时一天的路程。长城保护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见证。在玉门关以西修建长城,则是为了适应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需要。
罗哲文经过考察发现:关于长城的长度,外国人是用比例尺从地图上量出来的,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长城不是直线,更不是水平线,也不是只有一道,而是曲曲折折、上上下下,由许多道所构成的;我国历史文献上的记载,虽然比较可信,但没有把一道长城的双重、三重、多重的长度计算在内;许多人认为,各个朝代的长城都是在一条线上修筑或重修的,其实这并不符合实际,比如秦、汉、明三个朝代的长城,都不在一个起点,也不在一个终点,相去数百甚至上千里。
保护长城
解放后,首都北京面临着大规模的重建,当时围绕着老城墙拆除还是保留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罗哲文的老师梁思成先生坚决反对拆北京城墙。北京的城墙拆除之前,罗哲文曾经对城墙做了一次认真详细的调查、测绘,他一步一步地沿着城墙勘测,并且拍摄了很多照片,可惜这些宝贵的资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都被烧毁了。 1953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马路要笔直,开车要无阻拦,体现古老北京街景的牌楼等都在拆除之列,最后竟然轮到了团城。
当时罗哲文所在的文物局正好在团城办公,又担负着保护文物之职,为此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的指示下,罗哲文写了一篇关于团城的文章,配以大量图片,发表了出来。为了保住团城,罗哲文数次找梁思成商量,梁思成也一样心急如焚,甚至把苏联专家搬出来共同寻求办法,最后,罗哲文起草报告,梁思成面陈总理,终于保住了团城。
在梁思成等学术大师的言传身教之下,从营造学社开始,罗哲文就养成了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在他看来,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他热切希望后辈学者能够接过自己手中的尺笔,好好保护祖国博大精深的古建筑遗产。
==人物成就==
'''走遍全国文化名城 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罗哲文27岁时调到文化部文物局,开始了漫长的文物保护生涯。全中国100多个国家级的文化名城,每一座他都亲自考察过。1985年,侯仁之、郑孝燮、阳含熙和罗哲文在全国政协提案,参加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了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1952年,郭沫若提出修复长城,年仅28岁的罗哲文又担起重任,每天骑着小毛驴上八达岭勘察,反复斟酌后拟定了维修规划图。多年来一直为长城奔走的罗哲文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他还曾在2003年,以年近八旬的高龄,参加了对于汉长城遗址、楼兰古国遗址等的考察团,并穿越了被称为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此外,目前举国关注的"大运河申遗",最早也是罗哲文和一些老政协委员倡议的。他还写过《长城赞》。是一副长联,对联对仗工整,他通过写此文,表达了长城的雄伟气势,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坚强的毅力。
==人物访谈==
主持人:我们发现您保护的领域在一点点扩大,从最初的古长城,到后来的古建筑。
罗哲文:这也是梁思成先生的思想,他认为古建筑包括的范围很大。从现代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保护的领域又扩大了,扩大到了近现代的建筑,甚至我们当代有价值的建筑也应该保护下来,比如说上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里,是不是有些东西需要做保护?这是不能断代的。
主持人:梁思成先生反对拆北京城墙的时候,好像周围支持他的声音并不是很多?
罗哲文:我是支持的,公开支持过,但是当时不起作用,好在当时我还可以做点儿工作。那时我也算是全国负责古建筑保护的干部了,我提出过意见,也写过报告,我认为梁先生的意见是对的。其实当时有些人误解了他的意思,他当时说的是,北京城要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包括城墙、街道还有其他重要的文物,因为这个就批判他,说他一点也不让动北京城。其实他不是这个意思,他不是说一点儿不动,他的中心意思是保护古城另建新区,就是建筑新的北京。有人批判他说:你这整个城都保护,不就是一点儿也不能动了吗?我们怎么生活呀?当时中央有个方针,要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在北京这个城圈子里头,你要搞生产,就要办工厂,所以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们也没有办法了。如果当时按照梁思成先生的建议,北京就可能跟巴黎、罗马一样,一个新城、一个老城,那样的话,北京肯定是新城更新,而古城也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这里面有一个历史的根源,当时的认识就是这样。
主持人:拆城墙的时候您是什么心情?
罗哲文:遗憾,实在是伤心呀!梁思成先生对北京很有感情,听说当时他痛哭流涕。城墙不是一下子拆掉的,从1954年开始准许拆城墙,最早拆的是永定门,以后就一个一个慢慢拆,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才拆完,真可惜。
==人物评价==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曾撰文说,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能有今天的成就,除国家昌盛、政通人和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一批能人志士为之鼓呼奔走,罗哲文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七十年来,他服务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初衷不改,老而弥坚。可以说,七十载矢志不移,七十载巧思笃行,俨然如文博苑中的花匠,尽心呵护着满园春色。
尽管已是建筑界泰斗级人物,但在老伴眼里,罗哲文还是那个"电话一响,背起包就走"的人。
"他是个小老头,个子矮矮的,今年已经86岁高龄,但依然有一半时间在飞机上,飞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忙碌得很,不停地出席各地的古建、文物专业聚会,提供咨询、论证和建议。"中央文史馆馆员舒乙与罗哲文有多年深交,他曾对罗哲文的生活常态做过这样的描述。
==视频==
===【大家故事】罗哲文-万里长城的杰出守护者 2020年7月8日发布===
{{#iDisplay:q3112a9lzbq|寬度|高度|qq}}
===罗哲文为长城奔走了半个多世纪,为后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6月14日发布===
{{#iDisplay:q3252zdbj7b|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Category:考古学家]][[Category:中国古建筑学家]]
| 姓名 = 罗哲文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罗哲文.webp.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BD%97%E5%93%B2%E6%96%87&step_word=&hs=0&pn=20&spn=0&di=7077213605308923905&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832092516%2C1672106410&os=665990914%2C3187469017&simid=3329033582%2C349008495&adpicid=0&lpn=0&ln=1209&fr=&fmq=165139370137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img1.artron.net%2Fnews%2Fpic%2FA2005052504050688303.jpg%26refer%3Dhttp%3A%2F%2Fimg1.artron.net%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53985709%26t%3D2ccfc164f999fc487c2e830fcbf2e9d0&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i7w15g2_z%26e3Bw6p65g_z%26e3BgjpAzdH3Fdaa9ama9AzdH3Fg8n9bn_z%26e3Bip4s&gsm=15&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IsNiw1LDEsNCw4LDcsOQ%3D%3D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C2%DE%D5%DC%CE%C4&fr=ala&ala=1&alatpl=normal&pos=0&dyTabStr=MCwzLDIsNiw1LDEsNCw4LDcsOQ%3D%3D 图片来源网络]]]
| 图像说明 = 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
| 出生日期 = 1924年
| 出生地点 = 四川宜宾
| 逝世日期 = 2012年5月14日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 职业 = 从事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
| 知名作品 = 《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史话》《中国帝王陵》《长城赞》等
}}
'''罗哲文'''(1924~2012.05.14),男,[[四川]][[宜宾]]人,[[中共党员]],中国古建筑学家<ref>[https://www.sohu.com/a/258747908_99935361 罗哲文——他是梁思成的弟子,也是“万里长城第一人”! ],搜狐, 2018-10-11</ref>,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ref>[http://news.cntv.cn/special/greatmaster/luozhewen/index.shtml 中国大师路·罗哲文 ],央视网</ref>,[[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ref>[https://www.taomingren.com/baike/5293 罗哲文 ],淘名人</ref>。
罗哲文,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1950年,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
罗哲文,201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ref>[http://www.qiuyewang.com/11877.html 罗哲文 ],秋叶网, 2012-05-14</ref>。
==个人简介==
1924年,罗哲文出生于四川宜宾的一个农民家庭,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长城赞》(已录入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
1940年,四川宜宾人罗哲文考进中国营造学社。1946年,他随老师梁思成来到刚刚成立的清华大学建筑系。1950年,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专家后,他一头扎进北京古建的修护中,修长城、保团城、转移清音阁…
曾任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的名誉会长。
2012年5月14日晚11时,罗哲文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长眠于八达岭陵园。
==人物历程==
===营造学社===
1940年,16岁的罗哲文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少年罗哲文当时并不了解营造学社的具体工作,可见到考题中有写字、画画等内容,觉得很有兴趣,便去投考了,并且成为众多考生中惟一一名被录取者,从此,罗哲文踏进了古建筑学之门。在这里,他先是为刘敦桢先生抄写整理《西南古建筑勘查》的文章,并绘制一些插图。半年后,梁思成见罗哲文在绘图方面有培养前途,便把他收作弟子,为自己绘图和整理资料。
===恩师关怀===
罗哲文师从梁思成、刘敦桢,踏进了古建筑学之门。
梁思成对罗哲文寄予厚望,像削铅笔、擦橡皮这样琐碎、细小的环节,他都耐心地向罗哲文传授经验,使罗哲文从入门起,就接受到最规范的训练。师母林徽因则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帮他补习英文。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罗哲文</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4006251640,212946976&fm=253&fmt=auto&app=138&f=JPEG?w=400&h=58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5/16/content_338602.htm?div=-1 来自 新京报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罗哲文曾回忆说,梁思成先生对自己的关怀是方方面面的,不仅是学习,还包括生活。连"罗哲文"这个名字,都是梁先生帮自己起的。罗哲文原名叫罗自福,常被人取笑为"罗斯福",于是,梁先生给他改名为"哲文"。
多年以后,罗哲文回忆老师说,"他们很爱护年轻人,给我印象很深。我现在也是这样,想方设法帮助年轻人多学点东西。"
1944年夏天,罗哲文跟随梁思成到重庆。梁思成用铅笔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标出盟军轰炸敌占区时需要保护的古建筑并特别提出了需要保护的日本京都和奈良古建的位置,由罗哲文用绘画墨水把铅笔所画的位置描绘清楚,地图及时交到美军手中,从而保护了京都和奈良的20余座国宝性古建,战后梁思成被称为"日本古都的恩人"。
===助理研究===
'''我和他们就等于是一家人'''
1945年日本投降后,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今北京),清华大学出面请梁思成先生回母校创办建筑系,梁思成欣然同意,并与校方达成协议,由中国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合办一个中国建筑研究所,继续进行古建筑的勘查测绘工作。1946年,罗哲文随中国营造学社来到北平,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助理,同时在研究所里工作。那时罗哲文被称为"研究生",即"助理研究"的意思。
梁思成特别注重对罗哲文的全面培养,在清华大学的时候,为了让他把基本功学得更扎实,特许他少干一点杂事,并主动安排他旁听有关课程。罗哲文认为自己能够走到今天,一方面由于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吃苦耐劳;另一方面是缘于机遇,使他在青年时代得以追随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关于梁思成先生,罗哲文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至今难忘的是他那种对学艺青年耐心细致的传艺精神,他从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和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到削铅笔、擦橡皮等小技都一一手把手地教……"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去看一下老师'''
"文化大革命"中,梁思成先生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为了避免受到牵连,很多以前与他联系密切的人都和他疏远了。一天,在医院刚输完液的梁思成却看到了久违了的学生罗哲文,梁先生高兴得几乎流泪。这次见面中,梁思成嘱咐罗哲文:文物、古建筑是全人类的财富,没有阶级性,没有国界,在变革中能把重点文物保护下来,功莫大焉。
2012年5月14日,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去世,享年88岁。罗哲文曾师从建筑大师梁思成,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罗哲文书法</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bf863b744ace517a.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doc/5732987-5945730.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书法艺术==
罗哲文先生象许多文博专家一样雅好诗书。他喜爱作诗填词,但不是一般的吟花弄月与感时抒怀,而是"以诗为证"和"吟诗留史"。他的诗词主题紧扣古建生涯,具有淳朴清新的纪实风格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他自小喜欢书法,后来所从事的工作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也为他的书法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罗老为人随和,朋友众多,又不收钱财,所以求书者络绎不绝。只要有时间,他就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而一些名胜古迹的楹联,则是他自己编撰的。如他为阆中张飞庙撰联:"为民做主巴西守,世代香烟恒侯祠。"他为伏羲庙撰联:"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等被收入当代作家洪亮主编的《璇玑词》中。
罗哲文先生称自己不是专业书法家,但其书法却集儒家的"中正平和"、佛家的"空灵清新"、道家的"质朴自然"于一身,充分展现出渊博学识涵养的潇洒气质,绝非一般尚论技巧之俗书可比。他对书法的爱好也影响了儿子,并最终成为了书法家。他的儿子就是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文化部中国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罗扬。
==人物轶事==
1950年,27岁的罗哲文结束了对古建筑的学习研究,被调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文物保护生涯。全中国99个国家级的文化名城,每一座他都亲自考察过。1985年,罗哲文和郑孝燮、单士元起草文本,参加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了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初登长城
1948年,林徽因对罗哲文说:"因为离得近,觉得总有时间去长城考察,反而搁置下来,现在是时候去看看了。"10月的一个秋日,罗哲文带上相机,搭车到南口,徒步登上八达岭长城,拍下了他的第一张长城照片。
那天阳光充足,留在照片上的是发白的长城和它投射在山坡上的黑色影子。罗哲文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已是断壁残垣,方砖四处散落,周围荒草丛生、落叶满地。
八达岭维修
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出开发长城、向国内外开放的建议。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把修长城的任务交给了罗哲文,维修长城的第一站是八达岭。
罗哲文先乘火车到达八达岭车站,然后骑着小毛驴上山考察。后来他回忆道:"到达目的地时,天色已经很晚。当时的八达岭满目荒凉,夕阳照着山上的长城残骸。我想起当年戍边的战士就在这儿待着,当年的长城一定非常的雄壮。"
第二次罗哲文去看到的还是倒塌的砖墙,破败荒凉。不过想到承担起了长城的修复工作,除了感怀之外,他更加激动,并作了一首诗:"断壁残垣古墟残,夕阳如火照燕山。今朝赐上金戎刀,要使长龙复旧观。"
为了方便考察,罗哲文和同事就住在一个简陋的小店里,每天骑着毛驴上八达岭。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后,他拿出了八达岭长城维修规划图,并请梁思成审定。梁思成给了他三个建议:要按照原状修;保护古意,避免现代化;要绿化,但不能在长城边上种高大树木,否则不利于保护长城,也影响观看效果。那张有梁思成审定签名的图纸,如今已下落不明,让罗哲文抱憾不已。
修复古建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用原材料修,这在长城修复中显得尤为困难。罗哲文和建筑工人们只好到山沟里收集一块一块塌下的青砖,从沙土里挖掘砖块。
1953年,八达岭长城修复完成,并于当年国庆节向公众开放。随后,罗哲文又参加了山海关、嘉峪关等段长城的维护工作。
寻访长城遗迹
2003年6月23日,一个由罗哲文任团长、《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任副团长的文化考察团,西出玉门关,沿着丝绸之路,历时近一个月,艰难寻访了汉长城遗址、楼兰古国遗址等一系列历史文化遗迹,并且穿越了被称为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这条新闻曾经轰动一时。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罗哲文</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1.gtimg.com%2Fnews%2Fpics%2Fhv1%2F199%2F252%2F1039%2F67625434.jpg&refer=http%3A%2F%2Fimg1.gt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3990965&t=974d77dd6101cb49ee4a4d51066337b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info.sxhm.com/bbs/dispbbs.asp?boardid=17&id=94216&page=5 来自 汉唐论坛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罗哲文他们考察的这段长城,修建于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当时匈奴已经不再对汉王朝构成威胁。所以,罗哲文认为修建长城的目的已不是为了防御匈奴入侵,而是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来往于东、西方的商队,可以在烽燧中休息,补给淡水和食品,更换骆驼或马匹;两座烽燧间的距离正好相当于当时一天的路程。长城保护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见证。在玉门关以西修建长城,则是为了适应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需要。
罗哲文经过考察发现:关于长城的长度,外国人是用比例尺从地图上量出来的,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长城不是直线,更不是水平线,也不是只有一道,而是曲曲折折、上上下下,由许多道所构成的;我国历史文献上的记载,虽然比较可信,但没有把一道长城的双重、三重、多重的长度计算在内;许多人认为,各个朝代的长城都是在一条线上修筑或重修的,其实这并不符合实际,比如秦、汉、明三个朝代的长城,都不在一个起点,也不在一个终点,相去数百甚至上千里。
保护长城
解放后,首都北京面临着大规模的重建,当时围绕着老城墙拆除还是保留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罗哲文的老师梁思成先生坚决反对拆北京城墙。北京的城墙拆除之前,罗哲文曾经对城墙做了一次认真详细的调查、测绘,他一步一步地沿着城墙勘测,并且拍摄了很多照片,可惜这些宝贵的资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都被烧毁了。 1953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马路要笔直,开车要无阻拦,体现古老北京街景的牌楼等都在拆除之列,最后竟然轮到了团城。
当时罗哲文所在的文物局正好在团城办公,又担负着保护文物之职,为此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的指示下,罗哲文写了一篇关于团城的文章,配以大量图片,发表了出来。为了保住团城,罗哲文数次找梁思成商量,梁思成也一样心急如焚,甚至把苏联专家搬出来共同寻求办法,最后,罗哲文起草报告,梁思成面陈总理,终于保住了团城。
在梁思成等学术大师的言传身教之下,从营造学社开始,罗哲文就养成了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在他看来,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他热切希望后辈学者能够接过自己手中的尺笔,好好保护祖国博大精深的古建筑遗产。
==人物成就==
'''走遍全国文化名城 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罗哲文27岁时调到文化部文物局,开始了漫长的文物保护生涯。全中国100多个国家级的文化名城,每一座他都亲自考察过。1985年,侯仁之、郑孝燮、阳含熙和罗哲文在全国政协提案,参加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了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1952年,郭沫若提出修复长城,年仅28岁的罗哲文又担起重任,每天骑着小毛驴上八达岭勘察,反复斟酌后拟定了维修规划图。多年来一直为长城奔走的罗哲文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他还曾在2003年,以年近八旬的高龄,参加了对于汉长城遗址、楼兰古国遗址等的考察团,并穿越了被称为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此外,目前举国关注的"大运河申遗",最早也是罗哲文和一些老政协委员倡议的。他还写过《长城赞》。是一副长联,对联对仗工整,他通过写此文,表达了长城的雄伟气势,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坚强的毅力。
==人物访谈==
主持人:我们发现您保护的领域在一点点扩大,从最初的古长城,到后来的古建筑。
罗哲文:这也是梁思成先生的思想,他认为古建筑包括的范围很大。从现代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保护的领域又扩大了,扩大到了近现代的建筑,甚至我们当代有价值的建筑也应该保护下来,比如说上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里,是不是有些东西需要做保护?这是不能断代的。
主持人:梁思成先生反对拆北京城墙的时候,好像周围支持他的声音并不是很多?
罗哲文:我是支持的,公开支持过,但是当时不起作用,好在当时我还可以做点儿工作。那时我也算是全国负责古建筑保护的干部了,我提出过意见,也写过报告,我认为梁先生的意见是对的。其实当时有些人误解了他的意思,他当时说的是,北京城要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包括城墙、街道还有其他重要的文物,因为这个就批判他,说他一点也不让动北京城。其实他不是这个意思,他不是说一点儿不动,他的中心意思是保护古城另建新区,就是建筑新的北京。有人批判他说:你这整个城都保护,不就是一点儿也不能动了吗?我们怎么生活呀?当时中央有个方针,要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在北京这个城圈子里头,你要搞生产,就要办工厂,所以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们也没有办法了。如果当时按照梁思成先生的建议,北京就可能跟巴黎、罗马一样,一个新城、一个老城,那样的话,北京肯定是新城更新,而古城也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这里面有一个历史的根源,当时的认识就是这样。
主持人:拆城墙的时候您是什么心情?
罗哲文:遗憾,实在是伤心呀!梁思成先生对北京很有感情,听说当时他痛哭流涕。城墙不是一下子拆掉的,从1954年开始准许拆城墙,最早拆的是永定门,以后就一个一个慢慢拆,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才拆完,真可惜。
==人物评价==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曾撰文说,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能有今天的成就,除国家昌盛、政通人和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一批能人志士为之鼓呼奔走,罗哲文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七十年来,他服务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初衷不改,老而弥坚。可以说,七十载矢志不移,七十载巧思笃行,俨然如文博苑中的花匠,尽心呵护着满园春色。
尽管已是建筑界泰斗级人物,但在老伴眼里,罗哲文还是那个"电话一响,背起包就走"的人。
"他是个小老头,个子矮矮的,今年已经86岁高龄,但依然有一半时间在飞机上,飞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忙碌得很,不停地出席各地的古建、文物专业聚会,提供咨询、论证和建议。"中央文史馆馆员舒乙与罗哲文有多年深交,他曾对罗哲文的生活常态做过这样的描述。
==视频==
===【大家故事】罗哲文-万里长城的杰出守护者 2020年7月8日发布===
{{#iDisplay:q3112a9lzbq|寬度|高度|qq}}
===罗哲文为长城奔走了半个多世纪,为后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6月14日发布===
{{#iDisplay:q3252zdbj7b|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Category:考古学家]][[Category:中国古建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