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大名刹

增加 1,88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四大名刹</big> ''' 
|-
|<center><img src=https://ss0.baidu.com/-P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baike/whfpf=1035,1035,0/sign=28af90389545d688a357e1e4c2ff4c2e/b7003af33a87e950de78aa6717385343fbf2b44a.jpg width="300"></center>|<small>[[Filehttps:|缩略 //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9B%9B%E5%A4%A7%E5%90%8D%E5%88%B9&step_word=&hs=0&pn=1&spn=0&di=7077213605308923905&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558596413%2C357428489&os=1109176343%2C3209393159&simid=558596413%2C357428489&adpicid=0&lpn=0&ln=1619&fr=&fmq=165136675982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ss0.baidu.com%2F-P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2Fbaike%2Fwhfpf%3D1035%2C1035%2C0%2Fsign%3D28af90389545d688a357e1e4c2ff4c2e%2Fb7003af33a87e950de78aa6717385343fbf2b44a.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wrkwthj_z%26e3Bkwt17_z%26e3Bv54AzdH3Ftpj4AzdH3F%25Ec%25lB%25lB%25Ec%25A9%25A0%25Ec%25la%25bD%25Ec%25bb%25Bl%3Fk1_rw2j_pyrj%3D8%26jxp%3D4_456j_stfp%26fp%3D8%26fpjr%3Dc%26gjp%3D8&gsm=2&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YsMSw0LDIsNSw4LDcsOQ%3D%3D 来自 呢 |居中|[ 链接]]]</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四大名刹'''指 [[ 山东济南 ]] [[ 灵岩寺 ]] [[ 浙江天台 ]] [[ 国清寺 ]] [[ 湖北当阳 ]] [[ 玉泉寺 ]] [[ 江苏南京 ]] [[ 栖霞寺 ]] 。<ref>[ https://www.360kuai.com/pc/9a7b1d26d9d822c95?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我国海内四大名刹之首,有天下第一罗汉泥塑,不去这里枉到泰山], 快资讯 , 2020-10-11</ref>
==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 [[ 济南 ]] 市长清区万德镇,被誉为四大名刹之首,地处 [[ 泰山西北 ]] ,始建于东晋,于 [[ 北魏 ]][[ 孝明帝正兴 ]] 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
明代文学家 [[ 王世贞 ]] 有“登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之说。寺内 [[ 千佛殿 ]] 藏有 [[ 四十罗汉泥塑 ]] ,其中三十二座制作于 [[ 宋代 ]] ,八座作于 [[ 明代 ]] ,被 [[ 梁启超 ]] 称为“ [[ 海内第一名塑 ]] ”。辟支塔始建于宋淳化五年(994年),竣工于嘉祐二年(1057年),位于千佛殿西北,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高55.7米。墓塔林是唐代以来埋葬历代灵岩寺住持高僧的地方,塔林中共有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幢。灵岩寺地位尊崇,僧人 [[ 玄奘 ]] 曾住在寺内翻译经文;自唐高宗以来,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参拜
==国清寺==
国清寺位于 [[ 浙江 ]] 台州天台县城北天台山麓,始建于 [[ 隋文帝开皇 ]] 十八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乃中国佛教天台宗和 [[ 日本 ]] 佛教台密的祖庭。
[[ 隋代 ]] 高僧 [[ 智顗 ]] 在此创立天台宗。影响远及国内外。 [[ 鉴真 ]] 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 [[ 日本 ]] 留学僧 [[ 最澄 ]] 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 [[ 日本 ]] 比睿山兴建沿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国清寺为祖庭。
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 [[ 唐一行法师 ]] [[ 寒山 ]] [[ 拾得 ]] [[ 济公和尚 ]] [[ 日本 ]] 东密开宗祖师 [[ 空海法师 ]] 、日本台密开宗祖师 [[ 最澄大师 ]] 等。由此,寺中有不计其数的胜迹和典故,包括 [[ 乾隆 ]] 御碑、寺前“一行到此水西流”碑、空海法师纪念碑、中韩天台宗祖师纪念堂、隋梅,以及新塑供奉的五百罗汉像、前中国佛协会长 [[ 赵朴初 ]] 先生 [[ 墨宝 ]] [[ 济公像 ]] 等。
==玉泉寺==
玉泉寺位于 [[ 湖北 ]] 当阳境内的玉泉山,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祖庭之一。
[[ 东汉建安 ]] 年间, [[ 普净 ]] 在此结茅为庵。南北朝大通二年(528年), [[ 梁武帝 ]] 敕建覆船山寺。隋开皇十三年,智顗奉诏建寺,因见山下珍珠泉清澈似珠玉,将其改名玉泉,晋王杨广赐额“玉泉寺”。唐仪凤三年神秀在此宏扬禅法,玉泉寺从此盛名天下。宋真宗天禧五年明肃皇后敕建玉泉寺,后元、明、清代都有所修葺。
玉泉寺殿宇飞檐斗拱,彩画斑斓。殿前陈列着1500公斤重的隋铁镬以及元铁釜和钟,殿侧有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的石刻观音像。寺内种植 [[ 古柏 ]] [[ 银杏 ]] [[ 月桂 ]] ,四季飘香,寺前山泉叮咚,清韵宜人。玉泉寺左侧,有玉泉铁塔,铸于北宋,全部用生铁铸成,为中国古铁塔之最。
==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 [[ 南京 ]] [[ 栖霞区 ]] 栖霞山西麓  栖霞寺始建于[[南北朝]][[齐永明]]七年,原为[[南齐隐士]][[明僧绍]]的私宅,后宅舍由[[智度禅师]]主持。[[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栖霞寺历史上几易其名,最初称栖霞精舍,唐时改名功德寺、隐君栖霞寺,南唐时重修栖霞寺改名为妙因寺,宋代又改名为普云寺、栖霞寺、严因崇报禅院、景德栖霞寺、虎穴寺(因栖霞山又名虎穴山)。[[明洪武]]五年复称栖霞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栖霞寺毁于战火。现寺为1919年重建
栖霞 内主要 于南北朝齐永明七年,原为南齐隐士明僧绍的私宅,后宅舍由智度禅 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过海大 主持。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于八十三州造 ]]纪念堂、 舍利 。寺前有明徽君碑 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 为首 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 。栖霞寺 历史上几易其名,最初称栖霞精 利塔建于隋代 唐时改名功德寺、隐君栖霞寺, 为八角五层石塔。千佛崖石窟始凿于 唐时重修栖霞寺改名为妙因寺 齐永明七年 历经各 又改名为普云寺、栖霞寺、严因崇报禅院、景德栖霞寺、虎穴寺(因栖霞山又名虎穴山) 凿建,现有佛像515尊 明洪武五年复称 栖霞 寺。清朝末 飞天壁画在2000 进行的考古研究中被发现 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栖霞寺毁于战火。 为千佛岩内唯一发 寺为1919年重建 的、保存完好的壁画
==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m0885drk5d7_0|480|270|qq}}<center>千 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过海 的呼唤-中国四 师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 胜。 刹之一 南京 栖霞寺 舍利塔建于隋代,为八角五层石塔。千佛崖石窟始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历经各代凿建,现有佛像515尊。栖霞飞天壁画在2000年进行的考古研究中被发现,为千佛岩内唯一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壁画。。</center></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