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唐晓渡

增加 6,04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唐晓渡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727243-8001338.html 图片来源网络]]]
| 图像说明 = 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出生日期 = 1954年1月
| 出生地点 = 江苏仪征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南京大学中文系
| 职业 = 编辑、副编审
| 知名作品 = 诗论集《不断重临的起点》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iDisplay:b0176fsfn1|寬度|高度|qq}}
 
唐晓渡(1954年1月-- ),江苏仪征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2月到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编辑部先后任编辑、副编审,现为作家出版社编审、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著有诗论集《不断重临的起点》、《唐晓渡诗学论集》等,译有米兰·昆德拉文论集《小说的艺术》等,主编"二十世纪外国大诗人丛书"多卷本、《新诗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副主编)、《灯芯绒幸福的舞蹈--后朦胧诗选》等十余种诗选。
 
==个人经历==
唐晓渡,男,江苏仪征人,1954年1月生,1968年初中毕业后插队三年,当工人六年。
 
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2月到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编辑部工作,先后任编辑、副编审;现为作家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南大学、扬州大学文学院 兼职教授。
 
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和文学评论写作,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
 
多年来主要致力于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先锋诗歌的研究、评论和编纂工作,兼及诗歌创作和翻译,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批评家之一。
 
==个人成就==
2005年与西川一起创办并主持北京中坤集团帕米尔文学工作室;2007年10月应聘任中坤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创办《当代国际诗坛》,多次组织并主持中外诗人、作家、翻译家、学者的高端交流项目(包括迄今已举办两届的"中坤国际诗歌奖"评奖)。
 
评论和诗歌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多种选(译)本,其中《时间神话的终结》获"首届'文艺争鸣'奖"(1995,由谢冕、汪晖、陈思和、王晓明、童庆炳等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评语为:"本文所揭示的'时间神话'之说,切中了本世纪以来知识分子思维模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对当前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中的某些现象作出了坦率和尖锐的批评。文章由于其深刻性而给人诸多启发。其观点和胆识对清理20世纪的思想,具有较大的意义。");《对话:中国式的后现代及其它》获"首届'山花'优秀理论奖"(与欧阳江河、陈超合作,1995);《一次不确定的语言历险》、《谁是翟永明》分获2005、2006年"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评论奖"。
 
自1995年起,先后应邀赴荷兰莱顿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布朗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捷克查理大学等国外学府讲学或朗诵。
 
2001年应邀出席在法国里尔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公民大会。
 
2008年应邀出席第八届柏林国际文学节。
 
==主要作品==
著有诗论集《不断重临的起点》(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唐晓渡诗歌评论自选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中外现代诗名篇细读》(重庆出版社,1998)、《唐晓渡诗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辩难与沉默:当代诗论三重奏》(三人合集,作家出版社,2008)、诗歌随笔集《今天是每一天》(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等;
 
译著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文论集《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3),以及S·普拉斯、V·哈维尔、C·米沃什、Z·赫伯特、M·赫鲁伯等诗人、作家的部分作品;
 
主编"二十世纪外国大诗人丛书"多卷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与刘东、杨炼联合主编)、"当代诗歌潮流回顾丛书"多卷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与谢冕先生联合主编)、《现代汉诗年鉴.1998》(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帕米尔当代诗歌典藏》(十卷本,作家出版社,2008)、《中国当代先锋诗二十年:谱系与典藏》(佛山期刊出版总社,2010,与张清华联合主编)、《新诗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副主编)、《诗季》(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副主编)、《通才读本.经典阅读.诗歌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等;
 
另编选有《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与王家新合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二十世纪外国抒情诗精华》(作家出版社,1990,与王家新合编)、《在黎明的铜镜中--朦胧诗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灯芯绒幸福的舞蹈--后朦胧诗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从死亡的方向看--长诗组诗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中国当代女性诗歌文库.翟永明卷》(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九十年代文学精览丛书.先锋诗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等十余种诗选。
 
1988年与芒克、杨炼联合发起成立"幸存者诗歌俱乐部"并创办民刊《幸存者》(只印行二期);1990年与芒克等创办民刊《现代汉诗》(前后印行10期凡16卷)。
 
==作品赏析==
镜 : 给我的孩子
 
镜子挂在墙上
 
我们悬在镜中
 
毛茸茸的笑声把镜面擦了又擦
 
--"这是爸爸"
 
一根百合的手指探进明亮的虚空
 
一根百合的手指来自明亮的虚空
 
--"这是爸爸"
 
水银的笑声在心底镀了又镀
 
我们隐入墙内
 
镜子飞向空中
 
==参考来源==
[[Category:作家]] [[Category:编辑]]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