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刘起釪

增加 74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刘起釪.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image.ssl.qhmsgso.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view?q=%E5%88%98%E8%B5%B7%E9%87%AA&src=tab_www&correct=%E5%88%98%E8%B5%B7%E9%87%AA&ancestor=list&cmsid=1b76a6719d38de3b752e68c1fd479415&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4#id=31c662ec8ca1ac889c75efffba14b3fc&prevsn=180&currsn=240&ps=288&pc=58 原图链接] [https://baikewww.sosohu.com/doca/7727243-8001338.html 128253440_488648 图片来源 网络搜狐]]]| 图像说明 =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 出生日期 = 1917年
| 出生地点 = 湖南安化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南京大学历史系
| 职业 = 教育科 工作者究员
| 知名作品 = 《尚书学史》《古史续辨》《尚书校释译论》《顾颉刚先生学述》
}}
<ref>[html 刘起釪 ],搜狐, 2014-06-27</ref> '''刘起釪'''(1917-2012),1917年生于[[湖南]]安化 ,2012年10月6日在[[南京]]逝世 享年95岁。 顾颉刚弟子。1947年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1976年3月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兼研究生院[[教授]] <ref>[https://book.douban.com/author/4609325/ 刘起釪 ],豆瓣网</ref> ,并任[[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续修《 [[ 四库全书 ]] 》学术顾问兼经部编委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13/07/71135856_835633652.shtml 研究│刘起釪:《尚书》浅谈 ],个人图书馆, 2019-05-14</ref>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华 [[ 孔子 ]] 学会顾问。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方向为上古史,专攻《尚书》,以深入研析古史各领域,兼治《左传》、《周礼》。1991年获 [[ 国务院 ]] 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ref>[http://baike.wangchao.net.cn/detail_%25E5%2588%2598%25E8%25B5%25B7%25E9%2587%25AA.html 刘起釪 ],王朝网, 2010-10-07</ref>。2012年10月6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ref>[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12-12/19/nw.D110000zhdsb_20121219_1-05.htm?div=-1 2012永远的怀念 ],光明网, 2012-12-19</ref>
==求学经历==
刘起釪,1917年生,湖南省 [[ 益阳市 ]] 安化县人。父亲早逝,刘起釪从小在祖父指导下读书,其祖父吟古先生 是近代湖南大儒王先谦(1842~1917)的弟子。刘起釪从小在爷爷的指导下读《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文辞类的古书,13岁读《左传》,15岁读《尚书》,每年点读一遍《左传》。刘起釪少壮时期对《文选》和桐城派下过很大功夫。刘先生17岁时,到省城长沙读高中。工作数年后,到安化县蓝田镇国立师范学院补习英文,在这期间,刘先生的文章受到国学大师钱基博的赏识。
1941年秋,刘起釪考取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历史系。当时南京已经沦入日本侵略者之手,南京大学也随国民党中央政府迁往重庆。那时物价飞涨,生活十分困苦。以刘先生的老师顾颉刚这样的名教授为例,他一顿本来要吃三碗面条才能饱,但只吃得起两碗(据台湾版《顾颉刚日记》)。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刘起釪刻苦学习,被顾先生称为"高才生"。刘起釪1942年记录的顾颉刚讲授春秋战国史的笔记,1985年以《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为名由巴蜀书社出版,传为佳话。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