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范瑞娟

增加 397 位元組, 5 年前
調整排版&分類
'''范瑞娟'''(1924年1月6日-2017年2月17日), 别名范竹山,是越劇「范派」始創人。
 
==簡介==
范瑞娟1924年1月6日出生,[[浙江]]新昌县黄泽镇(今属嵊州)人,越剧范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 <ref>{{cite news|title=越劇前輩范瑞娟仙逝|url=http://www.operapreview.com/index.php/%E7%B6%B2%E4%B8%8A%E9%9B%9C%E8%AA%8C/item/667-%E8%B6%8A%E5%8A%87%E5%89%8D%E8%BC%A9%E8%8C%83%E7%91%9E%E5%A8%9F%E4%BB%99%E9%80%9D{|accessdate=2019-03-14|website=戲曲品味}}</ref>
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1938年春节前,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
范瑞娟(1924年1月6日-2017年2月17日),女,别名范竹山,1924年1月6日出生,浙江新昌县黄泽镇(今属嵊州)人,越剧范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
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1938年春节前,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
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首次演出《梁祝哀史》,1953年10月,越剧彩色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获1949-1955优秀影片奖。
 
1951年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副团长兼任上海越剧工会主席,1951年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政协特邀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2017年2月17日11时18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范派创始人范瑞娟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3岁。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越剧院获悉,依照范瑞娟先生生前遗愿,将不设灵堂,不举办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会。而他的家属和学生弟子也遵从老人家的遗愿,低调处理后事,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文化藝術人物]]
11,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