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袁仲一

增加 2,40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袁仲一</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p2.ssl.qhimgqhimgs1.com/drsdr/220__400__/t01431333486d0570c9t0116e80bd15cb5bc52.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imagewww.sogerenjianli.com/i?q=%E8%A2%81%E4%BB%B2%E4%B8%80&src=tab_www Mingren/35/1d443ek0gd.html 来自 名人简历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ref>[html 袁仲一 ],搜狐, 2014-06-27</ref>
'''袁仲一''',男, [[ 汉族 ]] ,1932年11月生, [[ 江苏省 ]][[ 铜山县 ]] 人。 [[ 中共党员 ]] [[ 西北大学 ]] [[ 西安交通大学 ]][[ 教授 ]] [[ 秦始皇 ]][[ 兵马俑 ]][[ 博物馆 ]]原 馆长 <ref>[https://www.chinanews.com.cn/m/cul/2015/04-30/7246719.shtml “兵马俑之父”袁仲一:考古就是探索 ],中国新闻网, 2015-04-30</ref> 。现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 陕西 ]] 考古学会副会长,陕西省 [[ 司马迁 ]] 研究会会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会长和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98年10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被尊称为"秦俑之父" <ref>[http://www.yuansz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06 “秦俑之父”袁仲一 ],袁氏宗亲网, 2016-08-15</ref>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馆长
出生日期----1932年11月
==人物生平==
袁仲一出身贫寒家庭。1946年考入铜山县简易师范学习。1950年考入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徐州市小学任教。由于工作认真,曾被评为徐州市模范教师。1956年7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60年7月又考入该校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史学家吴泽和束世潋先生。196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开始他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比较感兴趣,也参加过挖掘唐墓,发表过几篇有关金文和唐墓方面的论文。此后,便转入了对秦兵马俑坑和秦始皇陵园的勘探、发掘研究工作。从1974年至今的29年间,他一直在这一领域孜孜以求,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上个世纪70年代由他主持参与对秦始皇陵进行勘探和试掘,发现了一号、二号、三号兵马俑坑,出土陶俑2000余件,各种青铜器4万余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世界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0年,他主持发掘铜车马坑,出土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是继兵马俑坑之后,又一引起世界轰动的重大考古发现。另外,在秦始皇陵的勘探调查工作中,也获得一系列重大的发现。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袁仲一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ref>[http://tc.wangchao.net.cn/baike/detail_1016218.html 袁仲一 ],王朝网, 2010-03-14</ref> 、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专家,并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到英、美、德、意、日、埃及等国和台湾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或讲学。1974年,因发掘兵马俑被尊称为"秦俑之父"。
==人物著作==
袁仲一: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各位好,我今天讲的题目就是"秦俑与秦文化"。秦始皇是庄襄王的儿子,生于公元前259年,他13岁的时候继承王位,22岁亲临朝政,到了39岁的时候, 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登上了皇帝宝座,在他50岁的时候,在路途中病死,同年9月葬在骊山,就是现在临潼东边的骊山脚下。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袁仲一</big>'''|-|<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dr/220__/t01431333486d0570c9.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image.so.com/i?q=%E8%A2%81%E4%BB%B2%E4%B8%80&src=tab_www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秦始皇陵从秦始皇继位就开始修建了,前后历时37年,直到他死,修建陵墓用工最多的时候达到70余万人,所以秦始皇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最大的帝王陵园,陪葬物品也特别丰富。大家都知道埃及的金字塔,那个比秦始皇陵高,金字塔原高是146.59米,现高是138米,这个比秦始皇陵高,秦始皇陵原高是115米,现高是76米,但是它的范围,占地的范围比金字塔要大,金字塔的底面积是5.29万平方米,秦始皇陵底面积是24.9775万平方米,面积来说,它比金字塔大很多部,因此秦始皇陵也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园。
一是雕塑艺术的宝库,这里面我想讲一下,在这个雕塑艺术的宝库里面,讲第一个问题,就是秦俑的艺术风格。秦俑的艺术风格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写实主义风格,是写实的艺术风格。就是和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陶马排列有序,整整齐齐及像一个庞大的地下军统,气势恢宏,令人震撼,正如一个雕塑艺术家说,多我走进一号兵马俑坑的时候,感到一种浑厚的气势,好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一浪高过一浪,后续无穷,这是雕塑艺术家发的感慨,一走进一号兵马俑坑扑面而来的,就是大的波涛一样,那么一种浑厚的气势,但中这种气势它不是外扬的,而是内敛、内聚的,是很浑厚的气势和巨大的力量,而所显示的一种艺术上的崇高感,唐代曾经把什么叫崇高的事物呢?有两个特征,一个特征就是力,力量大,或者是气势,再一个是量,量无比的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人的感官和想象所能承受的极限,会产生一种崇高感。所以很多人到了兵马俑坑以后,尤其到一号兵马俑坑一进去以后,不少人觉得不得了,心灵产生一种震撼,在艺术说来说,就是艺术上的一种崇高感,这是从整体布局方面看是这样的,从局部来看,一个一个来看它,它每一件俑都是经过精心的雕琢,力求模于真实,比如说秦俑的铠甲、服饰真的一样,尤其是铠甲,铠片的大小、叠加方向和真的完全相同,没有什么区别,原因是追求真实,这是秦俑写实主义作风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袁仲一</big>'''|-|<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5/d8d6b692222e475ba291114a84db8dd1.jpe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245291695_18289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中国有一个艺术家技曾经说秦俑雕塑群具有整体的宏伟、磅礴和强烈的抒情性,局部的严谨,和写实的记忆性,一方面从整体上面的宏伟,从局部来说呢,又追求真实,这个是秦俑写实的一个两级。从整体上来看,它好像是一个带有纪念意义的大型群落,从局部来看,它又带来一定的写生性和肖像的特点,它是写实主义的作品,但是秦俑这个写实呢?与西方的写实,西方写实主义的作品又有所不同,它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写意性,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秦俑的胡须,有的飞起来、翘起来、卷起来,这显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段,我们那个全腮大胡,两面有泥线,然后刻上胡须,这个完全追求的是一种形式,而不是追求毛根粗肉的效果,这个胡子怎么样从肉里面长出来的效果,它不是追求这个,而是追求写实,你比如说再如头发,头发的很多是用工具挂的一丝一丝的,但是好多像抹的稀泥,高低起伏,质感很强,这是写意,这个和西方写实主义的作品它是有着区别的,所以中国讲秦俑带有主观性和写意性的特征,所以这一点,也是我们在研究秦俑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这是写实主义作风。
下面我简单的说一说秦俑在军事艺术上的一些问题。秦俑是秦军军事知识的宝库,它要反映的军事知识是多方面的。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袁仲一</big>'''|-|<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90305/76ed787c289c460c91cb1a61356bdb80.jpe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m.sohu.com/a/299165181_556515 来自 搜狐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我随便举几个方面说这个问题,比如说秦朝的军队战场兵是一个什么样子的,骑兵是一个什么样子?步兵是什么样子?过去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具体的形象认识,而这个兵马俑呢,它像活生生的战士一样摆在那个地方,一看就知道了,过去有一些影视,由于对秦军资料的缺乏,所以描写秦军就说骑一个大马,双脚踏在马镫上在那里奔驰,但是秦朝没有马镫,你看兵马俑里面的马没有马镫。还有一个片子里秦兵骑在马上,马鞍是高跷鞍,看起来很威武,可是秦朝的时候没有高跷鞍,是低跷鞍,但是高跷鞍是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才发展起来的到隋唐的时候才基本上定型的,还有你看骑兵,穿的和步兵的衣服都是一样的,可是秦朝的骑兵穿的是铠甲和步兵不一样的,戴的帽子也不一样,他们有专门一套设备的,所以秦俑出来以后,有很多很多的军事上的东西活生生站在那里,给我们提供的知识是多方面的。
还有青铜剑埋在地下2000多年还没有生锈,拿起来还闪闪发光呢。一号兵马俑坑里面出了很多剑,很多年都没有生锈,它表面有一种黑色的光泽,为什么不生锈?埋在地下2000多年为什么不生锈呢?有些专家也做了各种各样的测试,测试到现在也没有得出一个大家信服的结论,过去有一种说法,说表面进行了铬盐氧化处理,这种技术是近几十年来欧美资本国家才掌握的,德国是1937年发明这个的。所以我们也做了一些实验,古代的这个方法是怎么搞的,当时是这么实验的,老陈醋,铬矿石等等放在一块儿加热,加热到400度的时候发生了一种化学变化,继续加热到800度的时候液化,拿出来涂上去,他们做的这个实验我也看了,这个可以防腐抗锈,但是古人是不是这样搞的,失传了,不知道了,当然也有一些专家提出来另外一些观点,表面一层发黑色亮光的铬,可能有一些成分,埋在地下久了,慢慢渗透到青铜表面上去了,反正这是一个谜。所以秦俑在科学技术上有很多前端、很多谜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秦俑有着丰富厚重的史书,所包含的文化知识是多方面的。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袁仲一</big>'''|-|<center><img src=https://p5.ssl.qhimgs1.com/sdr/400__/t014506fa7c3f4e1f2f.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image.so.com/i?q=%E8%A2%81%E4%BB%B2%E4%B8%80&src=tab_www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兵马俑的发现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我们拥有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尤其到国外的时候,兵马俑到国外展出的时候,华人华侨热烈的程度,那种高兴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到英国进行展出,在开幕式那一天,好多华侨把自己最拿手的菜,一家拿两三样,在开幕式那一天招待所有的宾客,有一个桂林酒家,第10万观众,那一个人到他家酒楼上招待一餐皇帝宴。到第20万观众的时候,提供他费用,到中国来旅游一次,看一下兵马俑,看一下桂林的山水,他那个高兴劲,他说了一句话,是亲自给我说的,他说兵马俑来了以后大家的腰杆硬了,这句话非常普通,但含义深刻,感到骄傲,感到自豪,2000多年以前,我们有那么灿烂的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关于秦始皇陵的发掘问题,有很多人主张发掘,我们国家说帝王陵一般不主张挖,主要牵扯到文物保护问题,秦始皇陵我也是不主张挖的,主要有两条原因,秦始皇陵的地宫上面有封土堆,这个堆很高的,是成九层台阶状的,象征着古代的高层建筑,跟现在盖楼房一样,挖的时候秦汉的墓葬和隋唐的墓葬不一样的,隋唐的墓葬找到一个门随着门就进去了,秦陵墓葬是一层一层夯起来的,挖的时候只能从上到下一层一层挖,如果这样挖一下子就会把土疙瘩挖光了,这个本身就是2000多年的一个重要文物,如果挖光了,这是一个严重的破坏,有人说不这样挖行不行,我跟切西瓜一下,切一个十字形的一小块,这也是值得考虑的。再一个是下面东西的保护问题,出来的东西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不但我们国家,在世界上来说谁也不敢打这个保票,出的东西我一定能保住,所以与其挖出东西破坏,还不如在下面保存好,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在不发掘的情况下我能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这是最好的方法。谈到埃及的金字塔,探测一下里面是什么东西,我们看过有过这个,秦始皇陵是不是也这样,也可以的,曾经做过一些实验和测试,用电磁波的方法,发个电磁波进去,电磁波碰到东西再反射过来,根据波测的长短把图绘出来,这个曾经搞过一次,绘过一张图,这个图我也见了,但是由于对比的资料太少,比如说电磁波碰到瓷器的东西,反过来是多长的波段,碰到铁器铜器的东西反过来是多长的波段,碰到夯土反过来是多长的波段,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大量对比资料,所以这个如何解释还是一个问题。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袁仲一</big>'''|-|<center><img src=https://n.sinaimg.cn/sinacn20190708s/198/w400h598/20190708/ffea-hzmafvn3139837.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news.sina.com.cn/o/2019-07-08/doc-ihytcerm2021482.s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挖为好,我们国家也是不主张对帝王陵进行发掘。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考古学家]] [[Category:历史学家]]
28,6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