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禁书目录

增加 2,954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禁书目录'''(拉丁语: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是一份禁书目录,收录了曾被禁书目录委员会(罗马教廷的前部会)判定…”
'''禁书目录'''(拉丁语: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是一份禁书目录,收录了曾被禁书目录委员会([[罗马]]教廷的前部会)判定为异端或内容有害于[[天主教]]徒的[[信仰]]和道德的[[书籍]]。凡在《禁书目录》之列的书籍或著作,都严禁印刷、阅读、进口和出售。《禁书目录》于1559年首度发表,共32修订版,1966年6月14日被教宗保禄六世废止。

基督七大圣事俗称教七礼或七圣礼,是7种被赋予特殊神圣意涵的仪式<ref>[https://www.sohu.com/a/272108314_743106 外赛 | 基督教礼仪],搜狐,2018-10-30</ref>,是基督教会一切宗教活动的基础。天主教、东正教等传统基督教派认为圣事仅此7项,《天主教法典》将其定名为:洗礼圣事、坚振圣事、圣体圣事、忏悔圣事、病人傅油圣事、圣秩圣事、婚姻圣事<ref>[https://www.sohu.com/a/346375908_120237207 就连婚姻也要在信仰的约束下进行?来了解基督教七圣礼],搜狐,2019-10-11</ref>,每项圣事还有若干别名。大部分新教宗派则只承认其中的洗礼以及圣体。

==简介==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和《圣经》译本的出现,教会权威开始受到挑战。1474年开始,教会授权科隆大学检查和取缔[[问题]][[书籍]],开展了具现代意义的审查制度与禁书。在16世纪初,因德意志[[宗教]]改革乃至于全欧洲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发展,进一步出现了大量基督新教和人文主义的书籍。1517年,罗马设立禁书审定院(Congregation of the Index)审查所有教会刊物。1542年,罗马教廷恢复异端裁判所。1543年,教廷宣布不得印刷或出售任何未经教会许可的书籍。1559年,第一版《禁书目录》在教宗保禄四世亲自监督下编定及颁布。其后的教宗额我略十三世亦对《禁书目录》加以核订。

自此之后,不少印刷商因印刷出版基督新教书籍而被宗教裁判所所迫害或判处火刑。书籍检查制度在欧洲的不同国家的实施程度,主要随在位君主对罗马教廷的忠诚程度而变。1695年前,书籍以在出版前审查为主;1695年后,改为在出版后审查。《禁书目录》起初是禁内容,后来是禁作者。若作者被定为异端分子,则其所有著作都会被列入禁书。每次颁布《禁书目录》,就意味着要销毁一批[[书籍]]。《禁书目录》定期更新。自1559年第1版至1948年最后1版,共发布32版。超过四千多[[书籍]]因异端邪说、不道德或政治错误等原因被禁,遭全禁的作者有数十人。

除[[宗教]][[目的]]外,[[法国]]和[[德国]]在1926年左右都曾发生与《禁书目录》有关的政治活动。直到1966年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后,教宗保禄六世正式废止《禁书目录》。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251,8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