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希拉里

增加 22,84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希拉里1.jpg|缩略图|希拉里]]{{Infobox person| name = 希拉莉·克林顿| original_name = {{lang|en|Hillary Clinton}}| image         =| caption = | order1 = 67| office1 = 美国国务卿| term_start1 = 2009年1月21日| term_end1 = 2013年2月1日| president1 = [[巴拉克·欧巴马]]| deputy1 = [[詹姆斯·斯坦伯格]]<br>[[威廉·约瑟夫·伯恩斯]]| preceded1 = [[康多莉扎·赖斯]]| succeeded1 = [[约翰·凯瑞]]| jr/sr2 = 联邦参议员| state2 = [[纽约州]]| term_start2 = 2001年1月3日| term_end2 = 2009年1月21日| preceded2 = [[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 succeeded2 = [[陆天娜|科尔斯顿·吉-{里}-布兰德]]| office3 = [[美国第一夫人]]| term_start3 = 1993年1月20日| term_end3 = 2001年1月20日| president3 = [[比尔·柯林顿]]| preceded3 = [[芭芭拉·布希]]| succeeded3 = [[萝拉·威尔士·布希|萝拉·布希]]| office4 = [[阿肯色州第一夫人]]| term_start4 = 1983年1月11日| term_end4 = 1992年12月12日| governor4 = [[比尔·柯林顿]]| preceded4 = Gay Daniels White| succeeded4 = 贝蒂·塔克| term_start5 = 1979年1月9日| term_end5 = 1981年1月19日| governor5 = [[比尔·柯林顿]]| preceded5 = 芭芭拉·普赖尔| succeeded5 = Gay Daniels White| birth_date = {{birth date and age|1947|10|26}}| birth_place = {{USA}}[[伊利诺州]][[芝加哥]]边水医院| death_date =| death_place =| sex = 女| birth_name = 希拉里·黛安·罗登姆<br />Hillary Diane Rodham| nationality = {{USA}}| party = {{DP}}(1968年-)| otherparty = {{GOP}}(至1968年)| parents = {{le|休伊·E·罗德姆|Hugh E. Rodham}}<br />[[多萝西·豪厄尔·罗德姆|多萝西·豪厄尔]] | relatives = {{le|休伊·罗德姆|Hugh Rodham|休伊}}(弟)<br />{{le|托尼·罗德姆|Tony Rodham|托尼}}(弟)| spouse = {{marriage|[[比尔·柯林顿]]|October 11, 1975}}| relations =| children = [[切尔西·克林顿]]| residence = [[纽约州]][[Chappaqua, New York|查巴克]]| alma_mater = [[威尔斯利学院]]<br />[[耶鲁大学]][[耶鲁法学院|法学院]]| occupation =| profession = [[律师]]<br />[[美国参议院|参议员]]| net worth = $34.9百万[[美元]]<ref>{{cite web| url=http://money.cnn.com/galleries/2007/moneymag/0712/gallery.candidates.moneymag/index.html|title=Millionaires-in-Chief - Clinton's money (1) - Money Magazine|accessdate=2008-07-22}}</ref> | signature = HRCsignature2.svg| website = [http://www.hillaryclinton.com/ 个人网站]| footnotes =}}{{中文译名| english = Hillary Clinton| putonghua = 希拉里·克林顿| taiwan = 希拉蕊·柯林顿| hongkong = 希拉莉·克林顿}}'''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lang-en|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 ,1947年10 }},{{bd|1947年|10 月26日-), |catIdx=Clinton, Hillary Rodham}})是[[ 美国 ]][[ 律师 ]]和[[民主党 (美国)| 民主党 ]] 政治 人物 第67 生于[[伊利诺州]][[芝加哥]]。曾 [[ 美国国务卿 ]]、[[ 纽约州 ]] 联邦 [[美国参议院| 参议员 ]]、美国[[第一夫人]]、[[阿肯色州]]第一夫人 丈夫是[[ 美国 总统|美国第42任总统]][[比尔·克林顿]]。[[File:希拉里2.jpg|缩略图|左|希拉里的少年时代。]]==人物事迹==2000年,希拉里在[[纽约州联邦]]参议员选举中胜出,成为该州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邦参议员,更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公职的第一夫人,并在6年任期满后以大幅度的领先优势获得连任。希拉里·克林顿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当 第一夫人 期间曾主持一系列改革
2000 2008 年, 希拉里在纽约州联邦 首度 议员 与[[2008年美国总统 选举 中胜出 #民主党|民主党总统初选]] 成为该 虽然在民选得票领先[[伊利诺伊 历史上第一位女性 ]] 联邦参议员 [[贝拉克·奥巴马]] 更成 但最终在党代表票数败给奥巴马。在奥巴马当选总统后被任命 美国 史上第 拥有公职的 女性国务卿{{NoteTag| 第一 任女国务卿为其 [[比尔·克林顿|克林顿]]所任用的[[马德琳·奥尔布赖特]] 并在6年 第二任为[[乔治·沃克·布什|小布希]] 期满后以大幅度 领先优势获得连任 [[康多莉扎·赖斯]]。}}<ref>{{cite news |language = zh-hant |author= |url= http://www.storm.mg/article/46192|title=希拉蕊宣布参选 挑战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 |work= |publisher=[[风传媒]] |pages= |date=2015-02-06 |accessdate=2015-02-06}}</ref><ref>{{Cite news |url=http://www.nytimes.com/2015/04/13/us/politics/hillary-clinton-2016-presidential-campaign.html?_r=0 |title=Hillary Clinton Announces 2016 Presidential Bid |publisher=纽约时报|date=2015-04-12}}</ref> [[File:希拉里3.jpg|缩略图| 希拉里 · 与丈夫 克林顿 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当第一夫人期间曾主持一系列改革 ]]
希拉里于2008 2016 美国 ,再次参与民主党 总统 举中 并胜出 首度参与 成为 美国 史上首位女性 要政 党总统 虽然希拉里 同年年底[[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总统选举]]中 领先 共和党 对手 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贝拉克 [[唐纳 · 奥巴马27 川普]]近287 张民 票,但 最终在超级代表制度 川普掌握过半[[美国选举人团|选举人票]]而使她败选<ref>{{cite web|url=http://udn.com/news/story/5/2096554 |title= 票数 败给对手。虽然她并非首位参与联邦 多却落选 民主党再一次饮恨 |publisher=Udn.com |date=2016-11-09 |accessdate=2017-05-23}}</ref><ref>{{cite web |url=http://udn.com/news/story/5/2092143 |title=美 总统大选 的女候 赢普 人,但却被普遍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的确很 票仍输掉白宫宝座 可能当 前例 |publisher=Udn.com |date=2016-11-08 |accessdate=2017-05-23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002220208/http://udn.com/news/story/5/2092143 |archivedate=2017-10-02 }}</ref><ref>{{cite web|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1/9/n8475208.htm |title=希拉里落 的。最后奥巴马成功当选后,提名她出任国务卿,并最终成为 无缘「 美国 历史上的第3 位女 国务卿,成为2011年和2013年美国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 总统」 |publisher=Epochtimes.com |date=2016-11-09 |accessdate=2017-05-23}}</ref><ref>{{cite web|url=http://news.ebc.net.tw/news.php?nid=41608 |title=希拉蕊无缘入主白宫支持者难过落泪 |publisher=News.ebc.net.tw |date=2016-11-09 |accessdate=2017-05-23}}</ref>
=== 在2016 美国总统选举中,希拉里卷土重来,并于美国民主党总统初选中胜出。2016年7月28日,希拉里正式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成为美国大选历史上首位获得主要政党提名的女性。 在同年年底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虽然她领先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近三百万张民选得票,但最终在选举人团制度票数败给对手,与"美国首位女总统"失之交臂。希拉里是美国历史上第五位赢得普选但输掉选举的总统候选人,也是迄今普选胜算最大的败选总统候选人。生活 ===
==竞选参议员==希拉里在1947年10月26日于[[芝加哥]]边水医疗中心出生,她生于[[伊利诺伊州]]富商家庭,父亲是[[共和党 (美国)|共和党]]人休伊·E·洛咸,母亲是桃乐丝·豪厄尔·洛咸。希拉里·罗德姆父亲有威尔士和英格兰血统,母亲有威尔斯、苏格兰和法裔加拿大血统。她从小就对各种领导职位表现出极大兴趣,是学校和社团中的活跃分子。
1999年9月, 希拉里 决定参 ·洛咸在早年曾是[[共和党 (美国)|共和党]]的支持者。在1960年代,曾在[[1964年美国总统 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举]]中为共和党出力,曾支持当年被认为是极端保守派的[[贝利·高华德]] 高华德 纽约北部 当年 总统选举大败,期间的经验喜忧参半,但到[[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她因为不满[[理 帕阔市买了一所房子 ·尼克森]] 成为 加上反对[[越战]]及对[[非裔 美国 历史上第一位也是仅有 人民权运动]] 一位参与 支持,当年提名尼克森 竞选 公职 总统 第一夫人 共和党党代表大会举行后,她转而支持[[民主党 (美国)|民主党]]
1969年大学毕业时, 希拉里 开始了她的竞选活动,由比尔 · 白思豪担任竞选团队主席,她走访了该州的62 罗德姆成为第一 县。希拉里 纽约州传统 [[卫斯理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共和党地区投入了大量时间。希拉里宣誓要改善这些地区的经济形势 学生 承诺在 富有争议 任期内为该州提供20万个就业机会。她 演讲也引起全国 计划包括税收抵免,以奖励创造就业机会,鼓励企业投资,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她呼吁对大学学费和长期护理进行个人减税 注意
2000年11月7日 1973年 ,希拉里 以55%比43%的得票率战胜了对手共和党众议员里克 · 拉齐奥 罗德姆从[[耶鲁大学]][[耶鲁法学院|法学院]]毕业开始律师生涯。随后 赢得了竞选 她搬迁到[[阿肯色州]]并加入[[美国国会|国会]][[水门事件]]弹劾调查小组 ==选后活动==
2008年6月3日,最后两场初选完成投票,奥巴马最终获得足够的票数赢得提名,而希拉里以200多张选票之差惨遭失败。但事实上希拉里在民选得票上超过奥巴马27万票,却因民主党特殊的党代表票比例分配制度,导致希拉里的党代表票落后。===为政措施===教育改革
原本预期希拉里可以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时才宣布结束竞选,但为免在党代表大会举行时才宣布退选造成党内不和,希拉里提前结束竞选,号召自己的支持者支持奥巴马,帮助他成为美国新的总统。 在告别演说中,她说,美国政治那最高、最硬的玻璃天花板,已经有了1800万道裂痕--她在这年民主党预选中,获得约1800万张选票。 她是第一位在美国主要政党总统选举初选中赢得多数民众选票的女性。 ==为政措施==教育改革1983年, [[ 阿肯色州 ]] 第一夫人希拉里领导阿肯色州的教育改革,内容包括:增加教育经费;进行强制性的教师水平测试;把学校班级人数限制在20-25人之间;提高毕业要求;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顾问等。1894年,她提出阿肯色州第一个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规划。经过她的努力,阿肯色州的教育有了真正的、持久的变化。
1993年~2001年,第一夫人希拉里参与或者推动《有教无类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1997年收养与安全家庭法案》、《1999年寄养照顾独立法案》、《2000年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等一系列关于儿童收养改革的法案。
医改改革
 1997年,第一夫人希拉里促进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并鼓励全国老年妇女进行乳腺Ⅹ线摄影,由联邦医疗保险提供覆盖范围。 她还致力于调查一种影响 [[ 海湾战争 ]] 退伍军人的疾病的报告,该疾病后来被称为海湾战争综合症。 《儿童医保法案》成为《奥巴马医改计划》的一部分后,至今为美国多达800万儿童提供医疗保险保障。
中东风暴
2002年10月,参议员希拉里投票支持发动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开始后,希拉里前往伊拉克和阿富汗访问当地驻扎美军。希拉里注意到战争的部署正在消耗常规和后备力量,她提出了一项法案,以增加8万士兵扩大美国正规军的规模,来缓解紧张局势。 希拉里支持保留和改善对驻扎伊拉克的美国后备军人的健康福利,并且游说反对关闭几个军事基地。
2002年10月,参议员希拉里投票支持发动[[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开始后,希拉里前往伊拉克和[[阿富汗]]访问当地驻扎美军。希拉里注意到战争的部署正在消耗常规和后备力量,她提出了一项法案,以增加8万士兵扩大美国正规军的规模,来缓解紧张局势。 希拉里支持保留和改善对驻扎伊拉克的美国后备军人的健康福利,并且游说反对关闭几个军事基地。 在2009年期间关于阿富汗战争的内部讨论中,希拉里站在军方提出的"阿富汗增兵"的建议上,推荐增派4万军队,并没有设定撤军截止日期;她压倒了副总统拜登的反对,但最终支持 [[ 奥巴马 ]] 的妥协计划,增派3万名士兵,并为全面撤军设定时间表  2010年1月4日,国务卿希拉里宣布美国将对[[伊朗]]实施外交孤立和国际制裁,最终成功促成2015年《关于伊朗核计划的全面协议》的行动。 2011年,在总统内部顾问团就是否发起猎杀[[本·拉登]]的内部讨论中,国务卿希拉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她坚决要求总统奥巴马实施猎杀拉登计划。 在关于2011年伊拉克问题的内部讨论中,希拉里主张在伊拉克保留1至2万的剩余兵力,但最终在伊拉克审议《美国驻军地位协议》谈判失败后全面撤兵。 在[[利比亚]]战争中,希拉里诱使[[卡扎菲]]亲信逼宫造反,利用美国的盟友推翻卡扎菲政权, 并敦促尽快活捉或者干掉卡扎菲。 [[叙利亚内战]]期间,希拉里和奥巴马政府向反[[阿萨德]]政府武装和在叙利亚工作的人道主义团体提供非致命性武器援助。 在2012年中期,希拉里与时任中情局局长戴维·彼得雷乌斯将军制定了一项计划,进一步加强反对派的武器和训练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但这一提议遭到了白宫的否决,白宫官员不愿卷入冲突,并担心隐藏在反政府武装中的极端分子可能会把武器转向其他目标。 === 婚姻与职业 === 1974年,她参与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就[[水门事件]]弹劾尼克森总统的调查,从而开始她的从政生涯。期间她借此机会发展[[人际关係|人脉]],结识了很多[[名流]][[政治人物|政要]],为实现自己日后的远大目标奠定了基础。 1975年,希拉里·罗德姆与[[比尔·克林顿]]结婚,育有一女[[切尔西·克林顿|切尔西·克林顿]](1980年出生)。结婚初时,希拉里拒绝[[夫姓|改从丈夫姓氏]],仍坚持自称“希拉里·罗德姆”。在普遍保守的[[阿肯色州]],此举明显过于激进,被认为是缺乏传统家庭观念的表现,也对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尔·克林顿在1980年败选后,经过权衡利弊,为免影响丈夫和自己的政治前途,希拉里最终让步,从此真正成为了“希拉里·克林顿”。 在1979年至1981年和1983年至1992年担任阿肯色州第一夫人12年期间,希拉里活跃于关注儿童福利的组织中,并担任了[[沃尔玛]]及其它一些公司的董事。期间,她亦投入州的教育工作。 1979年,她成为[[罗斯律师事务所]]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合伙人。希拉里在1988年和1991年被评为“全美100位最具影响力律师”。 === 美国第一夫人 === 作为[[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在[[白宫]]政策事务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普遍认为她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实权的第一夫人。在八年第一夫人期间,她是第一个在白宫内拥有自己办公室的第一夫人,在克林顿任内赋予职权范围内,执行不少改善教育和医疗的政策和措施。 1994年,她力主推行的[[健康保险]]计划,却未能获得民主党控制的国会通过,健保计划失败使共和党成功以此作为议题,从而夺回失去四十年的国会控制权。此一役后使她此后转趋低调,而她转而参与更多国际上的事务,减少在国内政策的扮演角色。但1997年,她还是协助通过了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保险计划和领养与安全家庭法案。 1995年9月5日,她在中国[[北京]]代表美国参加[[联合国]]{{link-en|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 1995|第四届妇女大会}},期间她提倡女权的演讲内容至今仍备受推崇,特别是演讲结束时所讲「人权就是妇女的权利,妇女的权利就是人权」。国内保守派指责她在北京推进「激进的女权主义议程」。天主教团体称这个由世界各地1500名代表参加的大会「反家庭」。<ref>[http://cn.nytimes.com/usa/20150908/c08first-draft-clintons/zh-hant/ 20年后,希拉里唤醒北京女权演讲的记忆] [[纽约时报]] 2015-09-08</ref> 1996年,希拉里因在[[白水事件]]而在联邦[[大陪审团]]前作证,成为迄今唯一被传唤的第一夫人。 1998年,[[莱文斯基丑闻|莱温斯基事件]]轰动全球后,希拉里与克林顿的婚姻状态一度成为全球焦点。许多支持者敦促希拉里同克林顿离婚,但她最后选择忍让妥协,支持并原谅克林顿,并反对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对[[克林顿弹劾案]]。她的决定捍卫了她自己和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但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她一向积极提倡的[[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理想。当时有报导指希拉里在担任纽约州参议员时因为丈夫[[比尔·克林顿]]风流作风依旧而打算离婚,甚至连离婚文件都已准备好,但因政治原因而最后不了了之。<ref>[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414/4/bo99.html 希拉里为保仕途誓不离婚 与夫有染名媛女星名单曝光]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419162401/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414/4/bo99.html |date=2009-04-19 }}</ref> === 参议员生涯 === 2000年,希拉里搬迁到[[纽约]]并当选[[美国参议院]]议员,成为第一位获得公职的第一夫人和[[纽约州]]第一位女性参议员。她的竞选策略和丈夫克林顿相似,即以满足选民的实际物质利益为主要手段,同时更加偏重于健康、儿童、社区等妇女关心的话题。就任参议员以来,希拉里一面维持[[自由派]]选民的支持,一面在争夺[[中间选民]]上面颇下苦功,包括投票支持[[伊拉克战争]]。随着伊拉克战争局面的持续恶化,希拉里在2007年表态参选总统后又转变态度,开始反对布什政府的内政外交,希拉里投票支持伊拉克战争的决定,为她后来的总统竞选给对手留下了把柄。 在2006年11月7日进行的[[2006年美国期中选举|美国中期选举]]中,希拉里以绝对优势连任纽约州参议员,得票中以女性选民居多。 ===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 作为[[美国政治]]中的重要人物,希拉里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的愿望是比较明显的,舆论普遍认为她已为竞选总统私下筹备多年。2007年1月20日希拉里在她的个人网站宣布,她正组建竞选总统研究委员会,明确表示加入2008年总统职位的角逐。 在初选开始之前,她的情况是诸多民主党参选人中最为乐观的,在[[民意调查]]和获得资金两方面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在2007年8月,由于[[徐咏芫]]政治献金丑闻,她的声誉蒙上一层阴影。9月,她的竞选团队退还了所有徐咏芫拉来的赞助,基本平息了风波
2010年1月4日 2008年民主党党内初选 希拉里一开始在全 务卿 [[民意调查]]中大幅领先其他候选人,且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超级党代表]]支持,政治评论员都预料 希拉里 宣布 将代表民主党参加总统大选,但是政治的不可预测性在本次初选中表露无遗。民主党政坛新秀[[非裔 美国 将对伊朗实施外交孤立 人]][[贝拉克·奥巴马]]参议员异军突起,与希拉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奥巴马在[[艾奥瓦州]]的全国第一个初选党团投票中胜出,震撼选情。其后,奥巴马 国际制裁 希拉里在长达六个月的初选中互有斩获,各居胜场,难解难分。6月3日,最后两场初选完成投票 奥巴马 最终 成功促成2015年《关于伊朗核计划 获得足够的党代表票赢得提名,但事实上希拉里在初选中总共获得了约1800万张普选票,在普选票上超过奥巴马17万票,却因民主党特殊的党代表票比例分配制度,民主党 全面协议》 党代表票设有超级党代表,导致希拉里 行动 党代表票落后
2011年,在总统内部顾问团就是否发起猎杀本·拉登的内部讨论中,国务卿 希拉里 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不少大州如纽约州和加州都胜出 她坚决要求总统 但因部分超级党代表在初选结果后转而支持 奥巴马 实施猎杀拉登计划。 关于2011年伊拉克问题 与奥巴马互有胜负 内部讨论中 情况下 奥巴马的党代表票总体上仍较 希拉里 主张在伊 多。希 克保留1至2万的剩余兵力 里在6月3日对奥巴马表示祝贺 ,但 最终在伊拉克审议《美国驻军地位协议》谈判 直到7日初选结束后,才正式承认竞选 失败 后全面撤兵 原本预期希拉里可以在党代表大会举行时才宣布结束竞选,但为免 利比亚战争中 党代表大会举行时才宣布退选造成党内不和 ,希拉里 诱使卡扎菲亲信逼宫造反 提前结束竞选 利用美国的盟友推翻卡扎菲政权, 并敦促尽快活捉或者干掉卡扎菲 转而支持奥巴马
{| class="table"|-! 叙利亚内战期间,希 候选人 !! 承诺代表人票 !! 总代表人票<br>(包含[[超级代表]]票) |-| [[巴 里和奥 克·欧 巴马 政府向反阿萨德政府武装和在叙利亚工作的人道主义团体提供非致命性武器援助。 在2012年中期, ]] || 1,765 || 2,156|-| [[ 希拉 里与时任中情局局长戴维 · 彼得雷乌斯将军制定了一项计划,进一步加强反对派的武器和训练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但这一提议遭到了白宫的否决,白宫官员不愿卷入冲突,并担心隐藏在反政府武装中的极端分子可能会把武器转向其他目标。柯林顿]] || 1,637 || 1,922|-| [[约翰·爱德华兹]] || 4 || 6|}
== 重返亚洲==2009年7月,希拉里在泰国首都曼谷高调宣布" 美国 回来了"。从此至今,美 "重返亚洲"就成为最普遍的国际政治语言。务卿 ===
2011年11月, 希拉 里实现了对缅甸 蕊于2009至2013年在欧巴马第一任政府 访问,这是50年来美国 内阁担任 国务卿 首次到访缅甸 期间她响应阿拉伯之春并主张 缅关系就此出现了戏剧性 国军队介入利比亚,对伊朗採取制裁,要求缩减核武,同时亦支持与伊朗达成核争议。其任内也有不少争议,例如[[2012年班加西攻击事件|班加西攻击事件]]以及在卸任后被指使用个人电子邮件帐户处理公务 变化 「[[希拉蕊·柯林顿电子邮件争议|电邮门事件]]」 撬动了东南亚地区中美 该事件最终 影响 力的微妙变化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
2012年7月 2008年12月1日 美国总统当选人奥巴马提名 希拉里 最长的一次外交 访中 任第67任[[美国国务卿]] 实现了其 并于2009年1月21日获参议院通过 内第三次访问越南 命后 同时她 正式就职<ref>[http://www.takungpao.com/news/09/04/13/_IN-1064890.htm 希拉里爲 债「出租」克林顿 大公网 2009年4月13日]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815082636/http://www.takungpao.com/news/09/04/13/_IN-1064890.htm |date=2009年08月15日 }}</ref>。就职期间,希拉里出 访 问了蒙古、老挝这两 了112 此前从未去 国家,有超过400天是在飞机上度 ,是美国史上出访次数最多 的国 务卿,但在2013~2017年的[[约翰·克里]]任内,虽然其出访次数少于希拉里,但飞机上度过的时间超越希拉里
2009年6月1日,[[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在外访拉丁美洲期间,与 希拉 里的这一系列" 蕊短暂交谈<ref>{{cite web|author=TVBS |url=http://news.tvbs.com.tw/politics/132488 |title=久睦专案/出访大突 冰之旅"被视为美国"重返亚洲"的重要战略步骤 !马和希拉蕊交谈24秒 |publisher=News.tvbs.com.tw |date= |accessdate=2017-05-23}}</ref>
==妇女权益==2009年7月 2012年9月11日 希拉里宣布国务院启动《四 [[2012 度外交与发展审议报告》机制,它将社会性别纳入 班加西攻击事件| 美国 外交与发展工作 驻班加西领事馆遇袭案]] 保护和赋权妇女女童是 造成四名 美国 外交政策和安全的关键; 人死亡(包括驻利比亚大使),希拉里 可持续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全球健康、气候变化、民主和治理、人道援助 事件 投资妇女 的角色备受质疑,一直受到共 女童;确保将妇女融入预防冲突 努力 批评
2010年4月28 2012年12月底,希拉里因之前在家中晕倒导致轻微[[脑震荡]],并于30 因出现[[血栓]]而入院治疗。而早在2011年3月 ,希拉里 建立 就曾表示自己不会再担任下一届 国务卿 妇女和女童国际基金会 全球妇女事务办公室为41个国家的基层非政府组织 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12月21日 供小额赠款,并与有关基金会和集团结成合作伙伴,以支持提升全球各地妇女和女童地位的创新努力 名参议员[[约翰·克里]]继任
2010年9月 ===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 ==={{main|2016年希拉蕊·柯林顿竞选美国总统}}据英国媒体报道 前美国 国务卿希拉里 的最新自传《艰难的抉择》(Hard Choice),希拉里已经为宣传新书进行了系列造势活 成立"全球清洁炉灶联盟" ,颇有为大选积攒人气之意 目前在民主党不少重量级政治人物的支持下, 希拉里 在她任期内倡导的一项事业是在发展 正计划参与[[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2016年总统选举]]<ref>{{Cite news |url=http://www.huanzhongnet.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1&id=6127 |title=希拉里老保镖称其为人刻薄 待特工如佣人 |work=环 网}}</ref>。据环球网援引美国全 家推 广 清洁炉灶 播公司(NBC)2014年6月4日报道 以促进更清洁和环保 希拉里当下正为其回忆录《艰难 食品制备 抉择》宣传造势。在接受《人物》杂志专访中,这位美国前国务卿表示其已「做出决定」 并减少传 参加2016年美国总 炉灶所产生 选举。而媒体分析称,希拉里採取积极 烟雾 媒体策略,也似乎意在淡化 妇女 其过去 危害 争议,从而专心准备大选
2011年11月30 2015年4月12 日, 希拉里在Twitter发影片,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 美国 总统选举]]<ref>{{Cite news |url=http://news.wenweipo.com/2014/06/05/IN1406050026.htm |title=希拉里首表态 将参加2016美 际开发署(USAID)、澳大利亚国际开发署(AueAID)、世界上最 选 |work=文汇网}}</ref>。她将会第二次争取民主党 总统提名。2016年6月9日取得多数党代表票,击败[[伯尼·桑德斯]],正式获得民主党提名资格,代表民主党参选总统,对决共和党提名人[[唐纳·川普]]。9月11日,[[9·11事件]]纪念活 通讯业集团GSMA以及Visa信用卡公司联合开展的一个合作项目 美国国务卿 希拉里 和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陆 ·克林顿身体状态不佳。[[希拉里· 文(Kevin Rudd)共同宣布了这项为期三年 林顿健康问题|她的健康问题]]再度引起关注。2016年11月8日她取得的普选票较多、但取得 计划 选举人票较少 旨在提高发展中 因此败于唐纳·川普,无缘成为美 家妇 首位 的手机拥有率 性总统
2012年3月, {| class="table"|-! 候选人 !! 承诺代表人票 !! 总代表人票<br>(包含[[超级代表]]票) |-| [[ 希拉 里在美国国务院发布了第一份有关性别的政策文件《美国国务院促进性别平等以实现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目标政政策指南》。《指南》强调,"在奥巴马总统和克 蕊·柯 林顿 国务卿的领导下,美国对全世界妇女女童的地位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并提出"计划与预算发展',"规划、检测和评估",以及"管理和培训"三个方面的关键机制。同时,提高全球妇女和女孩的地位正式成为美国外交官述职的必需内容,美国将动用"任何可行的手段"来支持这个重要事业。]] || 2,219 || 2,762|-| [[伯尼·桑德斯]] || 1,832 || 1,880|}
2012年9月24日, {| class="table"|-! 候选人 !! 普选票 !! 选举人票|-| [[唐纳·川普]] || 62,985,106 || 306|-| [[ 希拉 里代表美国和欧盟12个创始国家一起发布《平等未来伙伴关系》。每个创始国家都承诺在政策、法律和监管改革中拓宽妇女的经济机会,增加妇女在地方、州和国家层面的政治和公民参与。其中,多边利益枚关方包括联合国妇女署、世界银行和重要的企业、非政府机构等。蕊·柯林顿]] || 65,853,625 || 232|}
==LGBT权益邮件门 ==2004和2006 === 健康指责 ===2016年2月27日,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初选中拍摄的一张照片显示希拉里在台阶上滑倒,在她身边几个人的帮助下上了台阶。这张照片在2016年8月在[[美国]]热传,引发选民就希拉里健康问题的质疑。而美国2016 总统选举的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也多次借健康问题攻击希拉里,2016年8月6日特朗普在回应[[电邮门]]事件时 特朗普指责 希拉里 投票反对 称:她脑子里短路了。她有问题。而美 同性婚姻修 比较显示希拉里曾在2012年因[[脑震荡]]造成血栓,腿部则患有深静脉血栓和甲状腺机能减退,但其医生则表示血栓已在2015年痊愈,心血管和胆固醇等指标也都 常<ref>{{ Cite web |url =http://mini.eastday.com/a/160809145248701-2.html |title = 东方头条国际:上台阶竟要三人扶?特朗普支持者“挖坟”攻击希拉里健康状况 }}</ref>
2011年12月6 8月17 日, 在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的一档关于特朗普的电视节目中,在问到关于媒体偏见的问题时,特朗普声称 希拉里 在联合国日内瓦办 :“她真的没做多少 处发表 情,她照着提词器念完了演讲稿,然后就消失了。我不清楚她是不是回家了,她回家睡觉去了吧,我想她是睡觉去 一篇 。我猜有很多个周末她都在休息,她经常休息。你知道的,坦白来说,这不大公平。”但被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这番话“别 用心”旨在借健康问题[[攻击]]希拉里<ref>{{ Cite web |url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6-08/9328207.html |title = 环球网国际新闻:拿健康问题攻击对手?特朗普暗指希拉里精力不济、不适合当总统 }}</ref>。部分 美国 专家和主持 权政策 也对希拉里 长篇演讲。 健康和医疗服务方式表示关切与担忧<ref>{{ Cite web |url =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6-08/9339219.html|title = 环球网国际新闻: 希拉里 强调 健康状况引猜疑 特朗普团队:她无法胜任总统工作 }}</ref> 同性恋的权利同妇女权利和争取种族平等 [[纽约时报]] 权利 名作者报道了希拉里试图多次隐瞒选民她有11根脚趾 均属普世人权。 而这根多余的脚趾长在右脚<ref>{{ Cite web |url =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60825/hillary-health-shocker/|title = 纽约时报中文网: 她强调,美国将提倡LGBT权利和对国外LGBT群体 揭秘希拉里 法律保护 脚趾}}</ref>
== 对华政策== 希拉里回应 ====2007年, 面对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针对 希拉里 在11月/12月一期 健康状况 《外交》杂志双月刊(提前出版)上撰文 指责,2016年8月22日 集中阐述外交政策主张。 希拉里在 美国 广播公司深夜谈话节目“吉米·基梅尔秀”节目是表示自己身 状况良好,称特朗普的指责为“滑稽伎俩”, 认为 特朗普为赢得总统选举而“不择手段”,并徒手打开一罐腌菜,以证实自己身体健康。对于是否攻击特朗普的健康状况 ,希拉里 这篇名为《21世纪的安全与机遇》的文章基本上反映了当前 表示对其不屑一顾,说特朗普“他像一匹马一样强壮”。 美国 民主党关于对外政策 主流一位教授认为,因特朗普的攻击,希拉里可能将公布其体检报告<ref>{{ Cite web |url = http://news.163.com/16/0824/06/BV7D33HU00014SEH.html|title = 网易新闻:希拉里徒手开罐头秀实力 }}</ref>。
==== 观点 纪念日晕倒 ====2016年9月11日,在“9·11”事件的纪念日现场,希拉里在出席该活动但因身体不适决定提前离场,然而在即将上车时突然疑似晕厥,由保镖扶着上了车,甚至掉了一双鞋<ref>{{ Cite web |url = http://slide.news.sina.com.cn/w/slide_1_2841_103187.html#p=1|title = 新浪图片:希拉里疑似晕倒被搀扶上车一幕 }}</ref> 。其 主要观点为健康状况立即遭到美国民众质疑<ref>{{ Cite web |url =http://news.163.com/16/0913/18/C0S4U44U000181N5.html |title = 网易新闻: 同时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与敌 米国 谈判并加强与盟友 群嘲希拉里晕倒,今年的大选啊一颗赛艇}}</ref>。当天晚间,希拉里 关系;处理贫穷 私人医生表示希拉里早在2016年9月9日即被检查出患有肺炎,在纪念日当天希拉里有中暑 疾病等威胁国际体系稳定的问题;重视实务而非意识形态 脱水 症状。并称希拉里目前恢复得很好<ref>{{ Cite web |url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6_09_12_374160.shtml |title = 观测者网:希拉里出席911纪念活动险晕倒被扶上车 私人医生称其被诊患肺炎 }}</ref>
事后,希拉里的竞选团队表示将尽快公布更详细的希拉里健康状况,并表示 希拉里 非常重视中 在确诊肺炎后就应该立即公布。而特朗普则表示其认为民主党不会换掉希拉里参选 关系 国总统选举<ref>{{ Cite web |url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6_09_13_374289.shtml |title = 观察者网: 希拉里疑似晕倒 特朗普:民主党不会换人}}</ref>。此后 希拉里被曝光 文中 过去的20多年里 多次 提到中国 隐瞒病情 并主张采取对华接触政策 超负荷的工作 主张美国必须通过经营具 但也 共同利益的领域和缩小分歧的方式 人认为 说服 希拉里刻意隐瞒病情是为了参选总统<ref>{{ Cite web |url = http://news.sina.com.cn/w/zx/2016-09-15/doc-ifxvyqvy6436364.shtml|title = 新浪新闻 国加入国际机构和支持国际规则 心: 希拉里被曝隐瞒病情近20年 手下职员不知情}}</ref>
==== 传言四起 ====
事后,虽然希拉里的医生声称其患上的是肺炎,但是2016年根据《赫芬顿邮报》发布的博客文章却显示希拉里已经患上了[[帕金森氏症]]。[[维基解密]]也公布了有关希拉里患上了帕金森氏症与药物相关的报道,而美国镜报则通过列举希拉里咳嗽过敏时期反驳了希拉里的一年咳嗽两次的说法,专家认为其现象可能与帕金森氏症有关<ref>{{ Cite web |url =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6-09/9431384.html|title = 环球网国际新闻:希拉里被曝或罹患帕金森:曝光文章被删 美媒拼命掩饰 }}</ref>。英国快报甚至引用了一名美国匿名专家的话,猜测希拉里患上了晚期血管性痴呆,其寿命有可能不会超过18个月。而该专家则通过一系列手段,将希拉里的病情上传到了[[youtube]]上<ref>{{ Cite web |url =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916/14883135_0.shtml|title = 凤凰财经: 越来越离谱 英媒:希拉里只能活一年?中国小心了!}}</ref>。
 
而据美联社报道,一场英国泰晤士报的调查信息显示,将近一半的调查者表示不相信希拉里竞选团队关于希拉里健康状况的说法<ref>{{ Cite web |url =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60915/1305952.shtml|title = 参考消息:美近半选民不信希拉里"没病" 美媒:竞选形势脆弱 }}</ref>。在希拉里晕厥后感到身体不适遂前往其女儿切尔西·克林顿的公寓休息时,被阴谋论者对比前后希拉里的图片后指责那是希拉里的替身<ref>{{ Cite web |ur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9/15/c_129283006.htm |title = 新华网:希拉里被疑用替身 }}</ref>。
 
==== 复出 ====
2016年9月15日,希拉里在北卡罗来纳州重新开始拉票,并表示决不放弃,将坚持为普通人的权益而奋斗,希拉里的竞选团队也声称希拉里在服用了药物后恢复良好<ref>{{ Cite web |url =http://news.163.com/16/0916/18/C13RMDL7000146BE.html |title = 网易新闻:希拉里“健康门”后再启征程 电视辩论或现选情逆转 }}</ref>。
 
=== 选后活动 ===
2017年5月16日(美东时间15日),她在自己的Twitter上宣布发起新的政治团体「团结前进」(Onwards Together)<ref>{{cite web|author=魏嘉瑀 |url=http://www.storm.mg/article/267483 |title=希拉蕊回来了!发起新团体「团结前进」 鼓励人民参政、矛头对准川普 |publisher=Storm.mg |date=2016-09-26 |accessdate=2017-05-23}}</ref><ref>{{cite web|author=Hillary Rodham Clinton |url=https://www.onwardtogether.org/ |title=「团结前进」(Onwards Together)官方网站 |publisher=Onwardtogether.org |date= |accessdate=2017-05-23}}</ref>。
 
2017年9月12日,出版她在选战期间的回忆录《[[何以致败]]》。
 
== 政治立场 ==
希拉里与其丈夫比尔·克林顿一样,都是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所作出的政治决定不少也存在争议性。希拉里从政后,曾长期跟共和党的温和派合作,同时游走于民主党内的自由派和中间温和派之间;惟一般认为其依然具有偏向自由派的色彩。
 
2005年5月的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4%的受访者认为希拉里属[[自由派]],30%认为她属温和派,仅9%认为她属[[保守派]]。
 
一般认为希拉里在国内事务、特别在社会议题上是自由派,而经济议题上她极力推行全民健保政策,但同时她亦支持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她于1990年代支持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不少支持民主党的工会反对自由贸易协定,认为自由贸易协定会伤及工人的就业,因为大量来自[[墨西哥]]的工人会加入美国的劳动市场),而在国防及外交上是民主党内的[[鹰派]],支持奉行干涉主义的外交政策。在参议员任内,作为民主党员的她投票支持[[伊拉克战争]],使她在后来的[[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被质疑投票决定及攻击其取态,总的来说,民众对她的看法并无太大变化,多数人仍然认为希拉里属于偏向中间的自由派,而共和党保守派也一直对她十分不满。
 
=== 对中华民国立场 ===
希拉蕊曾被揭露覆议“放任”中国大陆“併吞”台湾,藉此换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注销对美国上兆美元的债权。<ref>[https://wikileaks.org/clinton-emails/emailid/23730 维基解密原文],另见[http://www.nytimes.com/2011/11/11/opinion/to-save-our-economy-ditch-taiwan.html To Save Our Economy, Ditch Taiwan]</ref><ref>[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885139 希拉蕊曾支持放任中併吞台? 他对国人提出建议],台北:《自由时报》,2016-11-13,[2017.1.13]</ref>
 
===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场 ===
根据爆料网站「[[维基解密]](WikiLeaks)」披露的资料,希拉蕊·柯林顿曾在担任国务卿时,当面向中国官员主张美国会力抗中国染指南海,并称倘若中国宣称[[南海]]全都是中国的,那美国也可以说[[太平洋]]是「美国海(American Sea)」<ref>[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041560 中国染指南海 希拉蕊呛太平洋是「美国海」]:台北:《自由时报》,2016-10-14,[2017.1.13]</ref>,并进一步表达若中国无力制止[[朝鲜]]的[[朝鲜核问题|核武计画]],美国将会「用飞弹围堵中国」<ref>[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856292 希拉蕊遭爆 曾呛「要用飞弹围堵中国」],台北:《自由时报》,2016-10-14,[2017.1.13]</ref>。
==相关著作==
纪录片
2013年7月30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希拉里与奥巴马演讲
希拉里与奥巴马演讲
宣布,为美国前"第一夫人"、前国务卿希拉里拍摄纪录片。CNN称,将为希拉里拍摄一部纪录电影,以详实呈现她的职业生涯与人生。电影将由奥斯卡得奖导演兼制片人查尔斯·佛格森执导,2014年上映。电影院公开发行之后, CNN也会播出这部纪录片。
2013年7月30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宣布,为美国前"第一夫人"、前国务卿希拉里拍摄纪录片。CNN称,将为希拉里拍摄一部纪录电影,以详实呈现她的职业生涯与人生。电影将由[[奥斯卡]]得奖导演兼制片人[[查尔斯·佛格森]]执导,2014年上映。电影院公开发行之后, CNN也会播出这部纪录片。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也宣布要以希拉里为主题,拍摄一部四小时长的影集,好莱坞影星 [[ 黛安·莲恩 ]] 将扮演希拉里,播出日期会在2016年总统选战前。 == 注释 =={{NoteFoot}} == 参考文献 =={{Reflist|30em}} == 外部链接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325103039/http://clinton.senate.gov/ 希拉里参议员官方网站]* [http://www.hillaryclinton.com 希拉里总统选举官方网站] {{-}}{{start box}}{{succession box|[[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陆天娜|科尔斯顿·吉-{里}-布兰德]]|[[File:Seal of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svg|22px|link=美国参议院]][[美国参议院]]议员(纽约州)|2001年-2009年}}{{succession box|[[康多莉札·莱丝]]|[[约翰·克里]]|[[File:Seal of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svg|22px|link=美国国务卿]][[美国国务卿]]|2009年-2013年}}{{end box}} {{US First Ladies}}{{Barack Obama cabinet}} {{Authority control}}
== [[Category:希拉里·克林顿| ]][[Category:美国民主党联邦 考文献==议员]][[Category:美国第一夫人]][[Category:美国女性外交官]]
129,52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