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电子邮件地址

增加 489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电子邮件地址.png|缩略图|右|[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upload-images.jianshu.io%2Fupload_images%2F2463290-11b8edb7eea3dc48.png&refer=http%3A%2F%2Fupload-images.jianshu.io&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1043284&t=1b1f4db31a23be9f7819532ede01d0a8 原图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24364367f552?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utm_source=recommendation 来自简书]]]'''电子邮件地址'''是 [[ 雷·汤姆林森 ]] 主创的邮箱固定格式(user@mail.server.name),类似于邮寄普通信信件时收信人的地址。
格式中 user 是收件人的用户名,mail.server.name是收件人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名,它还可以是域名或十进制数字表示的 IP 地址。
汤姆林森说:"于是,我突然想是不是可以将SNDMSG和CPYNFT联合起来,用它们在计算机之间发送信息呢?为此首先需要一个网络。因此,没有远景网络,就没有今天的e-mail。"
也正是在这时,"@"开始作为区分用户名与电脑所在 [[ 网络位置 ]] 的符号。在英文中,这个符号是"在"(at)的意思。
第一封e-mail出自一台PDP-10计算机。收件计算机就在它的旁边。
汤姆林森的发明瞬间取得了成功,得到了美国国防远景研究计划局的支持,将其作为内部人员通信的首选方式。
==地址格式==
发送电子邮件时必须知道收件人的邮件地址,就像邮寄普通信件时必须知道收信人的住址一样。但电子邮件地址与普通住址不同,它有固定有格式,即user@mail.server.name。其中user是收件人的账号,mail.server.name是收件人的 [[ 电子邮件服务器 ]] 名,它还可以是域名或十进制数字表示的 IP 地址。@是连接符(音为“at”)用于连接前后两部分。当有邮件发送到邮箱后,该邮箱的用户就可以收取邮件了。
==地址写法==
绝大部分的电子邮件地址输入错误是因为:@是半格格式,很多人用全格输入邮箱地址会变成大写的“@”,虽然肉眼看起来差别不大,但邮件系统会自动判定这个地址不符合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因此无法发送邮件。
对陌生电子邮箱发信前,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验证其电子邮件地址是否正确,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协议==
传送电子邮件的原理实际上是依靠软件将输入的邮件内容转换为可以在 Internet上传输的信号,然后通过网络传送出去,当到达接收端时,再将其还原成可以识别的文字、声音、图像或动画等文件。因此,要收发电子邮件必须通过相应的服务器来完成转换操作。发送电子邮件的服务器为发送 [[ 邮件服务器 ]] 即SMTP,发送电子邮件时,先将电子邮件信息通过Internet 发送到SMTP发送邮件服务器中,然后SMTP发送邮件服务器再将邮件发送至目的地。接收电子邮件的服务器为接收邮件服务器,一般为 POP3,它将电子邮件信息转换为可以识别的内容。
==参考文献==
12,5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