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香港甲組足球聯賽

增加 20,604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香港甲組足球聯賽''' </p>
|-
|<center><img src="http://sportsroad.hk/wp-content/uploads/2013/08/20130812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portsroad.hk/archives/12780 圖片來自sportsroad]
</small>
|}

'''香港甲組足球聯賽'''([[英文]]:'''Hong Kong First Division Football League''')是[[香港]]一個已停辦的足球聯賽。聯賽於1908年成立,是[[亞洲]]首個職業足球聯賽,由[[香港足球總會]]主辦。聯賽結束以前,[[南華足球隊|南華]]一共奪得 41 次冠軍;[[精工足球隊|精工]]僅次其後,共 9 次;及後有[[愉園體育會|愉園]]及[[傑志體育會|傑志]],各有 6 次。

2014年,醞釀多時的「鳳凰計劃」正式推行,[[香港足球總會]]為[[香港足球聯賽系統]]重新定位,全新的「[[香港超級聯賽]]」取代舊有的「香港甲組足球聯賽」成為'''香港頂級足球聯賽'''。2014年5月30日,[[南華足球隊|南華]]對[[東方足球隊|東方沙龍]]的[[2013–14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香港甲組足球聯賽]][[2013–14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季後賽|季後賽]]決賽結束後,香港甲組足球聯賽作為頂級聯賽的角色正式劃上句號,結束了歷時106年的歲月。

==歷史==
=== 聯賽起源 ===
隨著當時的[[清|清朝政府]]與[[大英帝國]]簽訂《[[南京條約]]》後,[[香港島]]被割讓給後者。[[英國]]炮兵和[[英國皇家海軍|皇家海軍]]將[[足球]]帶到了[[香港]],當時只限於外國人參加。

1886年,由[[英國商行]]的員工成立全亞洲成立最久而又繼續運作的[[足球會]]──[[香港足球會]],於1896年創辦[[香港足球高級銀牌賽]],亦是全亞洲第一項足球錦標賽,由一艘駐港英國軍艦[[山多倫艦]]的水兵奪得首屆冠軍,亞軍則為[[九龍足球會|九龍會]]。

到了1908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正式籌辦成立,[[1908年-09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首屆聯賽]]共有8隊參加,分別是[[巴付陸軍]]、[[海軍船塢]]、[[炮兵 (足球隊)|炮兵]]、[[皇家工程師|工程]]與[[軍醫 (足球隊)|軍醫]]5支英軍球隊,以及[[香港基督教青年會|青年會]]、[[Club Lusitano|萄葡牙會]]及[[Boy's Own Club]]三個外國人組織,全部都是外籍球員,並無華人參與。首場聯賽於同年12月5日下午2時於快活谷陸軍球場舉行,由[[巴付陸軍]]對[[皇家工程師|工程]],結果兩隊賽和1-1。首屆聯賽冠軍為[[巴付陸軍]]。

=== 成立初期 ===
早年香港足球聯賽只有外國球員參與,頭15屆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冠軍均由英軍及外國人壟斷,直至1923-24年度,[[南華足球隊|南華]]才成為首支奪得甲組聯賽冠軍的華人球隊。

由[[南華足球隊|南華]]主力球員出走組成的[[中華體育會|中華]],於1927-28至1929-30年度更連奪三屆甲組聯賽冠軍,成為香港足球史上首支聯賽「三連冠」球隊。

=== 戰後復元 ===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次大戰]]停頓後,香港甲組足球聯賽於1946年初復辦,由於是戰後首屆足球聯賽,所以稱為「重光聯賽(Rehabilitation League)」,由軍政府籌辦。首屆賽事只得10隊參加,由[[空軍足球隊|空軍]]奪得冠軍,[[第44營金冕多]]獲得亞軍,[[東方足球隊|東方]]得到季軍。由於時間不足,故是屆聯賽只以單循環形式比賽。

戰後初期有7支華人球隊角逐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分別是[[南華足球隊|南華]]、[[東方足球隊|東方]]、[[光華體育會|光華]]、[[傑志體育會|傑志]]、[[星島體育會|星島]]、[[中華體育會|中華]]及[[九龍巴士足球隊|九巴]],合稱為「七華會」。

=== 興盛年代 ===
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是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的全盛時期,足球比賽瘋靡全港,其中「南巴大戰」更是膾炙人口,球迷為了輪候門票不惜通宵達旦輪候。[[南華足球隊|南華]]、[[九龍巴士足球隊|九巴]]、[[傑志體育會|傑志]]、[[星島體育會|星島]]、[[愉園體育會|愉園]]、[[東華體育會|東華]],以致後期出現的[[精工足球隊|精工]]、[[寶路華足球隊|寶路華]],都是深受球迷歡迎的勁旅。

=== 衰落年代 ===
由於香港足總推出三年「全華班」政策,令當時以外援為骨幹的球隊非常不滿,部份球隊更因此直接退出聯賽,包括兩支勁旅精工及寶路華,將球市推向衰落。由1979﹣1980年度球季開始,警察會不再出租花墟球場予足總作甲組賽事。1984年6月8日,[[寶路華足球隊|寶路華]]宣佈退出球壇。1986年,[[精工足球隊|精工]]宣佈退出球壇。1990年代初期的「東方王朝」,加上商業球隊[[依波路足球隊|依波路]]、[[花花足球會|快譯通]],雖然曾經令球市出現過小陽春,但1998年揭發假波醜聞,球員[[陳子江]]、[[劉志遠 (香港足球運動員)|劉志遠]]、[[韋君龍]]、[[陳志強]]及[[陸嘉榮]]被判處入獄及被罰終身停賽,令球市再次進入寒冬。

=== 革新年代 ===
有多項改善[[香港足球聯賽]]的發展建議,如:引入[[香港足球]]博彩、與[[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合併、引入中國球隊(如[[東莞南城足球俱樂部|南城地產]]、[[東莞市聯華足球俱樂部|聯華紅牛]]、[[香港謝菲聯|謝菲聯]])等。近年來,不少球隊亦開始擁有自己所屬的主場,以加強主場作賽的感染力,以吸引地區球迷,如:[[大埔足球會]]、[[天水圍飛馬]]等。[[香港足球總會]]亦曾多次邀請外國著名球隊訪港,以強隊的吸引力增加入場觀看球賽人數。此外,香港球隊亦曾邀得著名前[[中國國家足球隊]]成員加盟,如:[[吳群立]]、[[宮磊]]、[[范志毅]]、[[張恩華]]、[[李海強]]等。

[[2004年3月]],發生甲組聯賽30年來最嚴重的打鬥事件,多達15名球員被罰停賽。2009年3月發生[[屯門普高足球會#假波疑雲|屯門普高足球會假波疑雲]]和2010年5月,[[愉園體育會|愉園]]多名國援涉及假波醜聞,[[廉政公署 (香港)|廉政公署]]介入調查,國援球員-{[[于洋 (足球運動員)|于洋]]}-最終被判入獄。

[[2008年7月]]中旬,[[香港足球總會]]決定成立四人小組以研究成立職業足球聯賽會,成員包括[[南華足球隊|南華足球部]]主委[[羅傑承]]、[[傑志體育會|傑志]]總領隊[[伍健]]、[[愉園體育會|愉園]]足球部主任兼總監[[陳文俊]]和[[四海體育會|四海]]足主[[陳天佑]],負責撰寫建議書小組參考[[東亞]]幾個先進足球國家的[[足球聯賽]]系統、制度和運作模式,與相關足球協會之間的關係、合作模式和文件/合約。計劃書中亦針對[[香港足球聯賽]]多年來的問題,包括場地分配及升降制度等問題。在甲組球會會議上,計劃獲得9間全部有派出代表出席的甲組球會一致支持,草擬好[[港職聯]]計劃書,提交[[香港足球總會]]董事局研究。2009年5月25日,[[香港足球總會]]在董事局會議上宣佈成立一個工作小組,成員包括港職聯籌委會代表[[南華足球隊|南華]]足主[[羅傑承]]、[[傑志體育會|傑志]]總領隊[[伍健]],足球總會代表主席[[梁孔德]]、副總幹事[[林誠駒]]和法律顧問[[黃國基]]。然而該計劃最終遭到同人大會否決,只是採納了當中主客制建議。

2011年,[[民政事務局]]推出《地區足球隊資助計劃》,於[[2011年-12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開始,向各[[區議會]]支持的足球隊提供資助,用以聘請教練、增添器材和改善管理。在設施方面作出配合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撥出部分草地足球場節數,供予地區足球隊免費使用。香港政府也會繼續給予其他組別的地區足球隊協助,並且適時檢討對他們的支援。

2011年8月18日,[[香港足球總會]]董事及[[南華足球隊|南華]]足主[[羅傑承]]於其網誌上公布與[[Now寬頻電視]]取得共識,將634頻道改為香港足球頻道,用於製作有關香港甲組足球聯賽、[[香港乙組足球聯賽|乙組]][[香港丙組足球聯賽|丙組]]聯賽、青年賽事和[[香港學界足球賽事|學界]]賽事的節目。頻道製作費部分由Now寬頻電視贊助,另外部分由球會及足總負責,至於電視台的廣告收入在扣除有關開支後,交由給足總分賬。新頻道將於9月3日直播球季首戰[[傑志體育會|傑志]]對[[晨曦體育會|晨曦]]的賽事。<ref>{{cite news |language=zh-hk |url=http://hk.myblog.yahoo.com/scaablog/article?mid=299357 |title=Now TV 634 - 香港足球頻道 |publisher=南華足主blog |date=2011年8月18日 |accessdate=2011年8月18日 |archive-date=2012年7月10日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20710194757/http://hk.myblog.yahoo.com/scaablog/article?mid=299357 |dead-url=no }}</ref>

2013年3月3日,應屆[[高級組銀牌]]冠軍[[大埔足球會]]秘書長[[陳平]]指出,該隊與[[南區足球隊]]及[[屯門足球隊]]三支地區球會同樣具有財政困難。他透露三隊已經聯署發表公開信予[[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期望可以提早商量及討論增加資助,由目前每球季的60萬港元增加至一半班費,以大埔為例即約300萬港元。如果下季仍然沒有合理資助,三隊可能同時申請退出聯賽<ref>[http://hk.news.yahoo.com/三港甲隊聯署-求資助-半班費-220358480.html 三港甲隊聯署 求資助一半班費] 《星島日報》 2013年3月4日</ref>。

2013年5月5日,[[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以《鼓勵地區足運發展》為題目,在互聯網專欄的《局長隨筆》上撰文表示,該局決定於[[2013–14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將地區足球隊的資助額度由55萬港元大幅度提高至100萬港元,促進地區足球隊進一步發揮及普及足球運動、提升水平及培育新晉足球運動員<ref>[http://hk.news.yahoo.com/甲組足球隊資助額增至百萬-080100959.html 甲組足球隊資助額增至百萬] 《星島日報》 2013年5月5日</ref><ref>[http://hk.news.yahoo.com/政府將對甲組足球隊提高近-倍資助金額-083200915.html 政府將對甲組足球隊提高近一倍資助金額]</ref><ref>[http://hk.news.yahoo.com/政府-加碼-救市-球會歎杯水車薪-百萬撐區隊-甲足開波-220311726.html 政府「加碼」救市 球會歎杯水車薪 百萬撐區隊 甲足開波] 《星島日報》 2013年5月6日</ref>。

===近年發展===
;鳳凰計劃
因為[[香港奧運足球代表隊]]在[[2009年東亞運動會]]奪得金牌後,引起社會各界對香港足球發展的關心,在2010年3月11日的[[香港立法會|立法會]]上,香港政府公布「推動本地足球發展顧問報告」,[[民政事務局]]將會成立足球專責小組,並且逐步落實顧問的建議。[[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表示目標是在5年內提升香港足球水平<ref>[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311/3/gyo6.html 曾德成冀5年內提升港足球水平]</ref>。建議包括鼓勵教育及職業訓練機構,提供足球獎學金和開辦以足球為主的教育課程,讓有足球潛質的學生就讀;改善職業足球員地位,足總亦應該協助成立職業足球員協會,推廣足球員的形象和權利。[[香港足球總會]]亦應該多安排國際賽事、成立新的職業足球聯賽<ref>[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311/3/gyo5.html 顧問建議成立新職業足球聯賽]</ref>,並且為球會訂立新的準則,又同意讓有潛質球隊,參加國內聯賽,以及幫助香港足球代表隊,參加[[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又建議為每個球隊安排一個固定場地訓練,同時要求球會,為16至19歲的年青球員提供培訓,並且與大學商討成立基金,培訓有潛質的球員。

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麥敬年]]表示,[[香港足球總會]]仍然是領導足球發展的機構,但是需要改善管治。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將會爭取在5年內將香港新式人造草球場數量增加3倍,與[[香港賽馬會]]商討在2012年前在[[將軍澳]]建立新的足球訓練場地<ref>[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311/4/gyor.html 政府增撥款推動足球發展]</ref>。[[香港足球總會]]根據鳳凰計劃聘請足球顧問團草擬改革報告,於2011年2月11日舉行的董事局會議上,通過原則上同意並支持足球顧問團所建議之報告<ref>[http://www.hkfa.com/includes_files/board_details.php?news_id=8367 香港足球總會董事局已原則上同意改革報告]</ref>。當中的33項建議列出:

* 成立一個全新特許營運的職業聯賽,首度賽季定訂於2013年。預計目標隊伍達12隊,並提供主場之地予每一隊伍,及引進新雋商業及傳播界合作伙伴,以合力推廣並贊助一個財政穩健聯賽。
* 開拓新財政來源以資助本港代表隊,不論是男子或女子球員,也讓他們認識領悟自己的運動潛能,以致推高本港在[[國際足協]]上的世界排名。
* 新的基層發展計劃也會應運而生,以培育更多的男子或女子年青球員,並與各球會、各區隊伍及學校緊密合作。建議報告中,也致力發展培訓高水平及更多的教練及裁判等等。
* 香港足球總會將遂步改革內部架構,包括在董事局中委派獨立及非執行的董事,一位行政總裁及資深管理階層,並引進一個較闊層面的會員制度,以兹改善。
* 改革報告期盼香港足球總會,在未來十年將成為國際級的世界一流組織。

2011年4月14日,[[香港足球總會]]召開特別會員大會,以全票通過修改憲章,正式落實推行「鳳凰計劃」改革香港足球,於2012年成立全新的[[香港超級足球聯賽]]<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15&sec_id=25391&subsec_id=25392&art_id=15169616 改革港足長遠擬增博彩 鳳凰計劃拍板]《[[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ref>。然而因為各種技術問題,當中的核心──成立新聯賽系統一直延誤至2014–15球季才成事。

===第二級聯賽===
[[2014–15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2014–15年]]球季,因應[[香港超級聯賽]]成立,原有的[[香港乙組足球聯賽]]升格為[[香港甲組聯賽]],而升格後的首屆香港甲組聯賽一共有 15 隊球會參加。

==賽制==
* 聯賽採取雙循環賽制比賽,並且繼續推行主客制。
* 每場比賽勝方可得3分,和局雙方各得1分,負方則得0分。
* 聯賽榜之排名方法則根據下列次序:
:#各支球隊於聯賽所取得的積分;
:#若果有部分球隊於聯賽榜中取得相同分數,則根據以下方法排名:
::#有關球隊的對賽成績;
::#有關球隊對賽的得失球差;
::#有關球隊對賽的入球數字;
::#有關球隊於聯賽的得失球差;及
::#有關球隊於聯賽的入球數字。
* 賽季完結後,聯賽榜上最高分的1支球隊會成為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冠軍,並獲得參加來季亞洲球會級賽事([[亞洲足聯冠軍聯賽]]外圍賽第一圈)的資格。<br>賽季完結後,聯賽榜上最低分的2支球隊來季須降落[[香港乙組足球聯賽|乙組聯賽]]作賽,不過[[香港足球總會]]可運用斟情權批准球隊留班而無須降落乙組聯賽。<br>賽季完結後,於[[香港乙組足球聯賽|乙組聯賽]]榜上最高分的2支球隊來季可升上甲組聯賽作賽,不過升班球隊最後由[[香港足球總會]]決定。
* 每場比賽的門票收入歸主場球隊所有,而門票價格由主場球隊釐定,如果同一個比賽日有兩場比賽於同一球場連續進行(即俗稱「雙料娛樂」),門票收入會由兩支主場球隊平分,兩支主隊需協商門票價格。

;季後賽
從[[2012–13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2012–13]]球季開始,[[香港足球總會]]新增[[亞洲足協盃]]資格賽。賽事由該季聯賽亞、季軍、[[香港高級組銀牌|高級組銀牌]]冠軍和[[香港足總盃|足總盃]]冠軍 4 隊一起競逐。

;;賽制
:參賽的 4 支球隊直接以單循環淘汰賽形式角逐錦標<ref>{{Cite web |url=http://www.hkfa.com/upload/20122013/firstdiv/1213fixture.pdf |title=2012/2013 香港足球總會甲組賽程 |access-date=2013-04-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012223925/http://www.hkfa.com/upload/20122013/firstdiv/1213fixture.pdf |archive-date=2012-10-12 |dead-url=yes }}</ref>。若雙方於正式 90 分鐘內賽和,將進行 30 分鐘[[加時賽]],若依然未能分出勝負,會以[[互射十二碼]]方法來決定勝負。

;;特別情況
:*如銀牌或足總盃冠軍其中一項為聯賽冠、亞或季軍球隊獲得,其參賽位置將由聯賽第 4 名補上。
:*如銀牌及足總盃冠軍均為聯賽冠、亞或季軍球隊獲得,其參賽位置將由聯賽積分榜第 4 名及第 5 名補上。

==參賽球隊==
'''2013–14年球季'''甲組聯賽一共有 12 隊角逐。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球隊
![[2012年-13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上屆]]成績
!首次角逐甲組球季
!連續參加甲組季數
!上次奪標球季
!最佳成績
|-
||[[南華足球隊|南華]]||'''冠軍'''||1918–19||96年||2012–13||冠軍
|-
||[[傑志體育會|傑志]]||亞軍||1947–48||11年||2011–12||冠軍
|-
||[[屯門體育會足球隊|屯門]]||季軍||2010–11||{{0}}4年||無||季軍
|-
||[[南區足球隊|皇室南區]]||第 4 名||2012–13||{{0}}2年||無||第 4 名
|-
||[[太陽飛馬足球會|太陽飛馬]]||第 5 名||2008–09||{{0}}6年||無||亞軍
|-
||[[香港流浪足球會|標準流浪]]||第 6 名||1965–66||{{0}}2年||1970–71||冠軍
|-
||[[晨曦體育會|日之泉JC晨曦]]||第 7 名||1999–2000||14年||2004–05||冠軍
|-
||[[公民足球隊|公民]]||第 8 名||2004–05||10年||無||亞軍
|-
||[[橫濱FC香港]]||第 9 名||2012–13||{{0}}2年||無||第 9 名
|-
||[[元朗足球會|天行元朗]]||乙組冠軍||1961–62||{{0}}1年||1962-63||冠軍
|-
||[[愉園體育會|愉園]]||乙組亞軍||1959–60||{{0}}1年||2005–06||冠軍
|-
||[[東方足球隊|東方沙龍]]||乙組季軍||1936–37||{{0}}1年||1994–95||冠軍
|}

==整體環境==
===球場使用===
一直以來,大部分香港足球隊都沒有所屬的主場,主要租用[[香港大球場]]或[[旺角大球場]]舉行比賽,過往亦曾使用過[[加路連山球場|南華會球場]]、[[銅鑼灣運動場|海軍球場]]、[[警察會球場|花墟球場]]、[[香港足球會球場]]、[[元朗大球場]]、[[楊屋道球場]]、[[深水埗運動場]]及[[小西灣運動場]]等作為比賽場地。

2007–08賽季[[大埔足球會|新界地產和富大埔]]開始向[[香港足球總會]]申請以[[大埔運動場]]作為球隊主場。2008–09賽季,新加入甲組的[[天水圍飛馬]]亦申請以[[元朗大球場]]作為球隊主場。

[[旺角大球場]]於2009年9月開始重建,工程需時21個月,香港甲組足球聯賽採納港職聯小組建議的[[香港足球頂級聯賽主客制|主客制]],[[旺角大球場]]於2011年10月重新開放。

===冠名贊助===
香港甲組足球聯賽自1988年開始已獲得商業機構冠名贊助:
*1987–1989年:「溫拿香煙」(Winner)稱為「溫拿聯賽」
*1989–1990年:「[[星晨旅遊]]」(Morning Star Travel)稱為「星晨旅遊甲組聯賽」
*1990–1993年:「[[新華旅遊]]」(Sunflower Travel)稱為「新華旅遊甲組聯賽」
*1994–1995年:「[[萬寶路]]」(Marlboro)稱為「萬寶路甲組聯賽」
*1997–1999年:「[[愛立信]]」(Ericsson)稱為「愛立信甲組聯賽」
*2002–2003年:「A-Line」(A-Line)稱為「A-Line甲組聯賽」
*2003–2004年:「上清飲」稱為「上清飲甲組聯賽」
*2004–2009年:「快意空調」稱為「快意空調甲組聯賽」
*2009–2012年:「[[博美娛樂|bma]]」(BMA Investment Group)稱為「bma甲組聯賽」
*2012–2014年:「[[紅人派對|Red MR]]」(Red MR)稱為「 Red MR 紅人派對甲組聯賽」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