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部科學園區

增加 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根據2015年9月統計數據,台南園區員工72,583人,建設分作兩期運作,至今已完成公共設施包含,第一期部分:道路建設、排水與自來水系統、污水及廢棄物處理系統、電力與電信系統、住宅宿舍、廠房及景觀等,其中景觀部份包含環繞園區之自行車道及人行步道、公園綠地,提供園區廠商多處舉辦活動及員工休憩場所、第二期部分:休閒設施及住宅區等。
==歷史文化==
南科建立,於園區中挖掘出許多文物遺址,最遠可追溯到4800年前,從百年前製糖工業、清領時期古官道與汛塘重鎮、400年前的台江內海貿易與殖民時期、500年前西拉雅文化、1800年前的蔦松文化, 2500年左右的的大湖文化、3500年前的牛稠子文化以及更早的4800年大坌坑文化,出土文物不計其數,其中出土的狗遺骸,堪稱台灣第一隻狗(台灣第一狗),另有稻米、小米、豆類等植物種子,器具方面包括斧、鋤、錛、鑿等工具,以及紅褐色泥質陶、暗紅褐色夾砂陶、灰褐色泥質陶等,南科更是堪稱科技與歷史並存。<ref>[http://163.26.206.147/~nnkiehproject/a1-1.html 南科一夢 三生有幸/南科簡介]</ref>
==生態環境==
經濟方面發展蓬勃,促使南科環境做出許多的改變,全力推動公共藝術的營造,許多主題作品充滿創意,前南管局林永壽副局長表示:「南科多年前就開始推行公共藝術計畫,各式創作陸續進駐迎曦湖畔、宿舍綠地等空間,形塑兼具文化氛圍的科技園區,吸引不少親子專程造訪、遊憩。」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