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伯伦

增加 83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
[[File:杨伯伦55.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baike.ssl.qhmsgso.com/t01cdad31fec727bd69.jpg 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eid=9363282&sid=9701295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9363282-9701295.html 来自360图片]]]| 图像说明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
| 出生日期 =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 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
'''杨伯伦''',197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工系; 1985年,公派赴[[日本 ]][[ 名古屋大学]]分子化学工学科留学;1989年,获 [[ 硕士 ]] 学位,1992年3月获博士学位。1978年8月至1985年3月于[[ 西北大学]] 担任助教;1992年4月至1997年7月于[[ 日本名古屋大学]] 担任助理 [[ 教授]];1997年7月被[[西安交通大学]]聘为教授,同年8月归国;1998年被评为 [[ 博士生导师 ]]<ref>[http://school.freekaoyan.com/sx/xjtu/daoshi/20140813/1407910145313212.shtml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伯伦 ],西安交通大学, 2014-08-13</ref> 至今;[[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副院长<ref>[http://mfpe.xjtu.edu.cn/info/1023/2599.htm 杨伯伦 ],西安交通大学, 2016-11-08</ref>;[[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陕西省 ]] 化工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学科评议组成员;[[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化工进展》,《应用化工》]] 编委; 
== 简介 ==
1978年,毕业于[[ 西北大学]] 化工系;
1985年,公派赴[[ 日本名古屋大学]] 分子化学工学科留学;
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3月获博士学位。
1992年4月至1997年7月于日本名古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
1997年7月被[[ 西安交通大学]] 聘为教授,同年8月归国;
1998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至今;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副院长;
[[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
陕西省学科评议组成员;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化工进展》,《应用化工》]] 编委;
Editorial board member for "The Open Energy and Fuels Journal".
== 研究概况 ==
主要从事反应、分离及其相互耦合,醇醚酯等环境友好替代燃料的绿色合成,一碳资源的化工利用,纳米材料制备,生体大分子及[[ 天然产物分离,现代优化算法、]] 非线形理论在化学工程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先后承担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课题,重大研究计划]] ,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优先发展领域基金、博导专项基金等;并先后获中石化、中石油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项目,陕西省[[科技发展规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攻关项目,[[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西安市[[ 科技攻关项目]] 以及国际合作、军工、企业委托等其他类型的立项研究课题多项。此外,作为学术骨干,还先后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基金重点,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多项研究课题。
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两项,发明专利十三项。
== 个人荣誉 ==
获王宽诚奖教奖,陕西省优秀回国留学人员,西安交通大学"十五"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f>[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29/nl3g1eicd1.html 杨伯伦 ],名人简历网</ref>。
== 发明专利 ==
{| class="wikitable" width=100%|-style="background:#006699;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 名字  || 申请号  || 专利类型  || 申请日期|-| 一种近共沸乙醇除水工艺 || ZL 2006 1 00431347 0043134 || 发明 2008||2007.0206.0120|-| 一种多聚磷酸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 ZL 2005 1 0042732.0 || 发明 ||2007.06.20|-| 一种常压下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 ZL 2005 1 0042695.0 || 发明 ||2006.12.13|-| 纳米氧化镧粉体的制 || ZL02139391.5 || 发明 ||2004.01.01|}
== 奖项成果 ==
{| class="wikitable" width=100%|-style="background:#006699;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 奖项名称  || 获奖年份  || 奖项类型  || 奖项等级  || 申报部门|-| 清洁与可再生燃料的反应分离制备研究 || 2008 ||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 二等奖  || 西安交通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机构修饰及应用研究 || 2007 ||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 二等奖||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 ==参考来源==[[Category: 育厅授]] [[Category:科学家]]
30,2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