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83
次編輯
變更
刘迎胜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刘迎胜
| 图像 =
[[File:刘迎胜22.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image.ssl.qhmsgso.com/t0139c9a26df1124566.jpg view?q=%E5%88%98%E8%BF%8E%E8%83%9C&src=tab_www&correct=%E5%88%98%E8%BF%8E%E8%83%9C&ancestor=list&cmsid=faed313793423de99b134307620a6bcf&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4#id=37c8462f6f29fad72f0a5ab6c1d6aa18&currsn=0&ps=53&pc=53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1564105-1653388.html 来自360图片]]]| 图像说明 = 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出生日期 = 1947年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母校 = 南京大学 | 职业 = 教 授 育科研工作者| 博士生导师,元 知名作品 = 《察合台汗国 史研究 室主任》
}}
'''刘迎胜''',1947年生,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 [[ 硕士 ]] 学位,1985年获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博士 ]] 学位。曾任元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ref>[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117100/ 【转】刘迎胜:巴托尔德《突厥斯坦》汉译本读后 ],豆瓣, 2021-01-06</ref> ,现为[[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教授 、 [[ 博士生导师 ]]<ref>[http://school.freekaoyan.com/js/nju/daoshi/20131201/1385908433217124.shtml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刘迎胜 ],南京大学, 2013-12-01</ref> 、元史研究室主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代表作为《察合台汗国史研究》。
== 经历 ==
刘迎胜,男,1947年生。1981年获[[ 南京大学]] 历史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缩略图]] 博士学位。南京大学教授(1988起),博士生导师(1992年)。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2003年起),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1998年起)。[[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元史研究室主任(1990年起)、韩国研究所所长(2005年起)。刘迎胜继承了我国乾嘉以来西北舆地之学与欧美东方学的传统,通多种语言,是活跃于当代蒙元史、内陆亚洲史、中国伊斯兰文化史、中外关系史等研究领域前沿、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者 。<ref>[1https://www.sohu.com/a/147842741_494912 刘迎胜:丝路启示录:古代海上丝路衰落的教训与启示 ],搜狐, 2017-06-11</ref>。
曾受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支持,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突厥学与中亚学研究所(Seminar für Turkologie und Zentralasienkunde, Universität Göttingen)、班贝格大学东方学系伊朗语研究室(Universität Bamberg, Orientalistik-Lehrstuhl Iranistik)任客座科学家、并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以色列希伯莱大学高级研究院从事专题研究;曾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多国"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游牧/阿勒泰丝绸之路"考察,并被推举为国际考察队副队长(阿曼-巴基斯坦路段)、队长(印度-斯里兰卡-印度路段);曾应邀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罗马大学、意大利东方研究院、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十余所西方著名高校发表专题讲演;数十次代表中国赴境外参加学术会议并报告研究论文,在阿拉木图、乌兰巴托、维也纳、福冈国际学术会议上被推举为大会执行主席或发表主题讲演。已发表学术论著百余篇,其中以英、德文在境外发表论著8篇。论著中多篇被中外学术论著引述。1985年获南京大学首届"科学新星奖"、1990年被南京大学授予"优秀归国留学人员"称号,1992起担任博士导师。[1]
== 学术活动 ==
1.1987-1988年,受[[ 洪堡基金会]] 资助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突厥学及中亚文化研究所,任客籍研究员,课题"有
关蒙元史的汉文及波斯文史料比较研究"。
9.1998年,访问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及乌兹别克斯坦考古研究所。
10.1999年初-1999年5月,在葡萄牙[[ 里斯本大]] 学及国立档案馆研究澳门档案。
11.1999年5月-2000年初,受[[ 洪堡基金会]] 资助在德国[[ 班贝格大学]] 伊朗学系任客座教授,课题:回回馆研究。
同年9月,出席于巴黎召开的"第四届欧洲伊朗研究会议",报告论文《十三-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办波斯语教学研究》。
同年11月,应邀赴德国[[ 维尔茨堡大学]] 宗教史系、[[ 波恩大学]] 中亚学系、[[ 弗赖堡大学]] 东方学系、[[ 波鸿大学]] 东方学系、[[ 美因茨大学]] 应用汉语及突厥学系及[[ 慕尼黑大学]] 东方学系等六所德国大学,分别以英语和德语讲学,报告题目分别为"中国古代外来宗教与文化"、"元明两代中国与内陆亚洲地区的外交语言"、"中国的穆斯林文化"等。
同年12月,应邀赴意大利[[ 罗马大学]] 讲学(二次)及赴意大利国立亚非研究所讲学(一次),题目"十三-十五世纪的中国与中亚","世界历史中的蒙元王朝"等。报告用英语,意方将详细提纲邀请单位译成意大利文散发。
== 主要论著目录 ==
=== 专著 ===
1、《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9月。{{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刘迎胜23.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88%98%E8%BF%8E%E8%83%9C&src=tab_www&correct=%E5%88%98%E8%BF%8E%E8%83%9C&ancestor=list&cmsid=faed313793423de99b134307620a6bcf&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4#id=21aa6c27f44c9f7a52e6c06c9cfd6bd2&currsn=0&ps=53&pc=53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i?q=%E5%88%98%E8%BF%8E%E8%83%9C&src=tab_www 图片来源360搜索]]]| 图像说明 = 刘迎胜教授}}
2、《丝路文化·海上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2011年7月。
5、《〈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6、《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
=== 主编 ===
1、《〈大明混一图〉与〈混一疆理图〉研究:中古时代后期东亚的寰宇图与世界地理知识》,[[ 凤凰出版社]] ,2010年12月。
2、《清华元史》(第一辑,姚大力、刘迎胜主编),商务印书馆,2011年9月。《察合台汗国史研究》
1 《三十年来西方的元史研究》,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一期,页2-9,与姚大力合作,1万字。
2 《西方察合台汗国史研究述评》,载[[ 南京大学]] 《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5期,1981年,页83-91,1.4万字。
1982年:
3 《1981年元蒙史研究概况》,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5期,页1-6,0.9万字。
4 《元代西北地区的佛教》,载[[ 南京大学]] 《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6期,1982年,页71-82,1.7万字。
5 《读》,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页63-66,0.5万字。
1983年:
6 《蒙元时代中亚聂思脱里教的分布》,载[[ 南京大学]] 《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七期,1983年,页66-73,1万字。
7 《西方及日本元史研究近况》,载《蒙古学情报与资料》,1983年,第3期,页1-9,1.4万字。
12 《早期的察合台汗国》,载《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页74-84,1.6万字。
13 《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回鹘文碑文之校勘与研究》,与卡哈尔.巴拉提合作,载《[[ 南京大学]] 《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8期,1984年,页57-106。
1985年:
14 《察合台汗国》,载《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元史分册》,1985年,页14-18,0.6万字。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刘迎胜24.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88%98%E8%BF%8E%E8%83%9C&src=tab_www&correct=%E5%88%98%E8%BF%8E%E8%83%9C&ancestor=list&cmsid=faed313793423de99b134307620a6bcf&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4#id=9b40d8da490ec43d1761e1d104479bee&currsn=0&ps=53&pc=53 原图链接] [https://news.pku.edu.cn/xwzh/1dfc8a08a4884f4182f939659d43609a.htm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 图像说明 = 刘迎胜发言}}
15 《阿力麻里》,载《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元史分册》,1985年,页2,0.3万字。
16 《别十八里》,载《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元史分册》,1985年,页10,0.3万字。
17 《至元初年的察合台汗国》,载[[ 南京大学]] 《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9期,1985年,45-56,1.8万字。
18 《元代蒙古诸汗国的约和及窝阔台汗国的灭亡》,载《新疆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页31-43,1.8万字。
31 Zur Urheimat und Umsiedlung der Toba, in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No. 1-2, 1989, pp86-107.《拓跋鲜卑的故土及其迁移》(原文为德文),载《中亚杂志》(CAJ),1989年,第1-2期 ) ,页86-107,2万字。
32 《9-12世纪民族迁移浪潮中的一些突厥、达旦部落》,[[ 载南京大学]] 《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2-13期,1989年-1990年,页80-106,页19,3.9万字。
33 《与研究》,载南京大学《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2-13期,1989年-1990年,页145-179,页180,4万字。
39 《评罕伯莉校勘本》,载《中亚学刊》,第3辑,1990年,11月(笔名"皮路斯"),页284-290,1万字。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刘迎胜25.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88%98%E8%BF%8E%E8%83%9C&src=tab_www&correct=%E5%88%98%E8%BF%8E%E8%83%9C&ancestor=list&cmsid=faed313793423de99b134307620a6bcf&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4#id=6362e358967bb0328ecb505f09b667ec&currsn=0&ps=53&pc=53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i?q=%E5%88%98%E8%BF%8E%E8%83%9C&src=tab_www 图片来源360搜索]]]| 图像说明 = 刘迎胜教授}}
1991年:
50 《脱火丞相与元金山戍军》,载《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页34-42,1.3万字。
51 《与"天文门"至"时令门校释与研究》,载《中国回族研究》,[[ 宁夏人民出版社]] ,第2辑,1992年,页1-25,3.4万字。
52 《徙多河考》,载《禅学研究》,第1辑,1992年8月,[[ 江苏古籍出版社]] ,页176-189,1.6万字。
53 《元代畏兀儿地名及其历史沿革》,载《西域研究》,1992年,第4期,页17-30,2万字。
65 《寻访东干人》,载《寻根》,1994年,第1期,页36-40,河南教育出版社,1.2万字。
66 《与"花木门"校释》,刊于《中国史论集》,祝贺杨志玖教授八十寿辰论文集,[[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4年7月,1.5万字。
67 《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专著。21.5万字。
68 《忙古带拔都儿及其在斡端的活动》,刊于《西域考察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页331-342,7千字。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刘迎胜27.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88%98%E8%BF%8E%E8%83%9C&src=tab_www&correct=%E5%88%98%E8%BF%8E%E8%83%9C&ancestor=list&cmsid=faed313793423de99b134307620a6bcf&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4#id=972603ca14df27fe9e4e8d6dc94c98cb&currsn=0&ps=53&pc=53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i?q=%E5%88%98%E8%BF%8E%E8%83%9C&src=tab_www 图片来源360搜索]]]| 图像说明 = 刘迎胜教授}}
69 A Study on the Name of Nan Bi (南毗) Kingdom of South India in the Zhu Fan Zhi (诸蕃志)(《中南印度"南毗"国名考》),《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泉州国际学术讨论会(1991.2.17-20)论文集(续集)(CHINA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UTE--Unesco Quanzhou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hina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ute, second vol.),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页143-158,1.8万字。原文为英文。
70 China in front of its past: the conception of China(《在历史面前的中国-中国的概念》),刊于《东方和历史的意义》,页435-450,罗马,1994年(in THE EAST AND THE MEANING OF HISTORY, Roma, 1994)。约1万词。原文为英文。
71 《波斯诸语言》,刊于《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年3月,页100。0.12万字。
72 《回回馆译语》,刊于《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年3月,页230。0.1万字。
73 《回回馆杂字》,刊于《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3月,页230-231。0.1万字。
81 《古代中原与内陆亚洲地区的语言交往》,刊于《学术集林》,卷七,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页167-203。2.5万字。
82 《西域通史》第七编(页324-378),[[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年,河南郑州。7万字。
83 《西域文化史》,第七章(页279-348),与余太山等合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北京,1996年6月,五万六千字。
84 《蒙哥即位风波中的察合台、窝阔台系诸王》,刊于《内陆亚洲历史文化论集--韩儒林先生纪念文集》,[[ 南京大学]] 元史研究室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页69-96,2.5万字。
1997年:
88 《与"方隅门""数目门"校释》,刊于《学术集林》,卷十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页321-341。1.2万字。
89 《二十五史新编.元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11月,23.4万字。
90 《宋元时代的马八儿、西洋、南毗与印度》,刊于《文化杂志》,[[ 澳门文化司署]] 出版,1997年冬,页95-106。1.2万字。
1998年:
94.《蒙古征服前操蒙古语部落的西迁运动》,刊于《欧亚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99年,页29-45,2.2万字。
95.《古代中国的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地理观》,刊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年,页22-41,2.6万字。
96.《回回文研究》,刊于《文史》,1999年,第二辑(总第47辑),中华书局,页287-305,2.5万字。
97.《永乐初明与帖木儿帝国的使节往来》,刊于《庆祝王钟翰教授八十五暨韦庆远教授七十华诞学术论文合集》,黄山书社,1999年,页109-114,7千字。
98.《汪大渊两次出洋初考》,刊于《郑和与海洋》,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页301-312,8千字。[2]
== 参考资料:视频==1. [[ ===古代的中国与世界 刘迎胜]] . . 全46讲 南京大学 . 2013-12-102. [[刘迎胜]] . .欧亚学研究 . 2013-12-102018年7月10日发布===词条标签: 人物 名人 学者 中外交流 蒙元史{{#iDisplay:n07161x6253|寬度|高度|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