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1
次編輯
變更
民歌
,無編輯摘要
这件事,在文学史上也是有其重要意义的。白居易说:“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采诗官]]》)其实,和周代一样,汉代也是采诗的。而从上引文献,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采诗的范围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比周代还要广。两汉某些头脑比较清醒的统治者较能接受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教训,也颇懂得反映人民意向的民歌民谣的作用,经常派遣使者“使行风俗”“观纳民谣”,甚至根据“谣言单辞,转易守长”(《后汉书?循吏传叙》)。这种政治措施,说明当时乐府采诗虽然为了娱乐,但也有作为统治之借鉴的政治意图,即所谓观风俗,知薄厚;而在客观上也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使民歌得以集中、记录、流传。
据《汉书·艺文志》所载篇目,西汉乐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这数字已接近《诗经》的“国风”,东汉尚不在内,但现存的总共不过三四十首。最早见于记录的是沈约的《宋书?乐志》, [[ 郭茂倩 ]] 编《乐府诗集》有所增广。郭氏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下列十二类:
⑴郊庙歌辞⑵燕射歌辞⑶鼓吹曲辞⑷横吹曲辞⑸相和歌辞⑹清商曲辞⑺舞曲歌辞
⑻琴曲歌辞⑼杂曲歌辞⑽近代曲辞⑾杂歌谣辞⑿新乐府辞
这个分类很全面,也系统。汉贵族乐章载在“郊庙”一类,全是文人所作,其中惟《郊祀歌》的某些作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如《练时日》之创为三言体,《 [[ 景星 ]] 》等篇之多用七言句,《 [[ 日出入 ]] 》之通首作杂言。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和“杂曲”三类中,相和歌中尤多。在音乐上,这三类也各具特色。相和是美妙的民间音乐,所谓相和,是一种演唱方式,含有“丝竹更相和”和“人声相和”两种意思;鼓吹曲则是武帝时吸收的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作军乐;杂曲只是一种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子。在写作年代上,郊庙歌辞中的《 [[ 房中歌 ]] 》最早,为高祖唐山夫人所作;鼓吹曲辞中的《 [[ 铙歌十八曲 ]] 》是西汉作品;相和歌则大部分产生在东汉,其中题为“古辞”的,几乎全是“汉世街陌谣讴”;杂曲年代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作品,可以看出民歌的影响。
西北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民体裁材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 [[ 信天游 ]] ”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 [[ 甘肃 ]] 、 [[ 宁夏 ]] 的一种山歌。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花儿
花儿除在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各地还有“花儿会”的习俗,一般在农历四到六月间(以六月初最盛),选择风景秀丽、名山古刹坐落的地方,会期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两天。届时群众云集,对歌声此起彼伏,气氛颇为热烈。
花儿分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 [[ 河湟花儿 ]] 曲调丰富多彩,“令”多达一百余种,歌者多是自编自唱。有时也有对唱,但人数不是很多,三五一群,一人唱完一首,大家随之呼应“欧——欧”之类的尾音,以烘托气氛,激发情绪。而洮岷花儿曲调则比较朴实单纯,只有少数的几个“令”,多集中在花儿会上演唱,相互答问对唱。
花儿的曲调极为丰富,不同的曲调用不同的“令”来表示,每个“令”有独特的音乐风格。
=经典曲目=
1. [[ 茉莉 花2花]]2.青藏高原3.东方红4.南泥湾5.在那遥远的地方
6.成都印象7.走西口8、草原之夜 9.康定情歌10.你
101.和平阳光 102.十送红军 103.红军阿哥你慢慢走 104.苏区干部是好作风 105映山红106满山红叶似彩霞
=作用=
教育与传承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流传着歌唱长篇叙事诗,历史诗的民歌,例如 [[ 彝族 ]] 的“ [[ 梅葛 ]] ”、苗族的“古歌”、瑶族的“盘王歌”、 [[ 哈尼族 ]] 的“开天辟地歌”、景颇族的“木瑙斋瓦”、独龙族的“创世纪”、僳僳族的“木刮基”等等。
这些歌曲记述了有关宇宙与人类起源的 [[ 古代神话 ]] 和传说,先民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以及历史、生产、生活和礼仪知识。这些歌曲曲调起伏较小,吟诵性强,篇幅长大,有的歌词长达数万行,一般需要数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唱完。这些歌曲多在节日、祭祀或婚丧礼仪中由巫师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气氛肃穆。
人生礼仪
人生有四个最重要的阶段,即诞生、成年、婚姻和死亡。在我国许多民族中,民歌贯穿于这四大礼仪。例如彝族接生婆所唱的《 [[ 秧子歌 ]] 》,广西壮族男子18岁成年时所唱的《 [[ 十八岁之歌 ]] 》,蒙古族、 [[ 普米族 ]] 的婚礼歌曲,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土族、傣族、侗族、彝族、哈尼族、土家族、汉族的《伴嫁歌》(或“哭嫁歌”),壮族、苗族、普米族的丧葬歌曲等等。
祭祀与驱邪
在一些民族中,民歌常用于祭祖活动,以及由巫师、神婆主持的祭神驱邪、除病免灾的仪式。例如 [[ 傣族 ]] 的“祭神调”、“师娘调”、“卜卦调”,侗族的“踩堂歌”(侗语叫“多耶”或“耶”)等等。
交际
民歌的交际功用包括恋爱、交流、送往迎来及对歌斗智等。它作为异性间交往的媒介,是我国许多民族中民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功用。一些民族的传统歌唱节目也往往与此相关。例如 [[ 壮族 ]] 的“歌墟”,苗族的“游方”,佬族的“走坡”,西北地区土、回、撒拉、东乡、保安及汉族的“花儿会”等等。在节日的那一天,成百上千名青年男女聚集到专设的户外歌场交游、嬉戏和对歌,歌声通宵达旦,可持续数昼夜。还有一些民族,如 [[ 布朗族 ]] 、基诺族、傣族及南部侗族地区,有小伙子去姑娘家对歌寻偶的习俗。而哈尼族、黎族、景颇族等,则是由村寨或部落兴建专用的公共房屋,供未婚青年男女对歌社交。青年男女从相识到定情,往往要有一定的过程,对歌的内容也就形成了一套程序。例如 [[ 苗族 ]] 的“游方歌”的程序为第一次见面唱“见面歌”,歌词内容为双方的自谦;再次见面唱“相思歌”;第三次见面以后,才开始通过对歌了解对方更多的情况。
在双方感情的进展和曲折中,又有相恋歌、婚誓歌、断心歌、逃婚歌、断情歌、分心歌、抗婚歌、诅咒歌等等。这些对歌形式的发展,在娱乐的同时又充分展示并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