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香港都會大學

增加 29,677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香港都會大學''' </p>
|-
|<center><img src="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01211/414034457842946048276019.png/TqFEMTQx2wgm7ip--0QvWd-f6E6XCnUoyV-0G8lftBs?v=w192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hk01.com/%E9%96%8B%E7%BD%90/560430/%E5%85%AC%E9%96%8B%E5%A4%A7%E5%AD%B8%E6%94%B9%E6%A0%A1%E5%90%8D-%E9%A6%99%E6%B8%AF%E9%83%BD%E6%9C%83%E5%A4%A7%E5%AD%B8-%E7%B6%B2%E6%B0%91%E8%85%A6%E6%B4%9E%E5%A4%A7%E9%96%8B10%E5%80%8B%E5%89%B5%E6%84%8F%E5%8F%A6%E9%A1%9E%E6%96%B0%E5%90%8D 圖片來自hk01]
</small>
|}

'''香港都會大學'''(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縮寫]]:HKMU),簡稱'''都大''',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何文田]]的法定公立大學。大學設有七所學院,分別為人文社會科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科技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提供遙距課程的公開進修學院,以及提供專業進修及副學士課程的[[香港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此外,大學還設有香港都會大學出版社。

==介紹==
香港都會大學頒授的[[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的學術資格,皆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香港特區政府認可。在都會大學修讀主修語文學位課程的學生,可通過香港[[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的語文專業發展獎勵津貼計劃獲得資助。

大學由[[港英政府]]于1989年成立,旨在為社會提供公開教育,以補足當時香港高等教育學歷及人才匱乏問題,大學创立初期由政府资助運營,1993年后轉為自資運營至今。都大在2007年起參與[[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收生。現時,有約一萬名學生正於香港都會大學修讀全日制學位課程。現任校長為[[林群聲]]教授。

在「港人眼中的大專院校排名調查2017」中,香港都會大學在市民評分中排名第8<ref>{{cite web|title=港人眼中的大專院校排名調查2017|url=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report/edu18_2017/content/resources/ppt.pdf|accessdate=2019-05-15|archive-date=2018-03-0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306023332/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report/edu18_2017/content/resources/ppt.pdf|dead-url=no}}</ref>。2021年SCImago期刊排名發布(全球大學及科研機構排名榜單),香港都會大學全球科研能力排名(Research Rank)487位,是香港上榜的九所大學之一。

== 沿革 ==
香港都會大學前身為'''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於1989年由[[港英政府]]成立,旨在为社会提供公開教育,以补足当时香港高等教育学历及人才匮乏问题,创立初期由政府资助运营,1993年后转为自资运营。1997年5月經[[香港總督]]與[[香港行政會議|行政局]]同意,[[香港立法會|立法局]]三讀通過,正式升格為香港公開大學,正名標誌著外界認同該校在[[學術]]上的成就及貢獻。

=== 籌備建立 ===
港英政府於1980年代初探討在香港提供公開教育的[[可行性研究]],經教育統籌委員會研究後,時任香港總督[[衛奕信]]在1987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落實籌辦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於1988年3月13日成立香港公開進修學院籌備委員會。1989年5月,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正式成立,並根據於同年刊憲的《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條例》授予頒授大學學位的法定資格,於同年7月進行首次招生,成為香港第一所以[[遙距教學]]模式的高等院校,學院採用靈活的[[學分制]]度,讓學生分期累積學分,以至取得學位。

=== 早期發展 ===
1992年8月,香港政府公布接納香港公開進修學院畢業生,申請以大學學位學歷為入職條件的政府職位。1992年11月,香港公開進修學院開辦的17個學位課程通過[[香港學術評審局]]的學術評審。1993年11月,香港公開進修學院舉行首屆畢業禮。

=== 正名大學 ===
1995年6月,學院通過香港學術評審局的評審,並獲評審小組建議在1996年6月後授予自行評審資格。1996年10月,香港政府授予香港公開進修學院自行評審資格,確認學院具有自行管理和保證課程質素的能力。1997年2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香港行政局]]原則上同意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正名為大學。1997年5月,[[香港立法會|香港立法局]]三讀通過,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正名為'''香港公開大學''',成為香港第七所法定大學。新校徽內的中文校名由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

=== 持續發展 ===
1998年10月,香港公開大學學生獲香港政府納入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1999年6月,香港公開大學獲國際遠距離教育聯會頒發「1999年度優異機構大獎」<ref name="Openlink1999">{{cite web|url=http://www.ouhk.edu.hk/~openlink/current/9907/c-icde1.htm|title=都會大學通訊|last=|first=|work=|publisher=都會大學通訊1999年7月.第八卷.第三期|date=1999年|accessdate=1999-07-29|archive-date=2017-03-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17144518/http://www.ouhk.edu.hk/~openlink/current/9907/c-icde1.htm|dead-url=no}}</ref>。1999年10月,香港政府宣布向公開大學一次過撥款5,000萬港元,設立遙距及成人教育卓越中心<ref>{{Cite web |url=http://www.ouhk.edu.hk/~pauwww/annual/annual98-99/5centre/index_c.html |title=邁向遙距及成人教育卓越中心 |accessdate=2017-03-27 |archive-date=2017-03-2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27170729/http://www.ouhk.edu.hk/~pauwww/annual/annual98-99/5centre/index_c.html |dead-url=no }}</ref>,並接受公開大學申請香港研究資助局補助金。2000年6月,香港公開大學電子圖書館計劃獲頒發「斯德哥爾摩科技挑戰獎」。

2000年10月,香港公開大學爲答謝[[李嘉誠基金會]]捐款4,000萬港元,支持設立港島教學中心,「香港公開大學持續及社區教育中心」正式命名為「[[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 開辦全日制課程 ===
2001年9月,香港公開大學首次開辦全日制[[副學士]]課程。2003年5月,公開大學推出首個全日制銜接學士學位課程。2004年5月,公開大學與[[職業訓練局 (香港)|職業訓練局]]合作推出銜接學位課程。

2005年5月,公開大學與醫院首次合辦護士培訓課程;與[[國泰航空]]合辦機艙服務專業文憑課程。10月,公開大學與[[香港警務處]]合作教授「學警基礎訓練課程」。

2006年8月,公開大學宣佈正式加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為首間提供非[[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課程的大專院校。同年,公開大學與[[香港浸信會醫院]]合作辦學。

2007年6月,公開大學成立[[普通話]]教育及測試中心。8月,與[[仁安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攜手開辦全日制護理學榮譽學士學位(普通科)課程;公開大學免費開放教材,為香港市民提供自助進修機會。同年9月,[[李兆基|李兆基博士]]因捐贈5,000萬元,支持設立大學發展基金,校董會一致同意將商業管理學院命名為「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以作鳴謝。12月,公開大學首次獲政府納入[[配對補助金計劃]],經配對後共籌得一億六千萬港元。

2008年5月,公開大學與製衣業訓練局首度合作開辦服飾業銜接學位課程<ref>[http://www.ouhk.edu.hk/WCM/?FUELAP_SITEDBID=SITE%5F%2D66&FUELAP_OP=FUELOP_NewScreen&PAGE=1&STU_ANNOUNCE=false&CCNAME=CCNEWS&lang=chi&ITEMID=CCNEWS%5F58233020&DIS=1&YEAR=2008&FUELAP_TEMPLATENAME=tcAbstractList_2004& 公開大學與製衣業訓練局首度合作 開辦服飾業銜接學位課程 14/05/2008]</ref>。

2008年6月,公開大學的全日制[[護理學]]榮譽學士課程通過[[香港護士管理局]]的專業資格評審。

=== 成立研究所 ===
2014年, 香港公開大學在研究資助局統籌下,供本港的自資院校競逐申請的研究基金中獲得資助款項達一千八百萬元,用以成立「創新科技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和「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等研究所。

=== 檢討大學名稱 ===
2019年6月,香港公開大學設立「檢討大學名稱工作小組」,討論大學更名的事宜,避免大學被[[公眾]]認為仍只提供[[遙距教育]]及成人教育課程的[[刻板印象]],就大學的定位及修改命名的進行[[可行性研究]],並已經發郵件徵求校友意見,以便將改名之事提上日程。

2020年12月11日,香港公開大學舉辦網上記者會,公佈大學將易名為'''香港都會大學'''({{lang|en|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ref>{{cite news|url=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64749-20201211.htm|title=公開大學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work=香港電台|date=2020-12-1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11040455/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64749-20201211.htm|archive-date=2020-12-11|deadurl=no}}</ref>。由於香港公開大學屬於法定大學,因此需要修訂香港法例第1145章《香港公開大學條例》配合更改校名,並將大學條例的修訂草案提交給[[香港立法會]]審議,在立法會通過及刊載於[[香港政府憲報|政府憲報]]後方能完成更名的程序。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於2021年3月5日召開會議討論後,委員會同意在上半年將大學更改校名的條例修訂草案提交立法會大會審議,以配合大學在9月開始的新學年。

2021年7月14日,立法會三讀通過《2021年香港公開大學(修訂)條例草案》<ref>{{cite web|title=立法會會議 Council meeting: 14 - 15.07.2021 表決結果|url=https://www.legco.gov.hk/yr20-21/chinese/counmtg/voting/v20210714.pdf|access-date=2021-07-14|archive-date=2021-07-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714071215/https://www.legco.gov.hk/yr20-21/chinese/counmtg/voting/v20210714.pdf|dead-url=no}}</ref>。

2021年9月1日,香港法例第1145章《香港都會大學條例》生效,學校正式啟用香港都會大學(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為法定名稱。

== 對外合作 ==
=== 學術交流、合作項目 ===
香港都會大學與內地多個大學合作開辦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旨在培養多元復合型領導人才,曾合作的大學有[[暨南大學]]、[[汕頭大學]]、[[湖南大學]]、[[山東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
此外,都大與[[法政大學]]、[[中國醫藥大學]]等高校簽署合作協議。

=== 學生實習與交流 ===
都大各個學院及學生事務處每年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交流及實習計劃,學生亦可參加由政府或其他專業團體所舉辦的國際交流活動。參與計劃的地區包括中國大陸、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土耳其、澳洲、日本、新加坡和台灣等。其中不乏[[北京大學]]、[[巴黎第二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名校,[[有利建築]](新加坡)有限公司、[[谷歌]]等知名企業。

== 學術泛論 ==
=== 全日制課程 ===
全日制課程是香港都會大學從2001年起主力發展的課程。不同於遙距課程所採取的開放入學模式,全日制課程的申請人需具備指定學歷資格方能入學。全日制學位課程的入學申請人須要具備[[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香港中學文憑]]或同等程度的學歷資格,並須達到入讀高等課程的標準,部分課程更設有入學試及面試。從2007年起部分全日制學位課程已加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全日制課程的授課模式和其他大學的全日制課程相似,以演講課堂和導修課堂作為學習方式,部分課程更包括實驗和實習。

=== 兼讀制課程 ===
兼讀制課程是香港都會大學由創辦至今一直開辦的課程。大學會向報讀遙距課程的學生派發自學教材,部分課程更包括互動電腦[[光碟]]、視像光碟和[[電腦軟件]]等教學媒體。大學的導師會在平日晚上或週末定期舉行導修課。遙距課程容許學生自行決定是否出席導修課,但部分遙距課程規定學生必須出席特定的課堂或[[實驗|實驗課]]。此外,大學會安排導師在指定的時間通過[[電話]]、[[電郵]]或使用[[互聯網]]為學生提供指引及協助。導師也會就學生完成的作業給予評語,從而促進學習。

雖然大部分兼讀制課程採取開放入學模式,沒有入學學歷限制,也不設修讀年限,但學生必須在修讀課程期間完成指定作業,並在期終考試取得合格成績,才能獲得該科目的[[學分]]。此外,每一個遙距課程,包括文憑和學位課程,都設有修讀規則,學生必須遵循修讀規則,累積指定科目的學分,才能申請該課程的學歷證書。

全日制及兼讀制課程的學生須在指定修學期內完成指定課業,在所修讀課程的各科考試均取得合格成績,並達到指定出席率方能畢業,部分課程的畢業資格更會參考學生的實習表現。

=== 大學排名 ===
在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都會大學未能進入全球排行榜或亞洲大學排行榜。<ref>{{cite web|title=QS University Rankings for Asian 2022|url=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asian-university-rankings/2022|accessdate=2022-01-26|dead-url=no|archive-date=2021-11-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117195637/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asian-university-rankings/2022}}</ref>在「港人眼中的大專院校排名調查2017」中,香港都會大學在市民評分中排名第8<ref>{{cite web|title=港人眼中的大專院校排名調查2017|url=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report/edu18_2017/content/resources/ppt.pdf|accessdate=2019-05-15|archive-date=2018-03-0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306023332/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report/edu18_2017/content/resources/ppt.pdf|dead-url=no}}</ref>。香港都會大學的創意寫作課程也在中國高校學科評估中排名第11位。根據非學術排名的網站uniRank,2021年香港都會大學在「網絡存在和受歡迎程度」於世界排名第797,於香港排名第7。 2021年8月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分数排名更新,都大於香港排名第8。

== 組織架構 ==
《香港都會大學條例》(香港法例 第1145章)[[香港行政長官校監必然制|規定大學校監]]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或行政長官所委任的一名人士(1997年6月30日前為[[香港總督]])。

* 校監:[[林鄭月娥]]女士
* 副校監:[[李業廣]]博士
* 校董會主席:[[黃奕鑑]]先生
* 校董會副主席:黃天祥博士工程師
* 司庫:尹錦滔先生
* 校長:[[林群聲]]教授
* 學術副校長:關清平教授
* 副校長(資源及發展):呂汝漢教授
* 副校長(學生事務及支援):郭予光教授
* 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鄺志良教授
* 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院長:區啓明教授
* 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李慧心教授
* 護理及健康學院院長:蔡翩翩博士 (署理)
* 科技學院院長:王富利教授
* 公開進修學院院長:李錦昌博士
* 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曾德源博士

=== 教學及研究單位 ===
大學的學術部門由下列學院組成:
* 人文社會科學院
* 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
* [[香港都會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
* [[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
*[[香港都會大學科技學院|科技學院]]
* 公開進修學院
* [[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大學設立研究事務處,其主要工作為監察大學的研究活動、支援大學教職員進行之研究,以及統籌發展項目。大學所設立的研究所及中心包括:
* 創新科技與持續發展研究所
* 公共及社會政策研究中心<ref>{{Cite web |url=https://ss.hkmu.edu.hk/public-and-social-policy-research-centre/ |title=公共及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3= |access-date=2021-09-07 |archive-date=2021-11-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104094101/https://ss.hkmu.edu.hk/public-and-social-policy-research-centre/ |dead-url=no }}</ref>
* 開放及創新教育研究所
* 雙語教學研究所
* 國際商業及管治研究所
* 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
*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

== 校園建設 ==
大學在1989年建校時的校舍位於銅鑼灣[[興利中心]](現已重建為[[希慎廣場]])<ref name="The OUHK campus history">{{cite web |title=The OUHK campus 大學校舍 |url=http://www.ouhk.edu.hk/ETPU/OUHK25/OUHK25-06.pdf |publisher=香港公開大學 |accessdate=2021-09-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928084125/http://www.ouhk.edu.hk/ETPU/OUHK25/OUHK25-06.pdf |archivedate=2021-09-28 |deadurl=no }}</ref>,其後於1990年遷入位於旺角[[工業貿易署大樓]](現為[[彌敦道700號]])的原[[香港城市理工學院]](現[[香港城市大學]])臨時校舍。位於何文田牧愛街的[[樂道中學]]於1989年遷入沙田[[美林邨]]後的原址建築物被拆卸,地皮交由進修學院興建永久校舍。為準備在何文田的永久校舍開幕,進修學院遷入位於何文田[[公主道]]的原海星小學校舍作為過渡性安排。

1996年4月,位於[[何文田]]的永久校舍啟用,為學生提供了理想的校園環境。

2000年7月,大學獲[[香港賽馬會]]資助的[[多媒體]]實驗室開幕。

2000年10月,位於上環[[信德中心]]的的港島教學中心開幕。大學爲答謝[[李嘉誠基金會]]捐款4,000萬港元支持設立港島教學中心,轄下的「持續及社區教育中心」冠名為「[[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2005年4月,由於學科種類增加及全日制學生的人數增長,大學租用毗鄰何文田永久校舍的[[何文田廣場]]一樓全層設立何文田廣場教學中心,直至2014年賽馬會校園建成啟用。

2005年5月,第二期校舍發展計劃展開,該計劃是在何文田校舍的停車場,興建一座樓高12層的教學大樓。整項建築工程開支約為1億7,000萬元,獲得各界人士捐助,包括郭得勝基金、[[田家炳]]基金、[[黃炳禮]]博士、楊雪姬、[[何鴻燊]]博士、[[蔣震]]工業慈善基金、鄭裕彤博士、李鉅能及各校友等<ref name="phase2-develop">{{cite web|url=http://www.ouhk.edu.hk/WCM/?FUELAP_TEMPLATENAME=tcSubWeb&lid=SUBWEBLIST_PAU_56976067&cid=3&mid=1&lang=chi|title=第二期校舍發展|last=|first=|work=|publisher=香港公開大學|date=2012-08-19|accessdate=2013-07-28}}</ref>。第二期校舍發展計劃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借出1億2,000萬元免息貸款。[[郭得勝|郭得勝基金]]因捐款4,000萬元,支持大學興建第二期校舍,為答謝郭得勝基金的支持,大學將新建大樓命名為「郭得勝樓」。2006年8月,大學何文田第二期校舍舉行動土儀式。2008年1月22日,[[鄭裕彤|鄭裕彤博士]]因捐贈3,500萬元,支持興建第二期校舍,校董會一致同意將何文田校舍高座命名為「鄭裕彤樓」以作鳴謝。

2008年5月,臨床護理教學中心落成啟用,該教學中心為結合普通科、[[精神科]]及中醫藥護理模擬的教學中心。

2008年9月,大學第二期校舍啟用。

2010年9月,蕭志成先生捐款1,000萬元,並得到母親蕭曾鳳群女士及太太的大力支持。大學為答謝蕭志成先生及其家人,將何文田校舍正門庭院(中國銀行(香港)都會大學分行前)命名為「蕭曾鳳群廣場」。

2010年12月,大學獲[[香港教育局|教育局]]批出何文田[[忠孝街]]土地興建新校舍,預算工程開支約7億2,000萬元。2011年1月,忠孝街校舍發展計劃獲立法會財委會批出免息貸款3億1,700萬元。2012年2月,大學為答謝[[香港賽馬會]]捐款1億9,000萬元支持興建新校舍,新校園和設施獲命名為「賽馬會校園」和「賽馬會綜藝廳」。2012年2月28日,大學舉行動土儀式。

2012年8月,大學出售位於上環信德中心商場的港島教學中心單位,並在[[葵涌]]購置新教學中心。2013年9月,葵興教學中心啓用,「[[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遷至位於[[九龍貿易中心]]第2座的葵興教學中心。

2014年2月,大學賽馬會校園正式啓用。

2014年8月,大學獲得[[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把何文田[[常盛街]]已空置達11年的前[[香港房屋委員會展覽中心]]土地,改劃為政府機構或公共設施用途,以便用於興建新教學大樓。[[規劃署]]認為該發展不會對鄰近地區的交通及景觀帶來不良影響,而教育局也支持大學的擴建計劃,因此該申請獲得城規會通過。

2017年2月,大學公佈將於何文田校舍對面,位於常盛街的前[[香港房屋委員會展覽中心]]地皮,興建一所護理及健康教學綜合大樓,以回應社會未來因人口老化而對專業健康護理人才需求的增加及種種挑戰<ref>{{cite news|title=公大擬斥資8億常盛街建新大樓 料最快2020年中落成|url=https://www.hk01.com/港聞/72101/公大擬斥資8億常盛街建新大樓-料最快2020年中落成|date=2017-02-15|ref=香港01}}</ref>。大樓的建築工程被批予承建商華營建築,預算耗資8億5千萬港元,其中4億港元獲政府批出免息貸款,而香港賽馬會亦出資捐助興建。

== 校園及設施 ==
=== 本部校園 ===
大學本部校園位於九龍何文田。由'''正校校園(Main Campus, MC)''','''賽馬會校園(Jockey Club Campus, JCC)'''和'''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Jockey Club Institute of Healthcare, IOH)'''所組成。佔地約7.76[[公頃]]。

正校校園位於何文田牧愛街30號,鄰近[[聖公會蔡功譜中學]]、[[香港足球總會|足球總會會所]]、[[醫療輔助隊|醫療輔助隊總部]]。校園由A、B、C三座大樓組成。佔地3.4公頃。
* '''A座 鄭裕彤樓''':第一期校舍高座 ,面向[[佛光街]]
* '''B座''':第一期校舍低座,面向牧愛街
* '''C座 郭得勝樓''':第二期校舍 ,面向佛光街

正校校園備有[[圖書館]]、演講廳、導修課室、[[自修室]]、休息室、[[餐廳]]、[[咖啡廳]]、[[銀行]]、諮詢中心、教材派發中心、郵件室、茶水間、[[禮堂|多用途禮堂]]、[[更衣室]]、[[語言]][[實驗室]]、[[電腦]]實驗室、[[影音]]製作室、[[音樂|音樂室]]、[[樂隊|樂隊室]]、輔導室及[[停車場]]等,亦有專為[[殘疾]]人士而設的輔學設施。

賽馬會校園位於何文田忠孝街81號,鄰近御龍居和紅磡分區警署,佔地2.5公頃。<ref name="hmtjcc-1">{{cite web|url=http://www.ouhk.edu.hk/WCM/?FUELAP_TEMPLATENAME=tcAbstractList_2004&CCNAME=CCNEWS&ITEMID=CCNEWS_59964360&lang=chi|title=公開大學新學院大樓動土 校園及綜藝廳以馬會命名|last=|first=|work=|publisher=香港公開大學-公共事務部|date=2012-02-28|accessdate=2013-07-25|archive-date=2013-12-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4212529/http://www.ouhk.edu.hk/WCM/?FUELAP_TEMPLATENAME=tcAbstractList_2004&CCNAME=CCNEWS&ITEMID=CCNEWS_59964360&lang=chi|dead-url=no}}</ref>建有樓高十二層的賽馬會校園,分為D座和E座,由正校校園步行約數分鐘即可到達。
* '''D座及E座 賽馬會校園(Jockey Club Campus, JCC)''':面向[[公主道]]及[[忠孝街]]

賽馬會校園除設有演講廳、課室、圖書館和電腦實驗室等教學場所外,大樓還設有學習共用空間、多用途禮堂、綜藝廳、文化創意工作室及實驗室、檢測認證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等設施。

* '''F座 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Jockey Club Institute of Healthcare, IOH)''':第三期校舍 ,面向[[常盛街]]及佛光街

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大樓於2020年11月上旬啟用,於2021年1月8日正式開幕<ref name="公大健康護理學院大樓正式開幕">{{cite news |title=公大健康護理學院大樓正式開幕 增教學空間培訓健康護理專才 |url=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571900/%E5%85%AC%E5%A4%A7%E5%81%A5%E5%BA%B7%E8%AD%B7%E7%90%86%E5%AD%B8%E9%99%A2%E5%A4%A7%E6%A8%93%E6%AD%A3%E5%BC%8F%E9%96%8B%E5%B9%95-%E5%A2%9E%E6%95%99%E5%AD%B8%E7%A9%BA%E9%96%93%E5%9F%B9%E8%A8%93%E5%81%A5%E5%BA%B7%E8%AD%B7%E7%90%86%E5%B0%88%E6%89%8D |work=香港01 |date=2021-01-08 |accessdate=2021-03-03 |archive-date=2021-03-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08131958/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571900/%E5%85%AC%E5%A4%A7%E5%81%A5%E5%BA%B7%E8%AD%B7%E7%90%86%E5%AD%B8%E9%99%A2%E5%A4%A7%E6%A8%93%E6%AD%A3%E5%BC%8F%E9%96%8B%E5%B9%95-%E5%A2%9E%E6%95%99%E5%AD%B8%E7%A9%BA%E9%96%93%E5%9F%B9%E8%A8%93%E5%81%A5%E5%BA%B7%E8%AD%B7%E7%90%86%E5%B0%88%E6%89%8D |dead-url=no }}</ref>,校園佔地1.86公頃的新大樓的落成將有助回應社會未來因人口老化而對專業健康護理人才需求的增加及種種挑戰。與此同時,大學亦計劃開辦更多新課程,以配合社會對健康護理人才的需求。嶄新的教學設施包括物理治療教研室、護理技術教學專區、虛擬實境教學專區、中醫護理教學中心及兒童發展中心等,為有特別健康護理需要的公眾人士提供評估及支援服務。

=== 葵興校園(KHC) ===
2012年8月,大學以7.7億元購入九龍貿易中心第2座8至12樓,每層面積約25,000平方呎,總面積約124,300平方呎。

葵興教學中心位於[[新界]][[葵涌]]葵昌路51-53號[[九龍貿易中心]]第2座8至11樓。葵興教學中心於2013年9月啟用,而[[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也由上環信德中心商場遷入本教學中心。葵興教學中心除了設有課室、演講廳、電腦室、自修室、小組討論室和學習資源中心外,還設有賽馬會STEAM教育實驗室、和室和模擬教室,包括[[民航飛機|模擬機艙]]、[[酒店|智能酒店]]、[[醫院|病房]]、幼稚園及犯罪現場鑑證室等教學設施。

=== 荔景校園(OCC) ===
位於[[新界]][[葵涌]]荔景山路201-203號的荔景校園([[製衣業訓練局]]荔景訓練中心大樓)地下至四樓,在2010年1月啟用。中心佔地約3,000平方米,設有11個導修課室、3個電腦實驗室、學習資源中心、數間應用教學室、自修室及基本學生設施等。

=== 深圳辦事處 ===
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深圳市]],主要負責大學在中國內地舉辦的課程,以及處理中國內地學生入讀大學的申請。

== 大學電視節目 ==
自1989年創校以來,大學以普及專上教育及推廣終身學習為宗旨,向公眾電視台購買時段播放教育節目。節目內容包括文科、理科、社會科學、商管、教育、資訊科技、兒童成長和心理等,也有適合普羅大眾收看的中國文化及歷史節目,分別由本校自行製作,或購自[[英國公開大學]]和[[国家开放大学]]等等<ref>{{Cite web |url=http://www.ouhk.edu.hk/~openlink/current/0111/c_etv.htm |title=「進修新天地」10月起在明珠台播放 |accessdate=2017-03-23 |archive-date=2012-06-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619233620/http://www.ouhk.edu.hk/~openlink/current/0111/c_etv.htm |dead-url=no }}</ref>。

多年來,[[無綫電視]]與大學合作,於[[明珠台]]播放新一輯《[[知識新天地]]》,周日早上九時至下午一時播映。節目集結不同領域的教育資訊,透過電視廣播,與全香港共享知識。

== 學生組織 ==
=== 學生團體 ===
香港都會大學一向鼓勵同學組織學生團體及舉辦學生活動,並透過大學的學生事務委員會及學生事務組為這些學生團體提供所需的支援和協助。學生在計劃及參與各類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增進知識及提高組織技巧。現時共有近30多個學生組織<ref>{{Cite web |url=http://www.ouhk.edu.hk/SAO/Website/SAO%20Website_Student%20Societies_CHI.pdf |title=學生組織 |accessdate=2017-03-21 |archive-date=2017-03-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22072852/http://www.ouhk.edu.hk/SAO/Website/SAO%20Website_Student%20Societies_CHI.pdf |dead-url=no }}</ref>獲大學認可成立及接受資助,為同學籌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如各類運動競賽、學術研討、講座、戶外活動及管理演習比賽等。

自學生會於2008年重新成立後,現時學生事務委員會轉型成為校方代表與學生會主要成員聯合議事的平台,主理學生組織的憲政與財政事務。

=== 學生會 ===
在學生會屆期期間,任何註冊修讀香港都會大學學分課程的學生均於有關屆期期間享有會籍所賦予的各項權利。學生會的宗旨在於作為學生及香港都會大學和其他團體的溝通橋樑、在同學之間樹立校風、改善學生福利、為學生提供更廣泛和更優質的社交活動及學習機會;以及作為學生的代表。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51,4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