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赵尔丰

增加 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赵尔丰(1845年-1911年),字季和,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清汉军正蓝旗人。以山西知县累保道员,权永宁道,调建昌,旋充川滇边务大臣,改驻藏大臣。宣统三年,署四川总督,镇压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后,让政权于大汉四川军政府,仍据总督署企图,遂为都督尹昌衡所杀。赵尔丰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二哥是《清史稿》的编纂者赵尔巽。
   == 早年经历==
  其父是道光进士,其兄弟尔震、尔巽、尔萃均考取进士,唯赵尔丰屡试不第,只能以纳捐为官,任职于广东。1884年任山西静乐知县,1888年调永济县令,得山西巡抚锡良赏识,随任于河南。
  1903年锡良调任四川总督,赵又随之入川,先后任永宁道、建昌道。
  1909年,赵尔丰挫败进攻巴塘的西藏叛军,并乘胜进入西藏,收复江卡、贡觉等四个部落地区,更越过丹达山向西,一直到达江达宗,此时距离拉萨只有六天的路程,0-逃往英属印度。赵尔丰-请求乘胜平定西藏全土,并建议在藏区推行革教易俗政策,由于担心其举措过激,为避免事端,清政府没有允许,但赵尔丰入藏期间仍有大量寺庙被毁。
  1910年,赵尔丰与钟颖军会师于查木多,然后两军迅速推进到工部一线,然后又进入波密地区。赵、钟两军对所到之处的土司头人进行招抚,说服他们建立郡县。这次行军,流传有很多传说。有史料记载道,“大军直入恩达,获噶伦登珠及随从四十余人”,当时赵尔丰在昌都,听说登珠将要到了,陈兵三十里,然而登珠“乘马不下,神色自如”。赵尔丰以盛宴款待登珠,登珠也坦然入座,不把自己当做囚徒。赵尔丰开玩笑地问他:“你为什么被捉住了啊?”登珠说:“两军对战,理应先约战期,鸣鼓对垒,以力相较,如此行劫,未足为武也。”赵尔丰听到此言,于是约好再战。但再次作战时,藏军皆不战溃散。登珠想要逃跑,但刚一上马,就被活捉了。之后赵尔丰又收复了三崖(今贡觉、瞻对、波密和白马岗等地)。
   == 保路运动==
  1911年4月,原四川总督、赵尔丰之兄赵尔巽调任东三省总督,朝廷将赵尔丰调任四川总督。8月2日,赵尔丰到任。那时,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借“国有”的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从而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路风潮。四川的保路运动最为激烈,早在6月份便成立了保路同志会,之后运动遍及全省。赵尔丰甫任,也曾一度认为“四川百姓争路是极正常的事”,一面开导民众,一面电恳内阁“筹商转圜之策”,后又参劾盛宣怀,请求朝廷查处盛宣怀。但清廷对赵尔丰等所陈各节,不但置之不顾,反而电饬赵尔丰解散群众,切实镇压。赵尔丰被逼无奈,只能忠实的执行清廷的旨意。9月16日,赵尔丰召集各营军官训话,部署弹压保路风潮。9月7日,他以到督署看邮传部电报为由,将应约而来的蒲殿俊、罗纶等九人诱捕。消息传出,同志会组织民众到督署-,要求释放蒲殿俊等人,遭到卫兵的枪杀,造成“成都血案”。血案发生后,各地同志军闻而起义,旬月之间,四川大半州县被保路同志军攻占,清军处处失利,四面楚歌。川军不愿意接受命令继续镇压,清政府于是派湖北新军入川平定-,导致武昌兵力空虚,因此该事件也被认为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线,赵尔丰也因此事件被免去四川总督一职,留任边务大臣。
   == 辛亥被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22日和25日,成都召开四川官绅代表大会,宣布脱离北京政府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原咨议局议长蒲殿俊任军政府都督,陆军第十七镇统制朱庆澜任副都督。
  但是局势并不稳定,12月6日,军队突然哗变,蒲、朱逃走,军政部长昌衡平定叛乱,被推为都督。当军队哗变时,应一些绅商的请求下,赵尔丰以总督的名义张帖布告以安定军心,因此,事后人们怀疑兵变是赵指使。12月22日凌晨,尹昌衡指挥所部擒获赵尔丰,并在成都皇城坝召开公审大会公审赵尔丰,当众尽斥其罪,并令部下将赵尔丰当场杀于皇城“明远楼”,赵尔丰死前,骂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