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苏颂

移除 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苏颂
| 圖像 =
[[File:27.jpg|缩略图]] [[File:苏颂2018.jpg|缩略图|center|[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77f235549052982201333ec1e7cb7b3b/902397dda144ad3468538e14d0a20cf430ad85b0.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
| 出生日期 = 1020年12月10日
== 人物生平 ==
=== 进士及第===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十一月廿三日(12月10日),苏颂在同安芦山堂(今同安城关)出生,他原籍福建同安县,父苏绅死葬润州,遂迁居丹徒。 庆历二年(1042年)苏颂中进士,为宿州观察推官。次年任江宁知县。任南京留守推官时,留守欧阳修将政务委托给他时说:“你办事慎重稳妥,经过你看的文件我就放心了。”三年任满,正赶上父亲苏绅病逝。苏颂葬父京口,从此移居润州丹阳。 === 编校古籍===
苏颂于皇祐五年(1053年)任馆阁校勘,开始了他校正和整理古籍的生涯。不久迁大理寺丞。
他侍奉祖母、母亲,供养姑姐妹及外族数十人,并及时给他们婚嫁。妻儿有时衣食不继,但大家相处融洽,亲密无间。宰相富弼称他为“古君子”。
至和元年(1054年),任同知太常礼院。嘉祐二年(1057年),改任集贤校理、校正医书官。嘉祐四年(1059年),兼任殿试复考官,五年,迁太常博士,仍兼校正医书官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出知颍州。这是他第一次在朝廷任职,主要是编校古籍,历时九载。
嘉祐八年(1063年),召为开封府界提点诸县镇公事。时仁宗逝世,建陵墓,主管部门向各郡征收一时难得的物资。苏颂对他们说:“遗诏务从俭约,怎么可以强制下面交纳当地不出产的东西。”不久升为修起居注、知制诰。治平二年(1065年),迁三司度支判官。
=== 出使辽国===
治平四年(1067年),苏颂任辽朝使臣的伴送使。当苏颂一行行至恩州时,突遇驿馆起火。由于他遇事镇定,举措得当,没有发生混乱,辽朝使者也没有受到大的惊扰,因此很得英宗的赞赏。熙宁元年(1068年)他任贺辽太后生辰使,出使辽朝。熙宁二年(1069年)又任辽朝贺生辰伴使。熙宁十年(1077年)再任贺辽主生辰使。元丰五年(1082年)他又一次任辽贺正馆伴使。
苏颂十分注意辽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军事设施、山川地理、风俗民情、外交礼仪等,并向朝廷反映了辽的实际情况。
两次使辽,他写下《前使辽诗》和《后使辽诗》,记录出使的路线和所见所闻。元丰四年(1081年)八月神宗命他编写一本与辽朝往来有关各种礼仪和文件程式的书籍。元丰六年(1083年)此书编成,神宗亲自赐名《鲁卫信录》,其中保存了大量宋辽间的交往史料。
=== 任职朝中===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苏颂任知制诰。次年,拜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同知审刑院。
熙宁三年(1070年),权同知贡举,因拒绝草诏李定为监察御史里行而被神宗撤职,这是他第二次在朝廷任职。
苏颂在朝中任职的第三件事是参与改革。元丰年间改革官制,是神宗与王安石的改革措施之一。元丰四年,他被召回吏部详定官制。他积极参加了官制改革,在革除宋代官、职和差遣的弊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宋代元丰以前,官用来定品阶俸禄;职为殿阁、文学之士及待制等,以示尊宠。唯差遣为实职,可行使权力。这样造成了官称与实职不符,机构混乱,冗员过多等弊病。苏颂在这方面提过许多有益意见。
在《奏乞将常平仓等公事付逐路转运司其提举官改差充本司勾当公事》中,他提出把发放青苗钱的提举常平司归各路转运使管辖,这样,不致政出两门,使州县长官不知所从。这也是他为当时机构改革所提出的很好的建议。
=== 体恤百姓===
熙宁四年(1071年),任婺州知州。熙宁六年(1073年),转亳州知州。熙宁八年(1075年),知应天府。
在淮南转运使任内,苏颂见到因饥荒造成哀鸿遍野,灾民嗷嗷待哺的惨景,于是立即上书,为百姓请求救济:“臣窃闻近日甚有近北灾伤人民流移往邻路州逐熟,...今并淮诸郡,虽稍登稔,若食口既多,必致物价腾踊。万一将来秋成失望,漂泊之民,未有归业之期。坐食贵谷,便见所失。彼时须烦县官赈救,为惠差迟,则其敝益甚矣。臣以为存恤之法,莫若先平物价,若物货之平,则莫若为粜给,使之常食贱价之物,则不觉转移流徙之为患也。”他不仅想到荒年中对灾民的赈济,而且想到赈救后物价如何保持平稳,流民如何归业安居等等。他想的是很周到和长远的。
当时各地争修寺院,皇帝也滥赐匾额,极大地加重了百姓经济负担。苏颂又挺身而出为百姓请命:“臣欲乞朝廷明立条约,今后不许特创寺院宫观。”对违法而建的寺院“并令州县检括指挥一切毁拆,许诸色人收买请射,永为己业”。
苏颂关心民瘼,体恤百姓,深为皇帝所知。熙宁九年(1076年)正月,苏杭地区再次闹灾。在选任地方长官时,神宗称“苏颂仁厚,必能拊安吴人。” 苏颂因而知杭州。
行政員使用者查核員拒收員巡檢員管理員、water、waterc、waterh、waterm、waterp、waters、watert、waterv、waterw、waterz
10,3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