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增加 9,615 位元組, 5 年前
新条目
'''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 (1803~1882):倡导个性主义的游吟诗人,美国 [[ 超验主义 ]] 运动的急先锋。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1836年出版处女作《论自然》。他文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散文和诗歌上。{{Infobox person| 姓名 =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图像 = [[File: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jpg|有框|居中|]]| 图像说明 =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1795564003&di=b658c972d00243c668ac53619e2420d4&imgtype=0&src=http%3A%2F%2Fs1.sinaimg.cn%2Fmw690%2Fb364e900tx6CMp1sP2860%26690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8B%89%E5%B0%94%E5%A4%AB%C2%B7%E7%93%A6%E5%B0%94%E5%A4%9A%C2%B7%E7%88%B1%E9%BB%98%E7%94%9F&step_word=&hs=0&pn=43&spn=0&di=175429284581&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004937673%2C1078686534&os=3448920751%2C1843312441&simid=4195331687%2C535047384&adpicid=0&lpn=0&ln=249&fr=&fmq=155178546586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s1.sinaimg.cn%2Fmw690%2Fb364e900tx6CMp1sP2860%26690&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s52_z%26e3Bftgw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fAzdH3Fks52_knm9jlaaa8a8ilz7_z%26e3B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百度图片]| 出生日期 =1803年5月25日| 逝世日期 = 1882年4月27日 | 出生地点 = 美国波士顿| 国籍 = 美国| 别名 = Ralph Waldo Emerson| 职业 = 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知名原因 =《论自然》}}== '''目录''' ==1、 '''早年经历'''<br><br>2、'''职业生涯'''<br><br>3、'''个人影响'''<br><br>4、'''人物评价'''<br><br> '''早年经历'''<br><br> 爱默生出身牧师家庭,他的父亲威廉·爱默生是一位知名的一位论派牧师。爱默生在即将过8岁的生日两周前父亲过世(1811年),由母亲和姑母抚养他成人。隔年他被送到了波士顿拉丁学校就读。<br><br>1817年10月,爱默生14岁时,他入读哈佛大学并且被任命为新生代表,这个身份让他获得免费住宿的机会。为了增添微薄的薪水,寒假期间他会到Ripley 伯父在马萨诸塞州瓦胜市的学校进行辅导及教学事务。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丰富了思想,开阔了视野。<br><br>1821年爱默生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协助自己的兄弟在母亲的家中设立一所给年轻女性就读的学校,这是在他于切尔姆斯福德设立自己的学校以后的事;当爱默生的兄弟前往格丁根读神学时,爱默生负责主持这所学校。之后数年,爱默生都过着担任校长的日子,然后进了哈佛大学神学院,并于1829年以一位论派牧师的形象崭露头角。<br><br>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埃伦·塔克,她在20岁时因罹患肺结核,于1831年2月8日过世。<br>1832年,一次与教会干事关于圣餐服务的管理权争执及关于公众祈祷的疑虑让他辞职了。1832年以后,爱默生到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浪漫主义先驱华滋华斯和柯尔律治,接受了他们的先验论思想,对他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br><br>在1832年至33年间,爱默生到欧洲旅游,这段经历记载在《英国人的性格》(English Traits)(1856年)中。在旅途中,他遇到了威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和托马斯·卡莱尔。在旅程结束后,爱默生与卡莱尔仍继续联系,直至卡莱尔于1881年逝世,爱默生在美国充当卡莱尔的代理人。爱默生的旅游地点不限于英国,他也去了法国(于1848年)、意大利和中东<br><br>。 爱默生回到波士顿后,在康科德一带从事布道。这时他的演说更接近于亚里士多德学派风格,重要演讲稿有《历史的哲学》、《人类文化》、《目前时代》等。 爱默生经常和他的朋友梭罗、霍桑、阿尔柯、玛格利特等人举行小型聚会,探讨神学、哲学和社会学问题。这种聚会当时被称为“超验主义俱乐部”,爱默生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超验主义的领袖。<br><br>1835年,爱默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买了一所屋子,很快就成为城中最重要的市民之一。他在那里亦娶了第二任妻子利迪亚·杰克逊。他称她为利迪亚人而她称他为爱默生先生,俩人生下的孩子是华都、艾伦、伊蒂丝和爱德华·爱默生。艾伦是以他前妻的名字命名,这是利迪亚的建议。<br><br> '''职业生涯'''<br><br> 爱默生出身牧师家庭,自幼丧父,由母亲和姑母抚养他成人。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丰富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毕业后曾执教两年,之后进入哈佛神学院,担任基督教唯一的神教派牧师,并开始布道。1832年以后,爱默生到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浪漫主义先驱华滋华斯和柯尔律治,接受了他们的先验论思想,对他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br><br> 爱默生回到波土顿后,在康考德一带从事布道。这时他的演说更接近于亚里士多德学派风格,重要讲演稿有《历史的哲学》、《人类文化》、《目前时代》等。 爱默生经常和他的朋友梭罗、霍桑、阿尔柯、玛格利特等人举行小型聚会,探讨神学、哲学和社会学问题。这种聚会当时被称为"超验主义俱乐部",爱默生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超验主义的领袖。<br><br>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作品<br> 1840年爱默生任超验主义刊物《日晷》的主编,进一步宣扬超验主义思想。后来他把自己的演讲汇编成书,这就是著名的《论文集》。《论文集》第一集于1841年发表,包括《论自助》、《论超灵》、《论补偿》、《论爱》、《论友谊》等12篇论文。三年后,《论文集》第二集也出版了。这部著作为爱默生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思想被称为超验主义的核心,他本人则被冠以"美国的文艺复兴领袖"之美誉。<br> 爱默生的《论文集》赞美了人要信赖自我的主张,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是所有人的代表,因为他感知到了普遍的真理。爱默生以一个超验主义名的口吻,平静地叙说着他对世界的看法、超验主义结合并渗透了新柏拉图主义和类似加尔文教派的一种严肃道德观和那种能在一切自然中发现上帝之爱的浪漫派乐观主义。<br> 爱默生喜欢演讲,面对人群令他兴奋不已,他说他感觉到一种伟大的情感在召唤,他的主要声誉和成就建立于此。他通过自己的论文和演说成为美国超验主义的领袖,并且成为非正式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哲学精神表现在对逻辑学、经验论的卓越见解上,他轻视纯理论的探索,信奉自然界,认为它体现了上帝和上帝的法则。<br><br> '''个人影响'''<br><br> 爱默生在剑桥的神学院发表题为《神学院致辞》的著名的演讲,遭到新英格兰加尔文教派、唯一神教派等势力的抗议和攻击。爱默生的哲学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强调人的价值的积极成分,又吸收了欧洲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思想,发展成为超验主义观点。其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权威,崇尚直觉;其核心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这一观点有助于打破当时神学和外国的教条的束缚,建立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 自1836年开始,爱默生、阿尔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顿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会讨论"神学与哲学的不良状况",这可以说是超验主义运动的起点。他们创办评论季刊《日规》(1840-1844),发表文学作品和主张改革教育、伦理、政治等方面的论文。爱默生一度担任主编,是超验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br> 爱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写,重要作品还有《论自助》、《论超灵》等,收在《论文集》(1841)和《论文集:第二辑》(1844)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别出版两册《诗集》。此外还有《代表人物》(1850)、《英国人的性格》(1856)等。<br> '''人物评价'''<br><br> 在一般美国人的心目中,爱默生是位哲学家。在他的时代的一次”公众投票“中,他被认为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两三位作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在他的哲理味浓郁的散文方面。我们不能说他有自己完整的独立的哲学思想体系,他的超验主义思想并非他所独创;但是他的思想具有一定连贯性,具有哲学家的风度。这主要表现在他一生滔滔不绝的宣传的超验主义的思想上。他的哲学思想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他的“超灵”说。他相信”超灵“的超脱性,他对“超灵”和“精神”的重视贯穿在他大部分著作中。<br>== '''相关视频''' ==美国文学讲座--拉尔夫· 沃尔多· 爱默生<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UxMTkxNDY3Ng==.html 美国文学讲座--拉尔夫· 沃尔多· 爱默生 作家: LA MER],优酷网, 2018-04-03 </ref>{{#ev:youku|XMzUxMTkxND}}== '''参考文献''' =={{Reflist}}
5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