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彭子益

增加 1,79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彭子益.jpg|thumb|250|缩略图|右|[http://www.sohu.com/a/240448801_124667: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諱承祖,號子益,雲南大理鶴慶人(近代名中醫) 國籍:中華民國
 
==生平==
彭子益為[[雲南]]著名的白族醫學家。所著《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本於《內經》,從氣候變遷、四季輪替的角度,著意闡發陰陽、五行、六氣、二十四節氣對人體的影響,並用大氣變化解釋生理、病理、醫理,提出中醫學是「人身與宇宙同一大氣的物質勢力圓運動之學」,由此創立「圓運動中醫學」理論。
清末民國年間著名白族醫學家。彭子益出言詼諧辛辣,孤傲不馴,才學過人,識見超邁不與同道合。少年時代就對醫道情有獨鍾。經過不斷的精心研讀,他對傳統中醫理論典籍的理解和把握達到了一個辨識透闢,由博返約的層次。成年後,負笈遊歷重慶,自薦於吳棹仙創辦之重慶巴縣國醫學校任教。
後又到成都的四川國醫學院任教。彭子益遊學京華,在清廷太醫院當宮廷醫師,從而乘機大量閱讀了秘藏在深宮中的珍貴中醫典籍,醫學造詣更是一日千里。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以後,山西督軍閻錫山聘請他到太原中醫學校講學。他的大半生就此在講授中醫學理論和培養中醫人才中度過。抗戰期間,彭子益一度回雲南。由於省民政廳長丁又秋的大力支持,他先後教育培養了400多名醫學愛好者。其間他盡心盡力口傳身授,把自己一生的研究心得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為雲南省醫學的發展傾注了很大的心血。
雲南著名學者方樹梅先生曾經說過:“近代愈加奇形研習,從事著述,辨證之細,析理之精,皇皇巨著,為滇醫界放大光明者,則以彭子益先生為最著。”這是對彭子益在近代云南醫學史上的作用給予了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他生前遺留下來的16種醫學著作,是我國中醫學界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出版圖書==
撰寫《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彭子益評注四聖心源》
2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