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86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中国药典》:白蔹 </big> '''
|-
|
[[ File:298248920022384678.jpg|缩略图|居中|[ https://icweiliimg1.pstatp.com/weili/bl/298248920022384678.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q=%E8%92%B2%E5%85%AC%E8%8B%B1&listsrc=wtfsimi&listid=9ebddfb3db3167fbda7203395b5f3596&src=waterfall_simi&correct=%E8%92%B2%E5%85%AC%E8%8B%B1&ancestor=list&cmsid=45a0dece16427f03af4767a58616a40d&cmras=6&cn=0&gn=0&kn=50&crn=0&bxn=20&fsn=130&cuben=0&pornn=0&manun=5&adstar=0&clw=282#id=2a47fbd52e79f2caf0922a2532bcc800&currsn=0&ps=84&pc=84 来自 360 的图片]]]
|-
拼音注音 Bái Liǎn
别名 山地瓜、 [[ 野红薯 ]] 、山葡萄秧、白根、 [[ 五爪 ]] 藤
英文名 RADIX AMPELOPSIS
来源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 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 [[ 晒干 ]] 。
性状 本品纵瓣呈长圆形或近纺锤形,长4~10cm,直径1~2cm;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1凸起的棱线;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落,脱落处呈淡红棕色。斜片呈卵圆形,长2。5~5cm,宽2~3cm,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 [[ 气微 ]] ,味甘。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疽发背, [[ 疔疮 ]] ,瘰疠,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成极细粉敷患处。
生境分布 生长于荒山的灌木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山西、陕西、广西、内蒙古等地。主产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此外,江苏、浙江、四川、广西等地亦产。
原形态 白蔹,又名:菟核、白草(《本经》), [[ 野葡萄秧 ]] 、小老鸹眼、七角莲、上竹龙、早黄钳、白天天秧。藤本,以卷须攀援他物上升。块根纺锤形或块状,深棕红色,根皮栓化,易剥落。小枝光滑,棕褐色,具纵纹。吁互生,掌状复叶,具柄;小叶片通常5枚,再次作掌状或羽状分裂;小叶有短柄或几无柄,最终裂片披针形残菱形,大小不等,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粗齿,叶轴及小叶柄有翅;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均光滑无毛。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花梗长4~9厘米,常缠绕,花小,直径1.5~2毫米,淡黄色;花萼5片,不明显;花瓣5片,卵圆形,后脱落;雄蕊5枚,花丝短;花盘杯状,明显;子房着生花盘中央,2室,花柱1枚,甚短。浆果球形,直径6~7毫米,蓝色或蓝紫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栽培 干燥的块根呈长椭圆形或纺锤形,两头较尖,略弯曲,长3~12厘米,直径1~3厘米,外皮红棕色,有皱纹,易层层脱落,内面淡红褐色。纵切瓣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一凸起的棱线。斜片呈卵圆形,厚1.5~3毫米,中央略薄,周边较厚,微翘起或微弯曲。质轻,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白色或淡红色。气微,味甘。以肥大、断面粉红色,粉性足者为佳。
化学成分 含粘液质、淀粉等。
归经 入心、肝、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