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吳有性

增加 94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吳有性 (1582年-1652年), ''' 字又可,號淡齋,江蘇吳縣人, 明代 中醫 。其著作《溫疫論》一書 開中醫探討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提出溫疫是由一種不可見的異氣所導致,由口鼻而入,與現代的病菌學、病毒學說接近。他啟發了清朝的溫病學派。1642 生卒1582年-1652 創作了醫學著作《溫疫論》,書中率先提出溫疫非因風、寒、暑、濕所致,而是源自於一種「異氣」(又稱戾氣、雜氣)所致[1]。認為溫疫與傷寒不同,不是由皮膚侵入,而是由口鼻侵入,再潛伏於半表半裏的募原之間,這個觀點影響了葉天士的三焦辨證。 國籍:明國
==生平==
明代多次溫疫流行,是推動吳氏研究溫疫的客觀動因。當時醫學界「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簡古書」,以致投劑無效的現象,強有力地推動他思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他決心探索溫病。瘟疫流行,「時師誤以傷寒法治之,未嘗見其不殆也」,有因失治不及期而死者,有妄用峻補、攻補失序而死者。有醫家見不到,急病用緩藥、遷延而死者,「比比皆是」,使吳氏痛心疾首,于1642年寫成《瘟疫論》。
《瘟疫論》中所載傳染病、包括傷寒、感冒、瘧疾、痘疹(水痘、天花)、絞腸痧(霍亂)、疙瘩瘟(腺鼠疫)、蝦蟆瘟(腮腺炎)、大頭瘟、探頭瘟、大麻風、鼠痿(頸淋巴結核)、流火丹毒、目赤腫痛(眼結膜炎、砂眼)、病癉發黃(肝炎、黃疸)、斑疹、咽腫、瘡疥療腫等,內容廣泛,是他親歷瘟疫流行,臨床經驗的總結。
明代著名醫家。其著作《溫疫論》一書,開中醫探討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提出溫疫是由一種不可見的異氣所導致,由口鼻而入,與現代的病菌學、病毒學說接近。他啟發了清朝的溫病學派。
在《溫疫論》提出的達原飲,為其著名處方,主治瘟疫或瘧疾。2003年,曾以達原飲來治療非典。《溫疫論》中提到的大黃,曾用於治療禽流感。
《溫疫論》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清代一些著名醫家如戴北山、楊栗山、劉松峰、葉天士、吳鞠通等,都或多或少地在《溫疫論》的基礎上有所發揮,有所創造。 吳鞠通等醫家雖受他的思想影響,但也批評他的方劑組成中多用大黃,有過於苦寒之弊==生平亮點==著有《溫疫論》
2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