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慶恕

增加 17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慶恕 (1840年-1919年), ''' 字雲閣,薩克達氏,滿洲鑲黃旗人,[1] 今遼寧撫順人 ,( 及中華民國官員,中醫醫生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 ), 慶恕 於遼寧撫順一個滿洲旗人家庭[4]。他自幼受母親影響,喜好中醫。慶恕20歲時,其母因被醫生誤診而死亡。慶恕受到震動,開始學習中醫。同治九 卒1840 (1870 -1919 ),慶恕中舉人。1876年,他中進士 國籍:清國 授戶部主事。後來他升為郎中,任涼州府知府。在任涼州府知府期間,其中醫學著作《醫學摘粹》於1896年在北京出版。不久,他轉任蘭州府知府。[2][3] 1904年,慶恕任西寧辦事大臣,任至1912年 中華民國 成立後不久轉任青海辦事長官,旋即被解職。1917年,他自西寧回到奉天(今瀋陽),此後以行醫為生。後來他曾被張奎彬聘為中國醫學研究所名譽所長。[2][3]
==生平==
慶恕生於遼寧撫順一個滿洲旗人家庭。他自幼受母親影響,喜好中醫。慶恕20歲時,其母因被醫生誤診而死亡。慶恕受到震動,開始學習中醫。同治九年(1870年),慶恕中舉人。1876年,他中進士,授戶部主事。後來他升為郎中,任涼州府知府。在任涼州府知府期間,其中醫學著作《醫學摘粹》於1896年在北京出版。不久,他轉任蘭州府知府。
1904年,慶恕任西寧辦事大臣,任至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不久轉任青海辦事長官,旋即被解職。1917年,他自西寧回到奉天(今瀋陽),此後以行醫為生。後來他曾被張奎彬聘為中國醫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1919年,慶恕病逝,享年79歲。
==生平亮點==
著有《大學衍義約旨》2卷及《醫學摘粹》、《傷寒證方歌括》、《傷寒十六證類方》、《傷寒證辨》、《四診要訣》。
2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