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戴叔伦

增加 10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人物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是 [[ 唐代 ]] 中期著名的诗人,出生于一个隐士家庭。祖父戴修誉,父亲戴昚用,都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
戴叔伦年少时拜著名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学生。
<p style="text-indent:2em;">至德元载(756年)岁暮,为避永王兵乱,年约25岁的戴叔伦随亲族搭商船逃难到江西鄱阳。在人生地疏的异乡,家计窘迫,于是他开始探寻仕途。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历元年(766年),戴叔伦得到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赏识,在其幕下任职。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历三年(769年),由 [[ 刘晏 ]] 推荐,任湖南转运留后。此后,曾任涪州督赋、抚州刺史,以及广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经略使。他在任期内,政绩卓著,是个出色的地方官吏。约贞元五年(约789年前后),他上表辞官归隐,在返乡途中客死清远峡(今四川成都北)。之后返葬于金坛小南门外县城南郊。明 [[ 历46 历]]46 年(1618年),金坛知县张翰中为疏通城内漕河,将其墓地移至南郊高坡(今南门面粉厂南围墙前),并亲自题立“诗伯夜台”墓碑,即“大诗人之墓”的意思。
=='主要事迹 ==
<p style="text-indent:2em;">他爷爷戴修誉和他爸爸戴昚用,都做了一辈子隐士而不愿为官。
可到了戴叔伦这辈儿,他与哥哥戴伯伦就都开始做官了。他哥哥做的官不大,仅是个县令。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里说戴叔伦是贞元十六年(公
元805年)中的进士,恐大谬。唐人权德舆为戴叔伦所写的“墓志铭”中说,戴叔伦死于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前后, [[ 春秋 ]] 约五十八岁。倒推一下,
其生年则为公元732年前后,但戴叔伦确切生卒年已不可考,所以我们只能说他的生卒年为约732——约789年。而公元805年时,戴叔伦大约已经死了
17年了,绝不可能再登什么进士第。想必辛文房是没见过权德舆为戴叔伦所写的这篇“ [[ 墓志铭 ]] ”,所以就一通瞎猜。戴叔伦中进士,估计应在至德二
年(公元757年)前后,那时他大约二十六岁,“安/史之乱”也刚平息。在“安史之乱”平息前,戴叔伦一直跟从当时的名士萧颖士学习,且因避乱
御史时,对于仕途其实已有厌倦情绪了,诸如“早知名是病,不敢绣为衣”以及“身随幻境劳多事/迹学禅心厌有名”之类的诗句,就很能表明他激流
勇退的心思。据说在出仕前,他就曾半隐于小天台山中,常与方外之士交往,甚至精研《易经》 <ref>[http://www.ruiwen.com/wenxue/yijing/215909.html]</ref> ,很打算求仙学道。
其实,戴叔伦有他自己的诗歌观,他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蓝田那地方在陕西省,以盛产美玉
<p style="text-indent:2em;">自唐人高仲武始,宋/元/明/清历代评论者能比较认可的基本是他的五律, 《中兴间气集》里所选的六首戴诗,全是五律。唐人姚合在《极玄集》里所选的七首戴诗,不是五律的也只有一首。唐人韦糓所编的《才调集》选戴诗四首,三首是五律。其实,从初唐到中唐,五律一直是诗坛上的主流诗体,即使是“省试诗”也是十二句的五言体,所以诗人大都对五言诗的写作下过极深功夫,而以五律或五言体见长的诗人也就不独戴叔伦一个了。 有
一个情况是需要特别说明的,那就是收在戴叔伦名下的诗,伪作及还不能确定的比较多。 [[ 《全唐诗》 ]] 共收戴叔伦诗304首,基本是以明代的活字本唐
人诗集/ [[ 朱警 ]] 的《唐百家诗》/胡震亨的《唐音统笺》/《文苑英华》以及清康熙年间席启寓所编的《唐百名家集》等书为依据编纂而成。上世纪八十年
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蒋寅先生耙梳考证,暂时得出可确信为戴作的184首。
面的定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
== 外部链接 ==
9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