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亦雯

增加 88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李亦雯1.jpg|缩略图| 李亦雯''', :[[湖北省]][[武汉市]]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2006届毕业生。 收到12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放弃了响当当的 [[ 牛津大学 ]].]]'''李亦雯''' 女,[[湖北省]][[武汉市]]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 系2006 系]]2006 届毕业生  收到12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放弃了响当当的[[牛津大学]], 李亦雯的选择着实让她的同学吃惊。
==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李亦雯陆续接到 [[ 牛津大学 ]] [[ 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 [[ 巴斯大学 ]] [[ 德国洪堡大学 ]] [[ 柏林自由大学 ]] [[ 卡瑟尔大学 ]] [[ 维也纳大学 ]] [[ 华盛顿大学 ]] 等12所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李亦雯被她所申请的世界各国学校全部录取。这些大学有6所提供了奖学金。
李亦雯告诉记者,自己没什么成功的公式和葵花宝典,也算不上好学生,在巨大的教育园里,她只是一棵疯长的野生植物。毕竟,每个人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世上不止一种成功的模式。但发现这一点,她却用了大学的整整4年时间。<ref>[http://www.sohu.com/a/151341532_106321 她的人生不设界!武汉女孩李亦雯放弃去牛津也不愿进联合国 搜狐 2017-06-23 12:32]</ref>===再不愿意做“好学生”了===
李亦雯说,从小到大她都被认为是“豌豆尖尖”:成绩好,人缘好,当班干,习惯了当第一。
到了大一,她平均每天学习12个小时,比高三更累。练习 [[ 德语 ]] 到了嘴巴肿得张不开、嗓子疼得发不出音、用多了小舌头老想吐的地步。那时她每天煎熬着做个“好学生”,一如过去的18年。
上了大二,自己突然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争当“好学生”,班上有人放弃学业去了德国。她开始意识到,生活还有很多种可能性。当“好学生”除了满足虚荣心之外究竟有多大意义?她问自己:“我到底需要怎样的生活?”
李亦雯感慨,过去的19年竟然从没想过这些问题。长期的应试教育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听妈妈话听老师话能考高分会办活动的“好学生”,惟独没有教会自己如何独立思考!一种强大的自我否定的恐惧向自己袭来。
===不是只有一种成功的模式===
大二了,李亦雯决心不再当“好学生”,要把所有可能的事尝试一遍。
李亦雯说,大二的寒假,她百般周折成为了 [[ 武汉 ]][[ 西门子公司 ]] 的实习生。实习期间,恰遇 [[ 德国西门子总公司 ]] 执行副总裁 [[ 博格 ]] 先生第一次到中国开会。博格先生要求,他在日常对话中用德语,在会议期间正式讲话用英语。那所公司在没有找到满意的双语翻译情况下,只有求助于19岁的李亦雯。
那时,李亦雯发现自己在学校里的勤奋没有白费。她通宵达旦花了几天时间熟悉公司业务,匆匆上阵。会议上,李亦雯准确地用英语翻译博格先生的讲话,会下轻松地用德语与他聊天,介绍武汉的风土人情。临上飞机离开中国前,博格先生主动为李亦雯写了工作推荐信。
短短两周的实习让她发现自己有很多考高分以外的能力:沟通力、亲和力、应变力。但是直觉告诉她繁杂的文职工作并不是毕业后的首选。
大二的暑假,作为学校的交流学生,她去了德国,还顺便旅游了 [[ 法国 ]] [[ 比利时 ]] [[ 卢森堡 ]] [[ 荷兰 ]] 。在 [[ 欧洲 ]] 的一个月,留学的决定在她心中逐渐清晰起来。===逃课是为了找到方向===
回国后,李亦雯开始为出国留学做准备。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该申请哪个专业?
为了确定自己的兴趣,她开始尝试各种社会实践。她说,大三整整一年,她听了数百场讲座,去欧盟商会参加酒会,去上海做德国机械产品展会,在中央电视台实习,到国家发改委听负责人用英语介绍国家十一五规划……有些活动,甚至是逃课去参加。
读大三的李亦雯通过德国在中国的一个官方文化交流机构,认识了德国著名纪录片导演 [[ 克里斯蒂安 ]] 。在克里斯蒂安到 [[ 中国传媒大学 ]] 作学术交流活动时,李亦雯担当他的翻译。
克里斯蒂安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自选题材,拍摄一部纪录片。
熟悉情况的李亦雯提议去 [[ 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 ]] 。在那家聚集着病重老人的医院里,却还生活着一个4岁的孩子——被父母遗弃的羊羊。
“孩子阳光般的笑脸出现在第一个镜头里,一个鲜活的生命,多么有震撼力啊!”李亦雯提议,在那里跟踪拍摄羊羊一天的生活,凸现生与死的对比。
这个点子立马让克里斯蒂安先生拍手叫好。李亦雯客串成了那部片子的副导演。
李亦雯还尝试着做商人,一次寒假,她回 [[ 武汉 ]] 老家,从武汉的汉正街买了一堆手机链、发夹、包包等小零碎,准备到学校练摊。可至今,这些东西一样也没卖出去,全锁在抽屉里。她笑称,自己实在没有勇气到食堂那样人山人海的地方吆喝。
一年下来,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把申请重点放在传媒、经济和历史上。
大三她参加了英语托福和德语达福这两个专门的语言水平考试,她决定既申请英国、美国,也申请德国、奥地利这些德语国家的学校。
===当公务员、考研还是留学 大四时最易让人失去方向===
然而,大四注定是多事之秋。李亦雯说,各种求职招聘与考研的信息弥漫在教室与寝室。人人都在议论当公务员的好处与辛苦,进国家各部委的利弊权衡。在这种环境中,人很容易失去方向随波逐流。
经过几个漫长的黑夜,李亦雯觉察自己最渴望的是出国继续读书。她第N次违背“好学生”行为准则,搬出了寝室,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房,放弃很多国家部委与世界500强企业的面试,潜心准备出国。
===欧盟商会为她写推荐信===
李亦雯留学申请材料很“诱人”:托福考了630分,总分20分的德语达福考了19分。大学学习成绩每门课都在90分以上,连续4年名列第一、二名。她担任过系学生会主席,承担过多次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2006年被评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毕业生。留学申请材料,至少要有3封推荐信。李亦雯准备了5封,其中一封是欧盟商会在北京的负责人写的。
今年2月,牛津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 [[ 大卫·菲利普斯 ]] 教授专程到北京面试中国申请者。
为了这次面试,李亦雯关在房子里每天对着镜子,花了十几天时间把自己英语的美式发音改为英式发音,因为她仔细研究了这位教授的背景材料,知道他是个地道的英国人,她要让教授面试一开始就不受语言的限制,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她。
6月17日,德国卡瑟尔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给李亦雯寄来了录取通知书,同时通知李亦雯获取了全额奖学金38万元(人民币)。
===放弃牛津===
上牛津大学还是上别的名校成了李亦雯和她的家人最艰难的选择。在一次一次的家庭争议之后,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放弃牛津。
“如果从虚荣心的角度或以后找工作的需要,应该选择牛津,可是从专业考虑,我对全球化研究更感兴趣。如果到牛津,将会念比较教育学专业,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她说。
在徘徊了一个月后,李亦雯终于从12所大学中选定了她的目标: [[ 维也纳大学 ]] [[ 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 。第一年,她将在维也纳学习世界史。第二年,她将在伦敦研究经济史。两年后,她将拿到两所大学颁发的“全球化研究”硕士学位。<ref>[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11/20/content_1580116.htm 被12所世界名校竞相录取;用大学4年时间发现,世上不止一种成功模式 李亦雯:我为什么放弃牛津 2006-11-2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从玉华]</ref>
这个由欧盟提供奖学金的研究项目,总共在全球录取50名学生,其中有24名获得奖学金,中国只有4人获得了42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李亦雯是其中之一。<ref>[http://blog.sina.com.cn/liyiwen?HPPROTID=e3d514af 李亦雯的博客,新浪博客]</ref>
==参考文献==
129,6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