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9
次編輯
變更
常香玉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 圖像 =[[File:Cxy.jpg|缩略图]] [[File:常香玉2018.jpg|缩略图|center|[https://ss3.bdstatic.com/70cFv8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647087395,925716034&fm=27&gp=0.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B8%B8%E9%A6%99%E7%8E%89&step_word=&hs=0&pn=1&spn=0&di=860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667316867%2C1106830789&os=483797113%2C462528150&simid=3500038408%2C443396054&adpicid=0&lpn=0&ln=1730&fr=&fmq=155161053719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hkwb.net%2Fcontent%2Fattachement%2Fjpg%2Fsite2%2F20110529%2F4487fc9232d80f4c5c022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ihok_z%26e3BgjpAzdH3Fzi7wgptAzdH3Fv5gpjgpAzdH3Fda88-acAzdH3FdlAzdH3Fv5gpjgp_nd0adn_z%26e3Bip4&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豫剧表演艺术家
| 出生日期 = 1923年9月15日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张妙玲
| 職業 = 豫剧表演艺术
| 知名原因 = 豫剧常派创始人
| 知名作品 = 《花木兰》</br>《拷红》</br>《断桥》</br>《大祭桩》</br>《人欢马叫》。
}}
'''常香玉''' (changxiangyu(Chang Xiang Yu) (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 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ref>[http://news.ifeng.com/a/20140701/40958998_0.shtml 常香玉∶一腔清音成流派,凤凰网,2014-08-09]</ref>。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ref>[http://eladies.sina.com.cn/mt/p/2005/1206/2010213106.html 百年中国魅力女人百人榜--知性魅力(组图)(3),新浪网,2014-08-09]</ref>。
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 人物生平 ==
1923年,常香玉出生在河南省巩义市董沟。
1932年5月,随父亲张福仙搭班开始拜师学艺,拜了翟燕身、葛燕亭、周海水等人为师。初学武丑、小生、须生,后专演花旦。
1933年年初,随父搭太乙新班习演,向王金枝、徐双槐求艺。
1935年11月,三赴郑州,随父再搭周海水太乙班,进开封闯荡。到开封不到两月,便凭借文武不挡、生旦俱佳的出色技艺,崭露头角。由垫戏改为中轴,成为太乙班的主演之一。
1936年,《泗州城》连演3场,轰动开封。从此以后,常香玉正式成为主演<ref>[http://henan.163.com/14/0520/09/9SM8OCNV02270H61.html 豫剧大师常香玉:“我永远也忘不了开封,网易河南,2014-08-09]</ref>。
1937年2月,常香玉在张福仙、王振南、史书明等的扶持下,成立了中州戏曲研究社。
1938年2月,为宣传抗日,戏曲研究社排演了王振南编剧的新戏《打土地》。
1941年秋,初识崔兰田,并与汤兰香重逢,合作演艺《贩马记》。
1944年6月3日,与陈宪章结为连理,结婚仪式在西安东大街正大豫饭庄秘密举行。
1945年4月28日,正式公开与陈宪章的关系。不久,长女常小玉出生。
1946年7月,次女陈小香出生。
1947年10月,陈宪章被国民党逮捕,常香玉竭力营救,几近倾家荡产。
1948年春,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6月,儿子陈嘉康出生。
1951年8月7日,常香玉率剧社开始为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全国巡回演出。
1952年3月4日,完成捐机任务,回到西安。
1953年4月,随赴朝慰问团到朝鲜进行慰问演出。
1956年3月4日,河南豫剧院成立,常香玉任院长。
1957年1月14日,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成立,常香玉担任副主席。
1959年,党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召开,常香玉为大会演出了豫剧《破洪州》。5月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8月14日,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2年2月2日,河南省文化局举行收徒拜师大会,常香玉收孙兰香、林秀兰等五人为徒,并在大会上发言。
1977年6月,常香玉赴北京参加电影《春天》的拍摄工作。12月27日,调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
1979年,常香玉当选为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80年
,在河南省第二次文代会上,常香玉当选为河南省文联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
1983年6月23日,中共河南省委任命常香玉为省文化厅艺术顾问,不再担任省戏曲学校校长。
1991年5月,在河南省第三次文代会上,常香玉被推举为省文联顾问。12月,河南省剧协第三次代表大会在郑州举行,被推举为名誉主席。
1996年11月,河南省剧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常香玉再次被理事会推举为名誉主席。
1997年4月25日,河南省委决定成立振兴豫剧指导委员会,常香玉任委员。12月,收山东菏泽豫剧团演员朱桂芹为徒。
1998年12月,常香玉收开封市豫剧团演员朱巧云为徒。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2岁。
== 艺术特色 ==
常香玉原唱豫西调,属下五音唱法。后来逐渐融合了祥符调的古朴醇厚、委婉含蓄、俏丽典雅风格,同时,还吸收了曲剧、河北梆子、京剧等诸剧种的元素,形成独特的“常派”唱腔。 例如《花木兰》中“自那日才改扮乔装男子”唱段里,用的河南曲剧的音调;《白蛇传·断桥》中“恨上来骂法海不如禽兽”唱段里,用的河北梆子的音调;《拷红》中“尊姑娘稳坐在绣楼以上”唱段里,用的京韵大鼓的音调;《李双双》中“我盼你早回来同叙家常”唱段里,用的歌曲五哥放羊的音调;豫剧清唱《攻关》中用的劳动号子音调等等。
常香玉对豫剧唱腔的创制和拓展,首先表现在结合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上,对前辈们的唱腔艺术进行全面继承和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的高格调追求,赋予豫剧传统唱腔以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其次,还表现在对板式的灵活运用和发展上。另外,常香玉对豫剧唱腔创制的另一贡献是发展了豫剧清唱这种演出形式。例如,《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大快人心事”后面拖腔的运用贴合人物,使人物性格更加立体生动,艺术感染力增强,结合音乐和力度轻重缓急恰到好处,十分自然,生活气息浓郁。在《攻关》、《怀念毛主席》、《哭总理》、《继续长征歌》、《八十年代春来早》、《正月十五闹花灯》、《责任制是俺的聚宝盆》、《学春娥比着干》、《百年梦圆·贺香港回归》等剧目中也有体现。
吐字
吐字清楚是常香玉豫剧艺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常香玉说过:“在演唱方法里,吐字最为重要, 因为它是一切唱腔的基础。合乎四声的要求、念准尖团字音、分出抑扬顿挫、讲究收腔归韵,才能做到吐字清晰,若吐字不清就不能达意,再好的唱腔观众听不明白,就不会受欢迎。”
戏曲唱腔中,由于戏曲艺术固有的特性所致,语言的表达和曲调的配合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并构成完整的唱腔内容,曲调高低不同、韵辙的变化,各种不同情感的处理等等,除了乐曲功能外,戏曲语言是关键。念准字的四声,以河南开封、郑州一带方言的声调为标准,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常派唱腔注意尖团字音,韵白的念法以中州韵为基础,念白顿挫有致,音乐性较强,如花木兰、白素贞、黄桂英都年韵白,红娘则念得话白。比如小姐常派依中州韵念成团字,《白蛇传》中“哭啼啼把官人急忙搀起”尖子有52个,20个易分辨,32个不易分辨。
1952年,获得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1987年,获得中国艺术节(中南)荣誉奖。
1989年,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
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
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4年7月,国务院决定追授已故豫剧大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 外界评价 ==
常香玉大师是一代豫剧宗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常老师这辈子不容易,道路坎坷。但是在艺术上,她是真正达到了顶峰,听她的唱腔是一种享受,一字一句都能送到观众耳朵里去。这种唱腔艺术值得年轻人很好地继承学习<ref>[http://news.ifeng.com/a/20140530/40524976_0.shtml 文艺界名人怀念大师,凤凰网,2014-08-09]</ref>。 (豫剧表演艺术家贾廷聚评)
常香玉,玉沽冰清,德艺双馨<ref>[http://www.wenming.cn/specials/whcc/2014wyzth/yryd/201411/t20141113_2288762.shtml 常香玉:无德艺不立,中国文明网,2016-08-23]</ref>, 香玉常在,一代人民艺术家;梨园存,春色满园,声情并茂,青春永驻,万世中华戏曲魂。横批:戏比天大<ref>[http://news.sina.com.cn/o/2010-06-20/053317679641s.shtml 梨园春色别样红专场演出今晚亮相北京,新浪网,2014-08-09]</ref>(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全书、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张思卿评)
常香玉同志对民族戏曲艺术充满着炽热的情感,始终履行自己提出的“戏比天大”的诺言,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民族戏曲事业。常香玉同志是人民的艺术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ref>[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876.htm 国务院关于追授常香玉同志“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4-08-09]</ref>。(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