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弗里曼.戴森

增加 1,33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弗里曼·戴森 ( 数学物理学家)
| 圖像 = [[File:2fdda3cc7cd98d103a070df72a3fb80e7aec9020.jpg|缩略图|戴森|center|[https://gss3.bdstatic.com/-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b9ec6e59af0f4bfb8cd099523b741fcd/2fdda3cc7cd98d103a070df72a3fb80e7aec9020.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数学物理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 别名 =
| 職業 = 教授
| 知名原因 = 发表《 [[ 自旋波 ]] 》论文| 知名作品 = 《 [[ 全方位的无限 ]] 》</br>《武器与希望》</br>《 [[ 宇宙波澜 ]] 》</br>《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br>《 [[ 想象中的世界 ]] 》。
}}
''' [[ 弗里曼·戴森]]''' 弗里曼·戴森 (Freeman Dyson,1923年12月15日-),美籍英裔数学物理学家, [[ 普林斯顿 ]] 高等研究院教授。戴森早年在剑桥大学追随著名的数学 家G家[[G.H. 哈代 ]] 研究数学,二战后来到了美国 [[ 康奈尔大学 ]] ,跟随 [[ 汉斯·贝特 ]] 教授。他证明了 [[ 施温格 ]] [[ 朝永振一郎 ]] 发展的变分法方法和费曼的路径积分法的等价性,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951年他任康奈尔大学教授,1953年后一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戴森还以在核武器政策和外星智能方面的工作而闻名。他著有许多普及性读物。
== 人物生平 ==
弗里曼· 戴森1923年12月15日 生于英国 ,1947年至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1951年正式定居美国,1953年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物理学教授至今 戴森教授不仅 母亲[[雅特琪]](M.L. Atkey) 位优秀的理论物理学者 律师 更是一位关心人类命运、向往无限宇宙的睿智哲人。他一 在40岁 优游数学、粒子物理、固态物理、核子工程、 下爱丽丝·戴森(Alice Dyson),43岁 命科学、天文学领域,志在探索未知的世界。 下弗里曼· 戴森 教授早年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巨擘 与诺贝尔物理奖擦肩而过。1956年发表的《自旋波》论文受到无数引用,堪称物理学史上的重量级论文 直以社会工作者为职 父亲[[乔治· 戴森 ]](George Dyson)是音乐家 “自旋波”或许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戴森 曾任 普林 英国历史悠久的温彻 顿高等研究 特学院,后来迁升为[[伦敦皇家音乐学院 服务四十年 长]] 乔治对科学很有兴趣,书架上有很多科学书籍,如[[怀特海]](A. N. Whitehead)、[[爱丁顿]](A. S. Eddington)、[[金斯]](J. Jeans)、[1[霍格本] ](L.Hogben)和[[霍尔丹]](J. B. S. Haldane)的作品。这使得戴森在很小时就接触到科学。
1947年至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1951年正式定居[[美国]],1953年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物理学教授至今。戴森教授不仅是位优秀的理论物理学者,更是一位关心人类命运、向往无限宇宙的睿智哲人。他一生优游数学、粒子物理、固态物理、核子工程、生命科学、天文学领域,志在探索未知的世界。戴森教授早年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巨擘,与诺贝尔物理奖擦肩而过。1956年发表的《[[自旋波]]》论文受到无数引用,堪称物理学史上的重量级论文之一。戴森称,“自旋波”或许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戴森教授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服务四十年。<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5/al832igr6iocma1.html 弗里曼·戴森] 名人简历,</ref>
== 个人荣誉 ==
戴森 因为卓越的学术成就,他先后 获得 许多殊荣: 了[[ 伦敦皇家学会休斯奖 ]] (Hughes Medal)、德国物理学会 [[ 普朗克奖 ]] (Max Planck Medal)、欧本海默纪念奖、以色列海法理工学院的 [[ 哈维奖 ]] (Harvey Prize)等 多项殊荣 。 他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员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伦敦皇家学会会员。 2000 年获得[[坦普顿宗教进步奖]]。<ref>[https://www.qdaily.com/articles/58050.html 物理学家戴森的书评集,讨论了众多科学家和热门科学议题] 好奇心日报,2018-11-06</ref>
== 相关著作 ==
# 他著有 全方位的无限 [[宇宙波澜]] (1979)# 《武器与希望》 (1984)# 《[[全方位的无限]]》 (1988)# 宇宙波澜 生命的起源 (1986,第二版1999 年)# 《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 (1999)# 想象中 反叛 世界 科学家 等书, (2006)# 《[[一面多彩的镜子:论生命 科学界和大众 宇宙 都激起极大 回响。地位]]》(2010)
== 主要作品 ==
'''《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
[[ 量子电动力学 ]] 的第一代巨擘戴森,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大科学家,更是位关心人类命运、向往无限宇宙的睿智哲人。本书是他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年以来的回忆,他把科学生活比作个人灵魂的航程,浪漫而生动地记述了许多著名科学家如 [[ 欧本海默 ]] [[ 费曼 ]] [[ 泰勒 ]] 等人的风范与成就,原子炉、生命科技以及太空探索的研究历程与争议,同时对科技发展与人类前途有深刻的省思。
'''《全方位的无限:生命为何如此复杂》'''
'''《想象的未来》'''
一九七九年,戴森在《 [[ 宇宙波澜 ]] 》中,透过个人传记的手法,表达自己对人类处境的关怀;一九八八年,戴森在《 [[ 全方位的无限 ]] 》中,探讨多样的生命,并进一步深思人类、科技与道德之间的互动。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他贯有的流畅思绪、优美文笔,旁征博引并充满想象力地预期人类的未来。本书透过文学以及科幻小说的色彩,戴森点出明日科学的命运,预测未来科技的邪恶与美好,以十年、百年、千年、甚至是无限长的时光为尺子,衡量人类的演化历程。同时,他呼吁科技必须与道德齐头并进。戴森想象中的未来,就像搭乘时光机器漫游无垠的宇宙,展现在人类面前的是绚丽多彩的世界。
== 个人轶事 ==
弗里曼·戴森小时候并不是只对数理化感兴趣,而是非常喜好阅读文学作品。没有早年打下的文科基础,他的《 [[ 宇宙波澜 ]] 》在茫茫书海中必定是波澜不惊,而不会成为畅销书,他的《 [[ 全方位的无限 ]] 》的销路也必定相当有限。弗里曼.戴森的书几乎每一本都好看,且不说他思考的深度,单是他的典雅文字就充满了魅力。他的《宇宙波澜》、《全方位的无限》、《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想象中的世界》已有中文译本。此外,他还写了《 [[ 从爱罗斯到盖娅 ]] 》、《生命起源》、《 [[ 武器与希望 ]] 》,等等。 他和许多博学的作家一样,在书的每章最前面均引用一段与本章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如果没有“读书破万卷”的功力,就做不到“引用如有神”。 == 参考资料 ==
3,1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