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鲍敬言

增加 1,59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鲍敬言| 圖像 = [[File:鲍敬言.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46496/20160728083940-2045596130.jpg/800 原图链接]]]}} [[ 鲍敬言 ]] ,中国两晋之际思想家。 生平事迹不详, 仅在[[葛洪]](284年~364年)所著《[[抱朴子·诘鲍篇]]》中有零星资料,推知大约生活于葛洪同时或稍前。鲍敬言“好[[老庄]]之书,治剧辩之言”,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君论]]。从而发展了先秦道家“异端”思想的一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简介=
在门阀势力大盛,政治黑暗的两晋之际,鲍敬言对君主政治进行了批判。他指出远古之世,人们本无尊卑压迫,“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居乐业。后来,人类有了强弱、智愚之分,出现了强智欺凌弱愚的现象,于是“君臣之道起焉”。这既非天意,亦非民愿, [[ 儒家 ]] 所谓“天生民而树之君”之说是欺人之谈。=信仰=鲍敬言指出,由于“君臣既立”,社会便产生了不平等,“有司设则百姓困,奉上厚则下民贫”,“宿卫有徒食之众,百姓养游手之人”。统治者骄奢淫逸,欲壑难填,对百姓“劳之不休,夺之无已”,使他们“食不充口,衣不周身”,以致铤而走险,“冒法犯非”。统治者之间为了一己私利,还不断挑起纷争杀伐,“推无仇之民,攻无罪之国”,使天下大乱,这些“皆有君之所致也”。 鲍敬言还指出:“无道之君,无世不有,肆其虐乱,天下无邦。忠良见害于内,黎民暴骨于外”。这些暴君如果是普通百姓,“性虽凶奢,安得施之?”他们之所以能够“肆酷恣欲,屠割天下”,正因为他们是君主。君主是一切罪恶之源,所以“古者无君,胜于今世”。=先进思想=鲍敬言认为一种没有君主和政府的社会,在那里人们没有徭役租赋负担,“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利之争”(以上引文均见《[[诘鲍篇]]》)。但他的无君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独树一帜,对于后世的反 君主专制主义思潮有重要影响。<ref name="搜狗百科">{{cite web |url=https://baike.sogou.com/v9611216.htm?fromTitle=%E9%B2%8D%E6%95%AC%E8%A8%80 |title=鲍敬言| accessdate=2019-03-02}}</ref>=参考文献={{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