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亨利·大卫·梭罗

增加 10,074 位元組, 5 年前
新条目
亨利· 大卫 戴维 ·梭罗 (1817~1862): (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 作家 、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 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Infobox person| 姓名 = 亨利·戴维·梭罗| 图像 = [[File:亨利·戴维·梭罗.jpg|有框|居中|]]| 图像说明 =[http://a1.att.hudong.com/67/29/01300000025823123444292479204.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so.com/i?q=%E4%BA%A8%E5%88%A9%C2%B7%E5%A4%A7%E5%8D%AB%C2%B7%E6%A2%AD%E7%BD%97&src=tab_www#/liteflow/list?imgkey=t01656dc8d3177442a6.jpg&prevsn=-1&currsn=0 来自360图片] | 出生日期 =1817年7月12日| 逝世日期 =1862年5月6日 | 出生地点 = 马萨诸塞州 康科德| 国籍 = 美国 | 别名 =Henry David Thoreau | 职业 = 作家 诗人 哲学家 博物学家 | 知名原因 = }}== '''目录''' ==1、人物生平<br><br>2、人物特点<br><br>3、主要成就<br><br>4、人物评价<br><br> '''人物生平'''<br><br> 大事年表<br> 1817年7月12日生于州马萨诸塞的康科德镇,父为约翰‧梭罗;母为辛西娅‧梭罗。<br> 1828-1833 康科德专校。<br> 1833-1837 哈佛大学。<br> 1837 公立康科德中央中学教员。<br> 1838-1841 与其兄约翰共同管理康科德的一所私立学校。<br> 1839 与其兄共游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br> 1840 诗与散文发表于《日晷》 。<br> 1841-1843 住在康科德爱默生家中。<br> 1842 其兄约翰突然死于破伤风。出版《马萨诸塞州自然史》。<br> 1843 出版《步向瓦修赛特》与《冬日的散步》;于纽约州的史塔腾担任爱默生子女家教。<br> 1844 在康科德与爱德华‧霍尔不慎引起森林火灾。<br> 1845-47 居住在瓦尔登湖岸的小木屋里。<br> 1846 游缅因州森林;因拒绝付人头税,入狱一夜。<br> 1847-48 在爱默生赴英讲学时期,住在爱默生家。<br> 1848 开始专业讲座生涯;出版《克特登与缅因森林》。 超验主义 运动 思想家爱默生<br> 1849 出版《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与发表《论公民的抗争》;游鳕鱼角;其姊妹海伦死于结核病。<br> 1850 游鳕鱼角于魁北克省。<br> 1853 游缅因森林;发表部分的《加拿大的美国北佬》。<br> 1854 出版《瓦尔登湖》;发表《马萨诸塞州的奴隶制度》。<br> 1855 发表部分《鳕鱼角》;游鳕鱼角。<br> 1856 赴纽泽西州珀恩安博尹附近的伊戈伍德社区调查。5~6月在日记中讨论森林乔木的演替。11月:与格里利论植物的自然发生。<br> 1857 游鳕鱼角与缅因州森林;发表《奇松库克》。<br> 1858 游新罕什布尔州 白山。<br> 1859 父亲约翰过世;发 《为布朗请愿》。<br> 1860年9月20日在米铎萨克司农学会讲《森林乔木的演替》。于12月最后一次演讲《秋之色调》(在康乃狄克州的瓦特博里)并起草《野生果子》一文。<br> 1861为复健与曼恩同游明尼苏达州。<br> 1862 整理早年的讲稿与散文,似乎对死期已有预感。并与5月6日逝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br> ''' 人物 特点'''<br><br> 梭罗身材不高。很坚实,浅色的皮肤,健壮的严肃的蓝眼睛,庄重的态度--在晚年他脸上留着胡须,与他很相宜。他的五官都敏锐,他体格结实,能够吃苦耐劳,他的手使用起工具来,是强壮敏捷的。而他的身体与精神配合得非常好,他能够用脚步测量距离,比别人用尺量得还准些。他说他夜里在树林中寻找路径,用脚比用眼睛强,他能够用眼睛估计两棵树的高度,非常准确;他能够像一个牲畜贩子一样地估计一头牛或是一头猪的重量。一只盒子里装着许多散置着的铅笔,他可以迅速地用手将铅笔一把一把抓出来,每次恰好抓出一打之数。他善于游泳,赛跑,溜冰,划船,在从早至晚的长途步行中,大概能够压倒任何乡民。而他的身体与精神的关系比我们臆度的这些还要精妙。他说他的腿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他要走的。照例他路走得越长 所写的作品也更长。如果把他关在家里,他就完全不写了。<br> ''' 流社会思潮 要成就'''<br><br> 超验主义<br>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支持下,梭罗在康科德开始了他 超验主义实践。梭罗放 诗歌创作而开始撰写随笔,起先给超验主义刊物《日晷》写稿,之后各地的报纸杂志上都有他的文章问世。他是一个超验主义者,他相信人能凭直觉认识真理,在一定范围内,人就是上帝。<br> 生态主义<br>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生态主义哲学家。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原意"谐音")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Walden)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br> 他向《小妇人》的作者露意莎·梅·奥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就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柴,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 150 并在小木屋住了两 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虽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他没有选择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 到瓦尔登湖畔之后 ,他 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 生活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玉米和马铃薯,然后拿这些到村子里去换大米。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br> 废奴主义<br>在瓦尔登湖生活期间,因为梭罗反对黑奴制(Negro Slavery),拒交"人头税"而被捕入狱。虽然他只在狱中蹲了一宿就被友人在未经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替他代交了税款保其出狱,但这一夜却激发他 考了许多问题。出来后曾有一些市民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人宁愿坐牢也不愿意交税。为解释这一问题,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写成了著名的政论《抵制国民政府》(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后改名为Civil Disobedience,《论公民的不服从》)。他所宣传的这种依靠个人的力量,"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对印度的甘地和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br> 研究自然史<br>他决定研究自然史,纯是出于天性。他承认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条猎犬或是一头豹,如果他生在印第安人之间,一定是一个残忍的猎人。但是他被他那麻省的文化所约束,因此他研究植物学与鱼类学,用这温和的方式打猎。他与动物接近,使人 起汤麦斯·福勒关于养蜂家柏特勒的记录:"不是他告诉蜜蜂许多话,就是蜜蜂告诉他许多话。"蛇盘在他腿上;鱼游到他手中,他把它们从水里拿出来;他抓住山投鼠的尾巴,把它从洞里拉出来;他保护狐狸不被猎人伤害。我们这自然学家绝对慷慨,他什么都不瞒人:他肯带你到苍鹭常去的地方,甚至于他最珍视的植物学的沼泽那里--也许他知道你永远不会再找到那地方,然而无论如何,他是愿意冒这个险的。<br> '''人物评价'''<br><br> 在世的时候,梭罗的政治文章并没有太大的回响,他的同代人视他为自然主义者,而不是 进分子。他毕生仅出版 寻求返璞归真 《瓦尔登湖》和《在康科德河与梅里麦克河上一周》,两本书的主题都和自然有关。然而,他留给后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名人,包括像圣雄甘地、约翰·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这样的政治家,还有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br> 1906年,圣雄甘地在南非进行民权运动时,读到《瓦尔登湖》。他为了反种族歧视和平反抗而入狱,在狱中他读到《论公民的不服从》,并且受到启发。他为此发表了梭罗的书介,并称梭罗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贤人。 他后来说:"梭罗的理念对我影响很深,我采用了很多,而且向每一位争取印度独立的同胞推荐这本书。我甚至以《论公民的不服从》来为我们的运动命名。"<br> 马丁·路德·金在他的自传里提起,1944年他首次阅读《论公民抗命》而接触到非暴力反抗的概念。他在自传里写道:为了阻止奴隶制度的版图扩至墨西哥,梭罗因反对这场不义之战,拒绝缴税而入狱。我由此知道了非暴力反抗的原理。他提倡不和恶势力妥协的理念使我震撼不已,让我一读再读。<br> 我开始相信,不向恶势力妥协是一种道德责任,就和行善一样。没有人比亨利·戴维·梭罗更传神更热诚地表现这个想法。藉由他的文字,见证他的为人,我们传承了这一种具原创性的抗议方式。梭罗的教诲在公民运动中重燃,甚至比以前都还热烈。梭罗倡导一个正直的人不应忍耐不义之事,而是要坚持对抗邪恶,无论场合地点,在全国各地的抗争运动,其实都是梭罗理念的延续。<br>== '''相关新闻''' ==《冬日漫步》亨利•大卫•梭罗<br>微风缓缓地吹着百叶窗,吹在窗上,非常温柔,像羽毛似的;偶尔也会犹如几声叹息,听起来像夏夜漫漫长夜里的轻风抚着树叶的声音。在铺着草皮的地下,田鼠正在地洞里呼呼大睡,猫头鹰则在沼泽地深处的一棵空心树里蹲看,兔子、松鼠、狐狸都呆在家里。看门 狗静静地躺在暖炉旁,牛羊在栏圈里梢无声息。连大地都在沉睡——但这不是寿终正寝,而是忙碌一年后第一次美美地睡上一觉。<ref>[https://www.douban.com/note/150686904/ 郑文灿上次胜选是大逆转?作家:18号扳],豆瓣网,2011-05-14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5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