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增加 9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jpeg|有框|右|<big></big>[https://newoss.zhulong.com/forum/201907/12/1/150701f5ucnuorulu2h9bd.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60 原图链接][http://www.zhulong.com/zt_xr_3002262/detail42383813/ 来自 筑龙网 的图片]]]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是支撑我国 [[ 科技 ]] 自主创新、服务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学文化传播的国家级科技文献情报机构,主要为自然科学、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 [[ 服务 ]]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来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其他领域的信息需求。
==总体概况==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于2006年3月由 [[ 中国科学院 ]] 所属的文献情报中心、 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和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四个机构整合而成,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总馆设在北京,下设 兰州、 成都、 武汉三个二级法人分馆,并依托若干研究所(校)建立特色分馆。全馆现有员工470余人,馆舍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依托网络提供高速、便捷的科技 信息服务。
国家科学图书馆负责全院文献情报服务的组织、 [[ 管理 ]] 和协调,负责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服务,领导各分馆开展高效的 文献情报服务。作为有特色的文献情报服务机构,各法人分馆根据全院统筹布局,参与全院文献情报联合建设,负责相应领域的战略情报研究和面向相应地域研究所一线的深层次用户服务;各个特色分馆,在服务本单位需要的同时,接受国家科学 图书馆的业务指导,满足特色需求,服务全院,辐射全国;各个研究所 [[ 图书馆]]<ref>[https://www.sohu.com/a/160145026_99894493 图书馆的起源] ,搜狐,2017-07-26 </ref>,在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统筹协调下,共同支持 研究所的文献信息服务。国家科学图书馆立足全院、面向全国,主要为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和决策工作者,提供 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边缘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学科化信息服务和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并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文化传播服务。国家科学图书馆以构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文献情报服务能力为目标,围绕用户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涵,初步建立了以数字资源为主的文献 [[ 资源 ]] 联合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文献信息联合服务体系,初步实现了基于用户环境的、情景敏感的学科化服务模式和战略情报服务模式。
国家科学图书馆从用户需求出发,积极创新,自主开发了面向用户 [[ 服务 ]] 的跨库集成检索服务系统、网络参考咨询服务系统、期刊集成 目录服务系统、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服务系统、学科信息门户网站,以及可让科研人员便携在身的“随易通”服务,使广大用户能随时
随地获取全球化的 [[ 科技 ]] 信息,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国家科学图书馆总分馆是国家科技文献<ref>[https://www.sohu.com/a/203323713_99905853 科技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搜狐,2017-11-09 </ref>平台的骨干成员,是各地区科技文献系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FLA)的重要成员。常务副馆长 张晓林博士在2005年当选为该组织管理委员会委员,并有一批中青年骨干在其专业委员会中任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组织、参与高层次专门化国际学术活动,已与 [[ 美国 ]] 、 英国一些着名大学图书馆、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I)、 德国马普学会的相应机构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以人才交换培养、互访、合作承担研究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
国家科学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硕士学位和 [[ 博士 ]] 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在读研究生近100人,还常年接收高级访问学者并组织专业继续教育。
==发展规划==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献 情报系统建设,以有效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集成性 [[ 战略 ]] 性知识化文献情报服务能力为目标。
加强战略性集成性知识化服务能力,通过能力创新来提升对 [[ 科技 ]] 自主创新的支撑水平;打造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新的文献情报服务模式,通过服务创新来支持能力创新;构建能够灵活集成和盘活多方资源的新型运行机制,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来推动有限资源下的能力与服务创新,快速可靠地建设全院集成的新型知识服务平台,构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文献情报服务能力。坚持推动文献信息保障能力的持续显着提升,加强文献资源联合保障体系和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以数字化为主的全院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网络化的无缝服务机制,形成国际一流水平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坚持推动战略情报研究服务的快速发展,建设协同化的战略情报研究服务能力,建立国家领先水平的战略情报研究服务体系和战略研究资源服务系统,形成权威的战略情报研究产品体系和战略研究支撑服务能力。坚持推动一线信息服务能力的显着提升,努力建设面向科技创新基地、研究所、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的深层信息[[服务]]机制,形成院所结合的个性化知识化机制,提供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一线个性化知识化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文献体系能力的建设与发展,积极促进科技信息资源综合集成,在国家科技文献体系中整体性地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坚持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文献情报创新人才建设,提升文献情报服务前沿关键问题研究发展能力,形成具有国内领先位置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文献情报系统。
集成和盘活多方资源的新型运行机制,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来推动有限资源下的能力与服务创新 到2010年 快速可靠地 建设 全院集 的新型知识服务平台 为以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为核心 构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以若干特色化 文献 情报服务 能力。坚持推动文献信息保障能力的持续显着提升 中心为枢纽 加强文献资源联合保障体 以一 和集成 列特色化 信息服务 平台建设 单元为节点 以数字化为主的全院文献 整合多层次[[ 资源 保障体系和网络化的无缝服务 ]]、有 制,形成国际一流水平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坚持推动战略情报研究服务的快速发展,建设协同化的战略情报研究服务能力,建立 融合 国家 领先水平的战略情报研究服务 体系 和战略研究 、全方位连接e-Science 资源 服务系统 ,形成 权威的战略情报研究产品体系和战略研究支撑服务能力。坚持推动 线信息 个资源丰富、无缝连接、覆盖全院、 服务 能力 全国 显着提升,努力建设面向科技创新基地、研究所、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 强大 深层 公共文献 信息 集成 服务 机制,形成院所结合的个性化知识化机制,提供国际一流水 的科研一线个性化知识化服务能力 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文献体系能力的 设与发展,积极促进科技信息资源综 立符 集成,在国家科技文献体系中整体性地发挥骨干 我院创新跨越 引领作用。坚持推动 可持续发展 ,加强文献情报创新人才建设,提升 文献情报服务 前沿关键问题研究发展能力 运行体制机制 形成具有国内领先位置和重要 建立一支专业化 国际 影响力 的文献情报 系统 队伍
到2010年,将建设成为以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为核心,以若干特色化的情报服务中心为枢纽,以一系列特色化信息服务单元为节点,集成整合多层次资源、有机融合国家体系、全方位连接e-Science资源,形成一个资源丰富、无缝连接、覆盖全院、服务全国的强大的公共文献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建立符合我院创新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文献情报服务运行体制机制,建立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文献情报队伍。 通过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使我院文献情报服务具备一流的公共集成信息平台、一流的战略情报研究服务、一流的一线信息服务能力和一流的合作竞争机制,成为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具有 中国特色和 [[ 中国科学院 ]] 特色的国家级文献信息机构,成为支持国家科研自主创新的核心文献情报系统,代表国家文献情报服务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引领力量、代表中国参与科技信息服务国际合作竞争的主要队伍。
==资源现状==
通过2001-2005 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特别是2006年3月国家科学图书馆组建以来,积极落实我院文献情报系统“十一五”规划任务和发展战略,重新构建符合中国科学院自主创新需要的文献情报服务模式,为支持全院宏观 [[ 科技 ]] 决策和战略研究、支持研究所与科研项目的信息需求、支持广大科研人员的普遍文献信息需求、支持全院研究生的信息素质提升和文献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国家科学图书馆进一步加强总分馆的统筹资源建设,不断建立健全 [[ 数字化 ]] 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开展机制创新、技术创新,通过对内优化配置,使全院文献资源能力在有限文献资源经费下得到了明显提升。截至2007年年底,国家科学图书馆充分利用统筹文献费,正式组织集团采购和为相关用户开通数据库71个,通过借助国家平台开通数据库25个,集成开放获取资源1个。外文期刊(现刊)即查即得保障能力从二期结束时的5426种增加至7867种、国外博硕士论文从7.8万篇增加至近14万篇、会议录达到1.6万卷。
通过近7年的努力,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以数字资源为主的全院文献资源联合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了基于 [[ 网络 ]] 的全院集成服务与联合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全院文献信息保障能力。在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坚持资源到所,确立以数字资源和e-first模式为主体,院所共同投入、共建共享的基本模式下,通过积极参与国家平台建设,争取经费支持,全院已经实现了从以各个文献机构各自采购印本资源为主,到以全院统筹规划、集团采购的网络版数字资源为主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转变。
===数字资源===
截至2007年12月底,全院相关研究所通过国家科学图书馆组织的集团采购开通 [[ 数据 库71 库]]71 个,其中,2007年新增14个数据库,包括10个全文文献数据库和4个工具型数据库。
===印本资源===
截至到2007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不包括兰州分馆,武汉分馆,成都分馆)总馆的印本文献馆藏总计5,731,795册
===自建资源===
1.联机联合编目数据库
联机联合编目数据库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于2002年正式启动,2004年5月全面开通提供服务。联机联合编目数据库是一个多学科的大型数据库,学科范围覆盖数学、物理、化学、 [[ 天文 ]] 、地理、 [[ 生命科学 ]] 、农业、医药、信息科学、工业技术、社会科学等。
联机联合编目数据库共收录西文期刊4.5万种,馆藏25万条,收录日文期刊6,600种,馆藏2.1万条;收录俄文期刊6,700种,馆藏1.6万条;收录中文期刊4万种,馆藏5万余条;收录中西文图书80余万种,还集成了中科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开通的电子资源,数据库总记录100余万条,已成为全院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保障 [[ 数据库 ]]
2. 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服务系统( Science China)
中国科学文献 数据库服务系统( Science China)是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hina Science Digital Library,简称CSDL)资助的 [[ 项目 ]] , 建设目标是建立中文科技期刊的基于 web的科技文献文摘、引文、联合目录馆藏的科技知识服务体系,面向广大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中文科技期刊文献资源的有效发现和评价服务。
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服务系统的资源体系结构从逻辑上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现期目次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文献题录、文摘,数据起始于 1989年,数据量为100万条,年增量为20万条。
第二层: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和学科数据库( 5个),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数据起始于1989年,数据量为来源96万条,引文约400万条,年增量来源15万条,引文50万条。学科数据起始年1985年,数据量为95万条,年增量为15万条。
第三层:开放链接数据库,采用开放链接的方式链接包括第三方书目数据库、第三方的文摘类数据库和第三方的全文数据库。
720,6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