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万春

增加 4,00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刘万春| 圖像 = [[File: 刘万春 .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1428545829&di=1e3d34ad33f18f60f3927e5730bb2c87&imgtype=0&src=http%3A%2F%2Fb.hiphotos.baidu.com%2Fbaike%2Fg%3D0%3Bw%3D268%2Fsign%3De524039ce3cd7b89f96c3f8878197091%2F0dd7912397dda1449c176fe4b7b7d0a20cf4864d.jpg 原图链接]]]}} [[刘万春]],1898—1993 ,字寿山, [[ 河北交河人 ]] [[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 第9期步科毕业。<ref name="行知互动">{{cite web |url=https://www.xzbu.com/1/view-3151395.htm |title=刘万春:从民国中将到共和国第三十六军军长| accessdate=2019-03-01}}</ref>=人物履历=生于1900年10月20日(清[[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七)。河北交河人,字寿山。[[回族]]。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毕业。 1923年8月军校毕业后历任第21混成旅(旅长[[王都庆]])第1团(团长[[阎得胜]])少尉见习官、中尉排长、上尉连长、少校营长。 1925年9月混21旅编入北洋暂编陆军第7师(师长王都庆),升任中校副官长。 1927年5月暂7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59军(军长阎得胜),调任上校团长。9月所部被缴械后改任第71军(军长[[徐寿椿]])上校团长。 1928年1月6日第71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8师(师长[[刘春荣]]),改任第1团上校团长。11月独8师缩编为第4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暂编第1师(师长白崇禧)第3旅(旅长刘春荣),改任上校参谋长。 1929年1月所部改称第14师(师长[[白崇禧]])第42旅(旅长刘春荣),仍任上校参谋长。4月第42旅扩编为第14师(师长刘春荣),调任第41旅(旅长[[申体臣]])第81团上校团长。 1930年4月第14师扩编为第3方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20军(军长刘春荣),升任任补充第1旅(辖两团)少将旅长。12月所部被第26路军缴械后赋闲于天津。 1931年7月出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上校参谋。 1933年10月调任赣粤闽湘鄂剿匪军北路总司令部(总司令[[顾祝同]])上校参谋。 1934年1月调任庐山军官训练团(兼团长[[蒋中正]])交际课上校课长。 1935年5月29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 1936年11月调任独立第7旅(旅长[[马延守]])少将参谋长。 1937年12月调任第73师(师长[[刘奉滨]])少将参谋长。 1938年4月调任绥远省游击军(司令[[马秉仁]])第2旅(辖两团)少将旅长。 1939年3月调任绥远第2游击区少将司令。 1942年7月代理新编骑兵第3师(辖三团)少将师长。 1943年2月10日晋任陆军步兵上校。 1943年7月22日调任暂编第17师(辖三团)少将师长。 1944年10月23日调升第35军(军长[[董其武]])少将副军长。 1945年6月28日晋任陆军少将。8月兼任新编骑兵第4师(辖三团)师长。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11月免去师长兼职。 1946年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 1946年3月调升绥远全省保安司令部(兼司令[[傅作义]])中将副司令。 1947年12月调升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傅作义)驻绥部队指挥所(主任董其武)中将副主任。 1949年1月1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同月兼任第111军(辖第319师、第320师、第326师)军长。7月升兼第9兵团(司令官[[孙兰峰]])副司令官。9月19日在[[绥远归绥率部起义]]。12月9日第111军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36军(辖第106师、第107师、第108师),任军长。 1950年1月兼任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委[[奎璧]])委员。11月因涉嫌“反革命”被公安部逮捕。 1957年3月转押抚顺战犯管理所。 1973年7月转押北京秦城监狱。 1976年8月获释后定居北京。 1977年11月当选政协北京市(主席[[丁国钰]])委员。 1993年1月在北京病逝。=著作=著有《[[我的戎马生涯]]》。=参考文献={{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