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57
次編輯
變更
銮披汶·颂堪
,無編輯摘要
'''中文名''' 銮披汶·颂堪 <br> '''外文名''' พิบูลสงคราม、จอมพล ป. พิบูลสงคราม <br> '''别 名''' 贝·奇达桑卡,永年宰相 <br> '''国 籍''' 泰国 <br> '''民 族''' 华泰混血 <br> '''出生地''' 泰国暖武里府 <br> '''出生日期''' 1897年7月14日<br> '''逝世日期''' 1964年6月12日 <br> '''职 业''' 军人,政治活动家 <br> '''毕业院校''' 曼谷陆军军官学校 <br> '''信 仰''' 佛教 <br> '''主要成就''' 推翻泰国君主专制, 启动泰国工业发展 , 泰人民族国家建设 提高民族素质与精神、维护女性权益,<br> '''代表作品''' 《唯国主义信条》 <br> '''政 党''' 人民党、玛兰卡西自由党 <br>
而1938年12月16日披汶正式成为总理,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为6日)晚上,日本大使坪上在使
馆内设宴邀请泰国政要,除了不在首都的披汶总理外,泰国内阁、国民议会和军方要员大多出席了日本人的宴会。宴会举行到半夜时,坪上突然把脸一沉,下令关闭使馆大门,将泰国的达官要员全都扣留在使馆内,随后向其提出允许日军进驻的交涉要求。当天夜里,曼谷的日侨妇女老幼早以“观看电影”为借口在日本人学校集合,随后趁夜溜上了停泊在曼谷港的“巴达维亚丸”号商船。日侨中留下来的“在乡军人”摇身一变,全都穿上了军装,以“纳凉”为借口,分别乘坐20多辆汽车到湄南河口和曼谷港码头接应日军登陆部队,为其引路。一夜之间,曼谷满城满街都是身穿黄军装的日本军人。12月8日凌晨1时30分,日本海军、饭田祥二郎指挥的日第15集团军主力越过法属印度支那与泰国的边境,并解除了边境泰军的武装。披汶·颂堪闻得日军登陆的消息后,连夜乘车赶回曼谷,于上午9时下令各地守军停止抵抗。
尼特·披汶颂堪,披汶的小儿子(1941-2014),在2006年出任泰国驻美大使,2014年死于淋巴癌。
中国人常言“开棺定论”那些大人物也更成了人们茶饭之余的评论对象,披汶也不例外。社会各界对他褒贬不一,不乏泰国人说他是一个民族英雄,或者是一个锲而不舍、乾纲独断的人格化帝王。华人激进地说他是华人中的败类,美国人的走狗。欧美人则客观地说他是一名独裁者。要以怎么样的视角来描述他实际是个很费思量的事情。
比里·帕侬荣在晚年回忆说:披汶相貌英俊,极富个人魅力,说话也极具说服力,在留法学生中,给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 披汶当道掌权十五年,是饱受争议的,一方面他热衷于权力,对其权力潜在的挑战者反复无常而且更多的是姑息养奸和盲目仁慈,而且在第二个任期中虚弱到不能对炮、沙立的权力扩张与腐败泛滥作出任何动作。另一方面他在二战中维护了泰国的独立,暂时挽回了泰国人的民族荣耀感,这使多数泰国老兵怀念那一个时代。披汶曾在政策上咄咄逼人,他用自己的独特人格魅力塑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但是很遗憾,在第二个任期中,披汶在随时可能失去权力的斗争中变了,他不再是四十年代那个锋芒毕露的、注重国家建设发展的领袖,而变成了一个世故圆滑、枉费心机于内斗中的政客。 [6] 戴维·K·怀特亚评价披汶:披汶是泰国历史上少数能够留下自己印记的人之一。他一次上台从1938年底至1944年中期,这个时期完全是由他的权力与人格塑造而成的,就如一代人以前的专制君主所做的那样。他的权势上升几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进行,而且他的政策与泰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他宣传的泛泰主义、普世价值观以及他推广的泰式炒河粉)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大众民族主义时代,不仅仅是精英民族主义,这种社会和政治现象比在君主制度下的心理更接近平等主义。在就要到来的几十年里,当泰国人谈起第一个披汶时代并且使用代词“我们”的时候,他们是在表示一种对他们国家生活的公共参与程度,完全不同于几十年前他们的经历。 [7] 披汶元帅对民主贡献很大。但是,元帅又对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他们的基本人权受到的践踏比专制时代更甚。民众被迫接受新的文化;被强迫穿衣戴帽;女士被要求穿上裙子……我们的祖父或祖母们被强迫放弃嚼槟榔以及其他的传统习惯 [6] 。 =='''<big> 人物语录 编辑</big>'''==爱国主义是受过良好教育者的基本美德,也是所有文明国家的基本要求。 [6] 就杀18个人,还能算多吗?法国大革命时砍下的头装车都能排成队。 [13] 如果我们对国家的热爱比不上其他国家,那么,我们的泰人国家就无从期望还能在国际社会中自由长存 [6] 哪一方在战争中溃败,哪一方就就是我们的敌人 [8] 国家与佛教不可分离。宗教是民族文化和道德的柱石,确保了国家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与此同时,唯有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才能确保佛教的生存与发展。两者盛衰与共。 [6] 军队是国家之藩篱 [6] 我不过来自农民家庭的平民,而不是神圣后裔。 [6] 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过渡条款的延期问题,我们就将不得不面对更为严重的难题……首先,那些(保皇派)海外流亡者必然会归国,并通过金钱铺路的方式进入国会;其次,外国人特别是华人在国内人数众多,如果选举,他们就有能力组建政府。……那么我们将失去对国家的统治权,我们将无法在泰国继续生存。我们必须时刻确保手中的政治权力。否则,我们必将走向毁灭……(政府内阁会议备忘录,18/2483,1940年7月24日) [6] 如果不尽快夺权,那就必然会被政治清洗 [6] “现在的世界发展迅速。它不再像过去那样缓慢爬行,而是在奔跑前进”(1941年披汶演讲内容) [6] 当前,我们面临着十字路囗。一个方向是顺应我们的意愿蹒跚前进。在这个道路上,民众将不会被搅扰……但是,国家会因为我们无法跟上其他国家的前进步伐而走向失败。另一个方向则能够确保我们的国家摆脱所有危机,并能在当前和未来引领我们不断进步 [6] 我同意社会运动将我描绘为‘领袖’,因为我希望其他人相信我们的全体国民能将信任赋予‘领袖’一人。领袖因其丰功伟绩而必将为人民所追随。 [6] 我们缺乏有凝聚力的核心。我们拥有的是民族、宗教、国王以及宪法。但是,民族尚未真正成形,宗教己失去信徒的尊崇,国王皀仅能在相片上看到的孩子,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国家正面临缺乏凝聚力核心的艰难时刻。因此,我要求你们追随总理。(1942年内阁讲话) [6] 在西方民主国家,组织内阁是通过选举议员进入议会,而不是依靠军人与警察的武力。 [12] 政府并不是驱逐或歧视其他人,而是希望泰国-泰人所拥有的唯一土地的经济活动能真正体现公平 [6] 对于我们国家而言,除了团结一致、携手奋进之外别无选择 [6] 如果华人要分成两个集团,泰国不会干涉,因为这是华人内部事务。但是,如果华人忘记自己居住在泰国并且互相争斗,泰国将非常失望。 [14] 国民党造成了太多的麻烦,他们贩卖鸦片,并使泰国在联合国被指责 [14] 当战争结束时,世上将不会有小国,都将会合并成更大的国家,因此我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变成一个大国,要么被另一个大国吞并。 [6] 一个强大的军队对于防范外国入侵和镇压君主复辟是必要的 [9] 既然泰国的华人不能到台湾去,也不能到红色中国去,他们觉得自己的处境困难,因此,他们应该得到谅解的对待、泰国人民的同情以及政府“一切可能的帮助”。 [14] 旨在提升民族精神和道德准则,并把进步的趋向和‘新鲜感’灌输到泰国人的生活中 [7] , 一切为了我们的泰人兄弟 [4] 我们不能要求立即获得武器的援助,我们要有尊严地行事 [17] 泰国不应超过一个小国所能实现的目标,政府应把外交政策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18] 现政府及我本人所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为国民提供就业机会以及比其他国家更高的生活水平 [6] 国民“脏乱差”的传统陋习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甚至影响到要求法国归还领土的谈判,法国人大可堂皇表示:国民粗鄙若此,何敢妄言收回领土。不如将领土留法国治下,尚能保持整洁卫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