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卜云林篇其十一

增加 3,264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卜云林篇其十一'''》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作品之一。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
《'''卜云林篇其十一'''》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作品]]之一。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58f3c71f76d8.aspx 杨慎简介],古诗文网</ref>。[[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

<center>卜云林篇其十一</center>
{{Cquote|
喜物论兮难齐。

甘灭景兮云栖。

鹪鹩何心驒騱。

升高或斧之梯。

谁言亨衢可跻。
|[明]杨慎}}

==主要作品==

关于杨慎著述种类之丰富,[[明清]]学者皆称其第一。其数量,明人简绍芳说400余种,嘉靖年间王世贞说92种(撰45种,编47种),万历年间李贽《续藏书》卷12中说有117部。焦兹说访求到153种。《[[明史]]》本传说100余种,清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搜集到杨慎著作42种,收入该书中有39种。民国初,杨守敬《增订丛书举要》卷60中说有145种。杨慎的著作今有明陶宗仪《说郛》中的12种,清《[[四库全书]]》中的39种,李调元《函海》中存45种,民国《丛书集成初编》中存76种。除此之外,还有散见于全国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文管所、纪念馆者数十种。据专家调查统计,杨慎著作流传至今者,共存174种。如:

经学:《升庵经说》《易解》《檀弓丛训》《周官音诂》《檀弓记》(注)等等。

[[史学]]:《南诏野史》《全蜀艺文志》《云南山川志》《[[滇载记]]》《滇程记》《南诏野史》《晏子春秋》(评点)《鬻子》(评注)《山海经补注》等等<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678.html 杨慎的诗词全集、诗集(176首全)],诗词名句网</ref>。

杂著考订:《丹铅总录》《丹铅余录》《丹铅别录》《金石古文》《石鼓文音释》等等。

音韵[[文字]]:《转注古音略》《古音从目》《奇字韵》《古音猎要》《古音骈字》《六书索隐》《音韵略例》等等。

[[诗词]]评论:《升庵诗话》《千里面谭》《谭苑醍醐》《艺林伐山》《升庵词品》《词品拾遗》等等。

书画评论:《书品》《画品》《墨池琐录》《书画神品目》《法帖神品目》等等。

[[医学]]:《素问纠略》《脉位图说》等等。

[[文学]]创作:《升庵诗集》《南中集》《南中续集》《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编纂:《古今风谣》《[[古今谚]]》《丽情集》等。

==视频==
===<center> 卜云林篇其十一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杨慎孩童时巧对县令对子,11岁时就会写近体诗,13岁名满京城</center>
<center>{{#iDisplay:z0930hx0bs0|560|390|qq}}</center>

<center>朗诵的是杨慎的临江仙</center>
<center>{{#iDisplay:h3213l0oyii|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59,1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