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正月六日温泉晚归

增加 4,319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正月六日温泉晚归'''》明代大臣、文学家杨慎的作品之一。杨慎,字用修,新都人,是少师杨廷和的儿子。二十四…”
《'''正月六日温泉晚归'''》明代大臣、[[文学家]]杨慎的[[作品]]之一。杨慎,字用修,新都人,是少师杨廷和的儿子。二十四岁那年考取正德六年殿试第一名,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

杨慎从小警惕机敏,十一岁就能作诗。进入京城后,写了《黄叶诗》,李东阳读后嗟叹不已,大加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他曾经奉命出使经过镇江,拜见杨一清,阅读他收藏的[[书籍]]。用不懂的地方询问他,杨一清都能背诵。杨慎非常惊异,于是更加努力学习古学。被流放边境之后空闲[[时间]]较多,更博览群书。他曾经告诉他人说:“个人的天生资质不值得依靠,每天新修德业,应该从学习中来。”所以他酷爱学习,穷尽文理,到老而更加严重。明代背诵之广博,著作之丰富,当推杨慎第一。隆庆初年,被封赐为光禄少卿。大启年间,追赠谥号为文宪<ref>[https://www.sohu.com/a/126270591_488790 书法 | 明代第一才子杨慎书法诗文欣赏],搜狐,2017-02-14</ref>。

<center>正月六日温泉晚归</center>
{{Cquote|
月似银船劝酒,

星如玉弹围棋。

几杵林钟敲后,

两行松火归时。
|[明]杨慎}}

==轶事典故==

杨慎的[[政治]]生活虽然十分坎坷,但爱情生活却很幸福美满。他的夫人黄娥,善诗词,尤为擅长散曲。婚后他们夫妇感情非常融洽,在桂湖之滨过着诗情画意、相敬如宾的甜蜜[[生活]]。他俩经常在湖畔散步,榴阁赋诗,相互酬答。杨慎夫妇虽然情投意合,但并未陶醉于卿卿我我的儿女之情。婚后第二年,在黄娥的支持和劝促下,升庵就动身进京复官。

杨慎与黄娥的忠贞[[爱情]]是经得起严峻考验的。因为在他俩的生活旅途中,[[春光明媚]]的顺境是很短暂的,而更多的是漫长的急风暴雨的逆境。当杨慎因仗义执言,遣戍滇南时,黄娥对丈夫不仅毫无怨言,而且深表同情,曲意劝慰,殷勤照顾。黄娥不辞风霜之苦,千里跋涉,亲自护送杨慎从北京到云南。嘉靖三年(1524年)十二月十五日的寒夜,黄娥陪伴着骨瘦如柴、身戴枷锁的杨慎,行至江陵的驿站门前,他看到[[妻子]]风尘满面,疲惫不堪,再也不忍心让她向前护送了,力劝妻子回四川新都老家。临别之际,杨慎填写了一首《临江仙》<ref>[https://www.sohu.com/a/386406502_120384187 杨慎《临江仙》,随口而出全是大白话,为何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搜狐,2020-04-08 </ref>词云:“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戍云南·江陵别内》)。情辞凄楚,催人泪下。黄娥回到[[新都]],看到桂湖景物依旧,物是人非,写了一首怀念丈夫的《七律·寄外》:”雁飞曾不度(一作"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感情]]十分真挚。此后,黄娥曾越山涉水,到云南永昌探望杨慎,并在戍所住过两年多的光阴。

嘉靖八年(1529年),因[[父亲]]杨廷和去世,杨慎赶回新都治丧 ,夫妇才得短期会面。相见时难别亦难。临别时,黄娥写了《罗江怨》散曲,与杨慎送别。曲云:“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又怯,恼人正是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以冷与热的[[强烈]]对比,反映自己内心的一片深情,凄婉动人,遂成千古名句。

==视频==
===<center> 正月六日温泉晚归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书法欣赏杨慎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center>
<center>{{#iDisplay:q0935ibuqzh|560|390|qq}}</center>

<center>2018云南林新同学朗读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center>
<center>{{#iDisplay:t31054lcted|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58,62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