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敞唐六言

增加 3,296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敞唐六言'''》明代杨慎的作品之一。杨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
《'''敞唐六言'''》明代杨慎的[[作品]]之一。杨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ref>[https://www.sohu.com/a/430713213_526353 明代三才子之首,著名文学家杨慎书法鉴赏],搜狐,2020-11-09 </ref>。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center>敞唐六言</center>
{{Cquote|
馗道穹隆龟背,

折坂诘屈羊肠。

恶溪四十八渡,

怪松百千万行。
|[明]杨慎}}

==研究活动==

杨慎于2017年入选[[四川省]]十大历史名人。[[新都区]]成立了32个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新都区升庵文化研究传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新都区升庵文化研究传承实施方案》,以打造升庵文化文献中心、升庵文化研究中心、升庵文化体验中心、升庵文化传承中心为载体,大力推进升庵文化研究传承[[工程]]的实施。2017年7月,成都市新都区成立了杨升庵文化研究中心,在人员、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2018年,成都市新都区深入实施升庵文化研究[[传承]]工程,启动了杨升庵文献中心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学术研究工作,建立了杨慎专题文献数字资源库,目前收录80000余条文献信息;完成了杨升庵文化研究中心和杨慎研究会网站建设;杨升庵博物馆对馆藏的3000余册(件)古籍文献<ref>[https://www.sohu.com/a/142731559_799863 “古典文献”与“古籍”究竟区别何在?] ,搜狐,2017-05-23</ref>进行了整理上架,对馆藏的105部杨慎的古籍文献进行了整理和部分数字化建设,为杨慎的[[古籍]]复制再造工程打下了基础;加强了升庵文化研究合作,与云南昆明、保山、安宁、大理等博物馆建立了杨升庵文化研究传承馆际合作(联盟)。

2018年1月16日,杨慎研究中心由[[四川大学]]古籍所牵头成立,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中心成立后[[出版]]了《杨慎学术研究丛书》,创办了《升庵研究》学术期刊,开办了“杨慎研究中心网”“杨慎学术交流网”“杨慎资料中心网”等网站。

2018年4月18日,四川省杨慎研究会在成都市新都区正式成立。首届理事会由24名理事组成。现任会长为倪宗新,王炎、舒大刚、谭平、朱力为副会长,朱力为秘书长。56名会员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经济、管理、[[教育]]、[[新闻]]、书法、美术、历史等众多领域。

==视频==
===<center> 敞唐六言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墨笔印象:李宝华“你对杨慎了解多少”</center>
<center>{{#iDisplay:j0626x2j3ly|560|390|qq}}</center>

<center>草书创作教学辅导,杨慎诗《滚滚长江东逝水》</center>
<center>{{#iDisplay:z0936omtr4p|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58,62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