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老马行

增加 4,091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老马行'''》明代杨慎的作品之一。杨慎(1488~1559)明代大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为少师杨…”
《'''老马行'''》明代杨慎的[[作品]]之一。杨慎(1488~1559)[[明代]]大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为少师杨廷和之子。

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明世宗朱厚熜即位,起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大礼议起,帝喜桂萼、张璁倡继统不继嗣之说,召二人为翰林学士。六月,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疏,言与璁等[[学术]]不同,不能与之同列,乞罢。奏上,世宗大怒。罚夺俸两月。七月,慎等又伏左阙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者下诏狱,慎等撼门大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十日之间,慎两遭廷杖,死而复甦者再,乃被削籍,谪戍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八年,其父死,获许归葬。自是或归蜀,或留戍所,颇得地方大吏善视。十一年正月,受聘修[[云南]]通志。十九年又得预纂蜀志。三十六年,巡抚遣骑逮之还。三十八年七月卒<ref>[https://www.sohu.com/a/204303698_612398 【名臣名将】杨慎:一位状元的悲苦人生],搜狐,2017-11-14 </ref>。

<center>老马行</center>
{{Cquote|
老马为驹下皂栈,昔日友龙今伴雁。

弃置徒伤田子魂,剪拂曾遇孙阳盼。

长鸣萧萧失风云,知道悠悠忘泉涧。

金式如堪铸伏波,彩毫还拟图韩干。
|[明]杨慎}}

==纪念活动==

2018年是杨慎诞辰530周年,杨慎的家乡新都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2018年9月13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四川省杨慎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纪念杨升庵诞辰530周年学术论坛”在成都市新都区举行。获奖论文作者,四川省杨慎研究会、四川省杨慎研究中心代表,杨升庵文化研究传承馆际合作(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全国各相关高校等单位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

2018年9月13日,长12米高1米的[[中国画]]《清白与丹心——升庵故事·中国画长卷》<ref>[https://www.sohu.com/a/231672661_431335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天府文化 凝聚发展动能],搜狐,2018-05-15 </ref>在成都市新都区面向公众展出。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反映明朝状元杨慎典故的画卷。画卷创作从2017年12月开始,经过资料查找、收集、整理、筛选等步骤,历时3个多月,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猛、廖勤、徐航,著名画家梁时民、李青稞、魏明阳、巫成金、周平、危彬等努力下完成创作。《清白与丹心》画卷在杨慎及其[[家族]]的众多经典故事中,选择了杨慎造像、杨门七进士、充军滇西、平乱安凤、四知退贿、恪守臣责、水利惠民等13个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典型故事,采用中国画的形式逐一展现出来。

2018年9月28日,为纪念杨升庵诞辰530周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升庵诗画——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成都市]]新都香城国际艺术港云端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持续至10月8日。此次展览从2018年2月开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面向全国征稿,共征得全国画家原创稿件4000余件,最终展出249件。

2018年11月2日上午,由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四川省杨慎研究会主办的“纪念杨升庵诞辰53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展在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国际[[艺术]]港云端美术馆开展,持续到11月8日。

==视频==
===<center> 老马行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冯小刚演绎大明杨慎,书写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center>
<center>{{#iDisplay:z3218lmpqa3|560|390|qq}}</center>

<center>2-66.滇春好 杨慎</center>
<center>{{#iDisplay:u0784q36hhq|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113,2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