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鱼台县博物馆

增加 60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鱼台县博物馆''',位于 [[ 山东省 ]] ,据2020年9月 [[ 国家文物局 ]] 信息显示,现有藏品303件/套、珍贵文物18件/套,举办展览18个,开展教育活动2次,参观人数5.4万人次。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 [[ 博物馆 ]] 名单。
==简介==
成立于2016年,现位于鱼台县市民中心一楼,2020年12月,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333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3件(套),三级文物17件(套),藏品主要有 [[ 陶瓷器 ]] 、玉石器、金属器、古钱币、画像石刻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展区文物以鱼台境内出土的历代精美文物为主,结合发生在鱼台的 [[ 历史 ]] 事件进行展示,展厅共设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明肇始、先民留痕(新石器时期)。本部分主要展示鱼台地区源远流长的早期文明,通过新石器时代代表性遗址及遗迹的展示,体现鱼台地区史脉久远且具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第二部分:商王之都、孝贤故里(先秦时期)。结合祖乙迁都的 [[ 故事 ]] ,讲述了鱼台建城的历史背景,体现了鱼台祖先的勤劳与智慧。第三部分:城邑初兴、汉风雅韵(秦汉)。本展区通过展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石刻,从不同角度述说鱼台这方土地鲜活传神的精彩历史和源远流长的鱼台文化。第四部分:治水迁城、大河精神。本部分引入黄河元素,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文物藏品承载着炎黄地区人民的共同历史 [[ 记忆 ]] ,鱼台博物馆加强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自觉成为黄河沿线博物馆黄河文化保护的弘扬者、参与者。
作为城市文明进步的 [[ 标志 ]] 、文化的绿洲、人类知识的殿堂,博物馆在人们的 [[ 生活 ]] 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鱼台博物馆通过展示鱼台县域丰厚的历史文化,呈现出鱼台县发展的历史脉络,并通过对文化的传承、培育、积淀与创新,实现对鱼台文化的塑造。鱼台博物馆为今天而记录过去,为未来而留存今天,作为城市历史的记录者和展现者,鱼台博物馆将会继续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面貌,以独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方式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
==馆藏文物赏析==
1.汉跪式青铜人
汉跪式青铜人高9cm,宽4cm,前后长约5cm,为 [[ 青铜 ]] 材质,通体完整,并无残缺,为国家二级文物。汉代人席地而坐,置铜镇于席子四角用以压实,此铜人即为汉代铜镇,且以人形浇铸,造型巧妙,恰恰呼应了其使用用途,铜人的服饰、跪姿也反映了汉代的生活式样,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汉圆唇平口褚釉凤鸟瓷酺
器物通高31.5cm,口径8.4cm,外径32.5cm,腹深30.4cm,唇口有微残,两侧对称有兽面装饰的两耳,国家二级文物。整只瓷酺三条玄纹以上施釉,以下部分全部为裸胎,在同类器物中实属罕见,属于陶器向瓷器烧造演变过程中的代表器型。且装饰较为精细,施釉部分刻画与汉代同一时期帛画造型风格一致的凤鸟纹,整体造型饱满,确有 [[ 汉代 ]] “烹茶尽具,酺已盖藏”的隆重之美。
3.大唐方与县故栖霞寺讲堂佛钟经碑
该碑原立于鱼台县李阁镇栖霞堌堆顶部。碑文由进士登仕郎朱怀隐撰文,宣德郎骑都尉徐伯兴书,太原王客师镌刻。大意为张师旷修建讲堂,阎文褒等人造像铸钟并镌刻心经,方与县令宋元凤等人又进行了添造。唐仪凤四年(公元 679 年)刻立,距今已有1300多年。这是鱼台现存最早的一块碑界,是国家二级保护 [[ 文物 ]] ,于鱼台县博物馆展厅内展出。
4.唐青釉双系瓷执壶
5.新石器时代黑花岗岩石斧
为鱼台县李阁镇栖霞堌堆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通高12.6cm,通宽6.2cm,直径3.5cm,为国家三级文物。确认了栖霞堌堆遗址拥有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文化层,具有珍贵的 [[ 考古 ]] 实证价值。
6.西周泥质红褐陶豆
西周泥质红褐陶豆通高11.5cm,口径11.3cm,盘深4cm,底径8.5cm,为 [[ 西周 ]] 时期陶豆代表器型,国家三级文物。
7.金代武士像(石婆婆)
金代武士像(石婆婆),国家三级文物,高157米,身厚45米,宽57米,腰宽50头部高21米,宽22米,厚25米,重约 866(kg),完整。石像高1.57 米,顶戴头盔,身穿铠甲,宝镜护心,脚穿战靴,手持一把宝剑,神采飘逸,英姿飒爽。据剑身上镌刻的文字显示,该石像是金国崇庆年间(1212—1213 年)由附近善男信女共同出资雕刻。在历史上一直备受附近乡民的敬仰,受顶礼膜拜,求子祈福。村人祖上世代口口相传,都称 [[ 石雕 ]] 为石婆婆,所在庙宇因此也被村民称作“石婆婆庙”。
==参考文献==
[[Category:069 博物館学]]
753,0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