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郑文公

增加 18,56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时= 45年
}}
=='''郑文公'''==
''' [[ 郑文公]]'''({{bd|?||前628年|catIdx=Z}}),姓'''姬''',名'''踕''',[[中国]][[春秋时代]][[郑国]]君主(前673年-前628年在位), 号'''文''',[[郑厉公]]突之子。 [[ 郑文公 ]] 十八年(前655年),郑文公暗中与[[楚国]]友善,次年齐、鲁攻打 [[ 郑国 ]] ,楚国出兵救郑<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42.htm 郑世家第十二],国学网</ref>。 [[ 郑文公 ]] 在位期间,曾数次摇摆依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前628年(郑文公四十五年),郑文公去世,其子 [[ 郑穆公 ]] 即位。
[[ 文公 ]] [[ 叔父]][[郑子]]遗孀 [[ 陈妫 ]] 生有两子[[太子华]]、[[子臧 (郑国)|公子臧]],均比后来的 [[ 穆公 ]] 年长,但都因谋反被杀。<ref>《左传》宣公三年: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生子华、子臧。</ref>还有和 [[ 苏女 ]] 所生的[[公子瑕 (郑国)|公子瑕]]、[[子俞弥]]。 ==人物生平== ===楚国来伐=== 当时,[[东周王室]]日益没落。[[诸侯国]]中以[[齐国]]最为强大,宋、鲁、陈、蔡、卫、郑、许、邾、曹等国皆服从齐国,称[[齐桓公]]为盟主。 前667年([[郑文公]]六年),郑文公与[[鲁庄公]]、[[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再次会盟。 但是,雄居[[长江]]中游的[[楚国]],自持国大兵强,不尊[[周王室]],也不服从[[齐国]],经常出兵[[中原]],和齐[[国争]]夺[[诸侯国]],欲称霸中原。 前666年([[郑文公]]七年),[[楚成王]]以[[郑国]]背楚向齐为由,派楚国令尹(相当于执政大臣)[[公子元]]为中军元帅,[[斗御江]]、[[斗梧]]为先锋,[[公孙游]]、[[公孙嘉]]为后卫,发兵车六百乘讨伐郑国,争夺郑地。 [[公子元]]率领[[楚国]]兵马已经攻破[[郑国]]的[[梏敉关]](今河南郑城南郊的关口),攻入[[纯门]](今河南郑城外城的南门),将到达[[逵市]](今河南郑城纯门通往内城的大道)。 [[郑国]]的正卿[[叔詹]]正确地估计形势,认为[[楚国]]发六百乘兵车伐郑,倾国内全部兵力,国内必空虚,害怕国内生变,不敢久战,便大胆地设空城计以待楚师。[[公子元]]害怕,不敢攻郑城,撤兵回楚。 前664年,[[公子元]]率兵马伐郑不战而回,[[楚成王]]大怒,乘机杀死公子元。 前658年,[[楚成王]]派兵伐郑,斗章俘虏了郑将[[聃伯]]。<ref>[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65.htm 左传·僖公二年 ],国学导航</ref> 前657年,[[齐桓公]]闻报楚军伐郑,便与宋、江、黄等国会盟于[[阳谷]],谋划伐楚。<ref>[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66.htm  左传·僖公三年],国学导航</ref> 前656年,[[齐桓公]]带领诸侯的军队侵蔡,蔡溃,于是伐楚。为此,[[楚成王]]派与师言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候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隶。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夏天,楚成王派[[屈完]]如师。师退,驻扎在[[召陵]]。<ref>[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67.htm  左传·僖公四年],国学导航</ref> ===首止之会=== 前655年([[郑文公]]十八年),[[齐桓公]]得知[[周惠王]]有意废掉[[太子姬郑]],改立次[[子姬]]带为太子,便与宋、鲁、郑、卫、许、陈、曹七国国君在首止共同拜会[[太子姬郑]],表示拥戴太子姬郑,借此机会向周惠王表明众诸侯拥戴太子姬郑,以巩固姬郑的太子地位。 [[周惠王]]派[[周公]]去首止,私自会见[[郑文公]],说:“我安抚你去跟随[[楚国]],又让[[晋国]]辅助你,这就可以稍稍安定了。”郑文公对周惠王的命令感到高兴,又对没有朝见[[齐国]]感到惧怕,所以打算逃走回国而不参加盟誓。[[孔叔]]阻止,郑文公不听。 <ref>[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68.htm  左传·僖公五年],国学导航</ref> [[齐桓公]]对[[郑文公]]在首止私自逃盟很不满意,又听说郑文公派人私通[[楚国]],大怒,于前654年(郑文公二十八年)率领齐、鲁、宋、陈、卫、曹等国兵马讨伐郑国,包围郑国的新城(今河南新密东南)。 [[楚成王]]得知[[齐国]]伐郑,便亲自率领兵马伐[[许国]],包围许城。[[齐桓公]]听说楚兵伐许,便转移伐郑的兵马去救许,[[郑城]]才得救。 <ref>[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69.htm  左传·僖公六年],国学导航</ref> 前653年([[郑文公]]二十九年),[[齐国]]人进攻[[郑国]]。[[孔叔]]对[[郑文公]]说:“俗语有这样的话:‘心志假若不坚强,怎么能又怕屈辱?’既然不能强硬,又不能软弱,因此只有死路一条。国家危险了,请您向齐国屈服以挽救国家。”郑文公说:“我知道他们是为什么来的了,姑且稍稍等我一下。”孔叔回答说:“情况危急,早晨到不了晚上,怎么等待君王呢?”夏季,郑文公杀死申侯以讨好齐国,秋季,[[鲁僖公]]和[[齐桓公]]、[[宋桓公]]、[[陈国]]的[[世子款]]、[[郑国]]的[[世子华]]在[[宁母]]结盟,策划进攻郑国。冬季,郑文公派遣使者到齐国请求订立盟约。 <ref>[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70.htm  左传·僖公七年],国学导航</ref> 前652年([[郑文公]]三十年),[[鲁僖公]]和[[周王室]]的使者、[[齐桓公]]、[[宋桓公]]、[[卫文公]]、[[许僖公]]、[[曹共公]]、[[郑世子款]]在[[洮地]]会盟,商谈安定王室。郑文公请求参加盟会,表示顺服。 <ref>[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71.htm  左传·僖公八年],国学导航</ref> ===驱杀诸子=== 前653年([[郑文公]]二十九年),郑文公派[[太子华]]代前往[[宁毋]]。太子华对[[齐桓公]]说:“[[泄氏]]、[[孔氏]]、[[子人氏]]三族,违背您的命令。您如果除掉他们而和[[敝国]]讲和,我国作为您的内臣,这对您也没有什么不利的。”齐桓公准备答应他时,[[管仲]]说:“君王用礼和信会合诸侯,而用邪恶来结束,未免不行吧。儿子和父亲不相违背叫做礼,见机行事完成君命叫做信。违背这两点,没有比这再大的邪恶了。”齐桓公说:“诸侯进攻[[郑国]],没有得胜,现在幸而有机可乘,利用这点,不也行吗?”管仲回答说:“君王如果用德来安抚,加上教训,他们不接受,然后率领诸侯讨伐郑国;郑国挽救危亡还来不及,哪敢不害怕?如果领着他的罪人以兵进攻郑国,郑国就有理了,还害怕什么?而且会合诸侯,这是为了尊崇德行。会合而让奸邪之人列于国君,怎么能向后代交代?诸侯的会见,他们的德行、刑罚、礼仪、道义,没有一个国家不加以记载。如果记载了让邪恶的人居于君位,君王的盟约就要废弃了。事情做了而不能见于记载,这就不是崇高的道德。君王还是同意为好!郑国一定会接受盟约的。子华既然做了太子,而要求凭借大国来削弱他的国家,也一定不能免于祸患。郑国有[[叔詹]]、[[堵叔]]、[[师叔]]三个贤明的人执政,还不能去钻它的空子。”齐桓公于是向[[子华]]辞谢。子华因此得罪了郑国。郑文公得知后大怒,之后把儿子全部赶出郑国。 ===与楚结亲=== 公元前643年([[郑文公]]三十年),[[齐桓公]]去世。不久,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争夺君位,相互攻打残杀,[[齐国]]大乱,政局不稳,国力日落,诸侯纷纷叛离。这时,郑文公见齐国没落,便开始朝于[[楚国]]。 <ref>[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81.htm  左传·僖公十八年 ],国学导航</ref> 公元前639年([[郑文公]]三十四年),[[楚成王]]和[[宋襄公]]在[[孟邑]](今河南睢县西北)与诸侯会盟。<ref>[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84.htm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搜狐网,2013-04-18国学导航</ref> 前638年([[郑文公]]三十五年)夏季,[[宋襄公]]进攻[[郑国]],楚人进攻[[宋国]]以救援郑国,宋军被打得大败,宋襄公大腿后受箭伤,跟随宋襄公的卿大夫子弟任护卫的被歼灭。十一月初八日早晨,郑文公夫人[[芈氏]]、[[姜氏]]在柯泽慰劳[[楚成王]]。楚成王派师缙把俘虏和被杀死的敌人的左耳给他们看。君子说:“这是不合于礼的。女人送迎不出房门,和兄弟相见不出门槛,打仗时不接近女人的用具。”初九日,楚成王进入郑国接受享礼,主人敬酒九次,庭院里陈列的礼品有一百件,另外再加笾豆礼品六件。宴请完毕,夜里出来,文芈送他到军营里。楚成王带了郑国的两个侍妾回去。 <ref>[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85.htm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国学导航</ref> ===无礼重耳=== 公元前637年([[郑文公]]三十六年),[[晋国]]的[[公子重耳]]逃亡时路过[[郑国]],至[[郑城]]。郑文公得知公子重耳将要到郑城,召集群臣商议,说:“晋国公子重耳叛父君而逃亡国外,不忠不孝,到什么地方都不受人欢迎,屡遭饥饿。此不忠不孝的人,我们不必以礼相待!”正卿[[叔詹]]劝郑文公说:“晋国公子重耳有‘三助',是天佑的人,将来必得国为君,不可怠慢!”郑文公不信,问有何“三助”。叔詹回答说:“公子重耳是狐氏女所生,狐与姬是同宗,同宗为婚,出类不凡,必成大材。此一助。自从重耳流亡国外十八年,国内一直不安,无人能管理,是天意等待贤人回国为君。此二助。跟从公子重耳的赵衰、狐偃、介子推等人,皆为当代的英雄豪杰。重耳得而用之,必成大业。此三助。公子重耳有此‘三助',将来必得国为君。主公应以礼相待才是。”郑文公不听叔詹的劝言,说:“重耳已在外流亡十八年,将近六十岁了,有何做为!”叔詹见主公将无礼重耳,又说:“主公若不礼公子重耳,请将他杀了,以免留下后患。”郑文公一听大笑,说:“大夫所言是何道理,一会儿让寡人以礼相待他,一会儿又让寡人杀了他。以礼相待有什么好处?杀了他又是因为有什么仇怨!”当即下令,让门吏紧闭城门,不准公子重耳入郑城。晋公子重耳等人听说郑国不让他们进入郑城,怒而改道往[[楚国]]去了。 公元前636年([[郑文公]]三十七年)春天,[[重耳]]回到了[[晋国]],并继承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文公]]。  ===攻打滑国=== 公元前636年([[郑文公]]三十七年)秋天,郑文公派兵攻打[[滑国]],郑军进入滑国的时候,滑人听从命令。军队回去,滑国又亲附[[卫国]]。郑国的[[公子士]]、洩堵俞弥带兵进攻滑国。[[周襄王]]派[[伯服]]、[[游孙伯]]到[[郑国]]请求不要进攻滑国。郑文公怨恨周惠王回到成周而不给[[厉公]]饮酒礼器杯子,又怨恨周襄王偏袒卫、滑两国,所以不听周襄王的命令而逮捕了伯服和游孙伯。周襄王发怒,准备领着翟人进攻郑国。富辰劝谏说:“不行。下臣听说,最高的人用德行来安抚百姓,其次的亲近亲属,由近到远。从前周公叹息管叔、蔡叔不得善终,所以把土地分封给亲戚作为周朝的屏障。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各国,是文王的儿子。邢、晋、应、韩各国,是武王的儿子。凡、蒋、邢、茅、胙、祭各国,是周公的后代。召穆公忧虑周德衰微,所以集合了宗族在成周而做诗,说:‘小叶杨的花儿,花朵是那样漂亮艳丽,现在的人们,总不能亲近得像兄弟。’诗的第四章说:‘兄弟们在墙里争吵,一到墙外就共同对敌。’像这样,那么兄弟之间虽然有小不和睦,也不能废弃好亲属。现在您不忍耐小怨而丢弃郑国这门亲属,又能把它怎么办?酬答勋劳,亲近亲属,接近近臣,尊敬贤人,这是德行中的大德。靠拢耳背的人,跟从昏暗的人,赞成固陋的人,使用奸诈的人,这是邪恶中的大恶,抛弃德行,崇尚邪恶,这是祸患中的大祸。郑国有过辅助平王、惠王的勋劳,又有厉王、宣王的亲属关系,郑国国君舍弃宠臣而任用三个好人,在姬姓诸姓中属于近亲,四种德行都具备了。耳朵不能听到五声的唱和是耳聋,眼睛不能辨别五色的文饰是昏暗,心里不学德义的准则是顽固,嘴里不说忠信的话是奸诈。狄人效法这些,四种邪恶都具备了。周室具有美德的时候,尚且说‘总不能亲近得像兄弟’,所以分封建制。当它笼络天下的时候,尚且害怕有外界的侵犯;抵御外界侵犯的措施,没有比亲近亲属再好的了,所以用亲属作为周室的屏障。召穆公也是这样说的。现在周室的德行已经衰败,而这时又改变周公、召公的措施以跟从各种邪恶,恐怕不可以吧!百姓没有忘记祸乱,君王又把它挑起来,怎么来对待文王、武王呢?”周襄王不听,派遣颓叔、桃子出动狄军。夏季,翟军进攻郑国,占领了[[栎地]]。  ===收纳周王=== 当初,[[甘昭公]]受到[[惠后]]的宠爱,惠后打算立他为嗣君,没有来得及惠后就死去了。昭公逃亡到[[齐国]],[[周天子]]让他回来,他又和[[隗氏]]私通。周天子废了隗氏。 前636年,[[颓叔]]、[[桃子]]说:“狄人这样,是我们指使的,狄人可能会怨恨我们。”就奉戴大叔攻打[[周天子]],[[周王]]的侍卫人员准备抵御,周王说:“如果杀死太叔,先王后将会说我什么?宁可让诸侯来商量一下。”周王于是就离开成周,到达坎欿,都城里的人又把周王接回都城。秋季,颓叔、桃子奉事太叔领了狄人的军队进攻成周,把周军打得大败,俘虏了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周襄王离开成周去郑国,住在汜地。[[太叔]]和[[隗氏]]住在[[温地]]。郑文公和孔将鉏、石甲父、侯宣多到汜地问候天子的官员和检查供应天子的用品,然后听取关于郑国的政事,这是合于礼的。之后,[[晋文公]]护送回到[[成周]]。 公元前632年([[郑文公]]四十一年),[[郑国]]帮助[[楚国]]攻击[[晋国]]。因为晋文公经过郑国时郑国没以礼相待,所以郑国背叛晋国帮助楚国。 公元前631年([[郑文公四]]十二年)十月,[[晋文公]]、[[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公]]、[[秦穆公]]、[[郑文公]]、[[陈共公]]以及邾、莒的国君会盟于温,皆到[[河阳]]朝拜了[[周襄王]]。<ref>[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301/01zz/091.htm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国学导航</ref> ===逼立太子=== 公元前630年([[郑文公]]四十三年),[[晋文公]]因[[郑国]]帮助[[楚国]]讨伐[[晋国]],以及晋文公经过郑国时郑文公对他的无礼,便与[[秦国]]国君[[秦穆公]]一起围攻郑国。  当初,郑文公有三个夫人,有五个宠爱的儿子,都因罪早死。郑文公发怒,把众公子全都赶出郑国。[[公子兰]]逃到晋国,随随晋文公围攻郑国。公子兰服侍晋文公很小心谨慎,晋文公宠爱他,公子兰于是在晋国暗中活动,争取回郑国作太子。晋国这时想抓住[[叔詹]]把他杀掉,郑文公于心不忍,不敢对叔詹说。叔詹得知后,对郑文公说:“我曾经对您说过,您不听我的,晋文公终于成为郑国祸患。然而晋国围攻郑国的原因,是为了我,我死而能赦免郑国,是我的心愿。”于是自杀。郑国人将叔詹的尸体交给晋国。晋文公说:“一定要见到郑国国君,侮辱他一番才离开。”郑国人担忧这件事,于是派人暗中对秦国说:“攻破郑国增强了晋国,是对秦国不利的事。”于是秦军撤兵。 [[晋文公]]想将[[公子兰]]送回郑国立为太子,将此事告诉郑国。郑国大夫石癸说:“我听说[[姞姓]]是后稷的[[元妃]],她的后代应当有兴起的。公子兰的母亲是姞姓的后代。再说夫人的儿子全都死了,剩下的庶子没有比公子兰更贤德的。今围攻紧急,晋国为公子兰请求,没有比这更大的好处。”郑文公于是答允晋国,与晋国结盟,而终于立公子兰为太子,晋军才罢兵离去。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四十五年),[[郑文公]]去世,[[公子兰]]即位,是为[[郑穆公]]。
==为政举措==
 
===政治===
郑文公继位后,任叔詹为正卿,执掌国政;任用堵叔、师叔为大夫。叔詹、堵叔、师叔被合称为郑国“三良”。
[[ 郑文公 三十六年(甲申,前637年) ]]继位后 曾经拒绝接待流亡至[[ 郑国叔詹]] 为正卿,执掌国政;任用[[ 晋国堵叔]] 公子重耳(后来的[[ 晋文公师叔]] )。 大夫 。叔詹、堵叔、师 瞻劝告他: 被合称为郑国 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 [[ 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文公不听,以为“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 良]] ”。<ref>《左传-僖公二十三年》</ref> 
===外交===
当时,东周王室日益没落,诸侯国中以齐国最强,郑国与宋、鲁、陈、蔡、卫、、许、邾、曹等国皆服从于齐国,推齐桓公为盟主。公元前667年,郑文公与鲁、齐、宋、陈等国再次会盟。郑文公四十四年(前629年),重耳即位为晋文公,秦、晋联军围攻郑国。郑文公派人召见[[烛之武]]到秦营去拜见[[秦穆公]]。秦穆公与郑人缔结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率兵出救郑国。晋军只得撤兵。
当时,[[东周王室]]日益没落,[[诸侯国]]中以[[齐国]]最强,[[郑国]]与宋、鲁、陈、蔡、卫、、许、邾、曹等国皆服从于齐国,推[[齐桓公]]为盟主。公元前667年,郑文公与鲁、齐、宋、陈等国再次会盟。
 
==趣闻轶事==
 
[[郑文公]]有个妾是[[南燕国]]女,姞姓,故称[[燕姞。]] 公元前649年(郑文公二十四年),燕姞梦见天神给她一支兰草,并对她说:“我是[[伯鯈]](伯鯈是南燕国始祖)。我是你的祖先,把兰草作为你的儿子,[[兰草]]是国中最香的草。”燕姞把梦讲给郑文公听,郑文公便与她同房,又给她一支兰草作为凭证,于同年生下儿子,取名为兰,即后来的[[郑穆公]]。
 
==人物评价==
 
郑文公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国君中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位,执掌郑国政权四十五年(公元前673年―前628年)。郑文公在位时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失去[[郑庄公]]时代地区小霸的威风,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二流诸侯,因此郑国常受到像楚、晋这样强国的欺凌。好在郑文公一是能忍,并善于察言观色;二是常常出席大国主持的盟会,寻求“保护伞”,郑国也因此躲过了一次次灭国危机。
 
==史书记载==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42.htm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国学网</ref>
 
==家庭成员==
 
===父祖==
 
祖父:[[姬寤生]],[[郑庄公]]
 
父亲:[[姬突]],[[郑厉]]
 
===弟弟===
 
[[叔詹]],公元前530年自杀。
 
===妻妾===
 
[[陈妫]],[[郑文公]]嫡夫人,生[[太子华]]、[[公子臧]]。
 
[[燕姞]],[[南燕国]]之女,[[姞姓]],故称[[燕姞]]。
 
[[芈氏]],[[楚成王]]之妹,生[[伯芈]]、[[叔芈]]。
 
===儿子===
 
[[姬华]],即[[太子华]],[[郑穆公]]兄,被[[郑文公所]]杀。
 
[[姬臧]],即[[公子臧]],[[郑穆公]]兄,被[[郑文公]]所杀。
 
[[姬兰]],[[郑穆公]],与[[燕姞]]所生
 
===女儿===
 
[[伯芈]],[[芈氏]]长女。
 
[[叔芈]],[[芈氏]]次女。
 
===孙子===
 
[[姬夷]],[[郑灵公]]。
 
[[姬坚]],[[郑襄公]],[[郑灵公]]弟(一说[[郑灵公]]兄)。
 
[[姬去疾]],字[[子良]],即[[公子去疾]],[[郑襄公]]弟。
 
[[姬喜]],字[[子罕]],即[[公子喜]],[[郑襄公]]弟。
 
[[姬騑]],[[公子騑]],字[[子驷]],郑襄公弟。
 
[[姬发]],[[公子发]],字[[子国]],郑襄公弟。
 
[[姬嘉]],[[公子嘉]],字[[子孔]],郑襄公弟。
 
[[姬偃]],[[公子偃]],字[[子游]],郑襄公弟。
 
[[姬舒]],[[公子舒]],字[[子印]],郑襄公弟。
 
[[姬平]],字[[子丰]],郑襄公弟。
 
姬姓,字[[子羽]],郑襄公弟。
 
姬姓,字[[子然]],郑襄公弟。
 
姬志,字[[子孔]],又称[[公子志]]、士子孔,郑襄公弟。
==视频==
 
===== 书法楷书《郑文公碑》赏析,十分养眼 =====
{{#iDisplay:z07495cuzqz|640|360|qq}}
 
===== 《王家新临碑帖欣赏》郑文公碑 =====
{{#iDisplay:k0178slbrof|640|360|qq}}
 
===== 郑文公拜见楚王,楚王送郑国千斤铜,然后又反悔了 =====
{{#iDisplay:z039606rfje|640|360|qq}}
==参考资料==
 
{{reflist}}
{{start box}}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