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 6,119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big> ''' |- | [[File:T0170ac7b9581c2b7ec.jpg|缩…”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big> '''

|-

|
[[
[[File:T0170ac7b9581c2b7ec.jpg|缩略图]]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息(拼音:x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及商代金文 ,其古字形像鼻子出气,本义指气息、呼吸。战国之后的篆体加"心"旁。呼吸是有生命的象征,因此又引申为繁殖、滋生,再引申指子女。利钱是由本钱生出来的,于是引申出利息之义。由气息又可引申指消息。息又有停止之义,引申指歇息。又用于使动意义,引申为安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汉语拼音


注音字母
ㄒㄧ

平水韵
入声十三职

部首
自/心

笔画
6+4/4+6

五笔
THNU

仓颉
HUP

郑码
NLWZ

四角号码
2633 0

统一码
606F

字级
一级(1973)

造字法
指事字或会意字

结构
独体字或合体字,上下结构
文字溯源
息在商周时期是指事字,甲骨文(图1)字形上部像鼻子(写作"自"),下部用几笔短画表示呼出气的样子。商代金文(图2)则把呼出的气流画成一条直线。本义为呼吸。西周金文(图3)构型与商代金文相同,但是鼻子已经开始变形。呼吸是明显的生命体征,古人认为心是身体的主宰,因此大约到了春秋,人们便将鼻子("自")下部改为"心",表示心气从鼻窍而出(图4)。篆文(图7)与春秋金文相似,隶书(图8、9)和楷书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对原来的"息"字进行了规范化,以至于看不出鼻子和心的样子了。
古籍释义
折叠说文解字
【卷十】【心部】相即切(xī)

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

折叠说文解字注
喘也。

段注:《口部》曰:喘,疾息也。喘为息之疾者,析言之。此云息者喘也,浑言之。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引伸为休息之偁,又引伸为生长之偁。引伸之义行而鼻息之义废矣。《诗》曰:使我不能息兮。传曰:忧不能息也。《黍离传》曰:噎忧不能息也。此息之本义也,其他诗息字皆引伸之义也。《许书》:齂,卧息也。呬,息也。㞒,卧息也。䯉,咽中息不利也。欠,饮食屰气不得息也。《覞部》䨳,见雨而比息也。皆本义也。

从心自。

段注:自者,鼻也。心气必从鼻出故从心自。如心思上疑於囟,故从心囟,皆会意也。相即切。一部。各本此下有自亦声三字,自声在十五部,非其声类。此与思下云囟声,皆不知韵理者所为也。

折叠广韵
相即切,入职心 ‖息声职部(xī)

息,止也。又嬎息也。《说文》:"喘也。"亦姓,《姓苑》云:"今襄阳人。"又汉复姓,《前汉书》有河内息夫躬。相即切。十一。

折叠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息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6

古文:窝

《唐韵》相即切。《集韵》《韵会》《正韵》悉即切,并音熄。《说文》:喘也。《增韵》:一呼一吸为一息。

又大声叹曰太息。《战国策》:闵王太息。注:长出气也。《前汉·高帝纪》:喟然太息。师古注:太息之大也。

又累气曰累息。《后汉·任延传》:吏民累息。 一曰止也。《礼·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注:息犹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辞。

又处也。《诗·小雅》:无恒安息。传:息,犹处也。

又生也。《周礼·地官》:以保息六养万民。《前汉·宣帝纪》:刑者不可息。师古注:息谓生长。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长也。

又《礼·月令》注:阳生为息。

又子曰息。《东观汉记》:此盖我子息也。《战国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又《尸子》:弃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语。注:姑,妇也。息,小儿也。

又出钱生子亦曰息。《周礼·地官·泉府》:凡民之贷者,以国服为之息。

又劳也。《仪礼·乡饮酒礼》:乃息司正。注:息,劳也。《释文》:劳,力报反。

又休也。《周礼·春官·籥章》:以息老物。注:休息之也。又《冬官·考工记·梓人》:张兽侯,则王以息燕。注:息者,休农息老物也。

又《释名》:息,塞也,塞满也。

又国名。又新息县,本息故国,徙於东,故加新字。《左传·隐十一年》:息侯伐郑。注:息国,汝南新息县。《释文》:一本作鄎。又安息,戎国,去长安万六百里。《风俗通》:戎类有六,五曰鼻息。

又土自长息无限,曰息壤。《山海经》: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又姓。《姓苑》:今襄阳有此姓。又息夫,复姓。

又叶私列切,音屑。苏轼《游香积寺》诗:把玩竟不食,弃置长太息。幽寻恐不继,书版记岁月。

从心从自,自亦声。徐锴曰:自,鼻也。气息从鼻出。会意。

折叠编辑本段字形书法
折叠字形对比
折叠书写提示
【笔顺】①ノ(撇)②丨(竖)③㇕(横折)④一(横)⑤一(横)⑥一(横)⑦丶(点)⑧㇃(卧钩)⑨丶(点)⑩丶(点)

【规范提示】"心"的第二笔楷体是㇃(卧钩)。

【写法】❶"自"窄、长,"心"宽、扁。❷"自",居上居中;撇起笔于竖中线;框内下横写在横中线。❸"心",居下居中;第二点在㇃(卧钩)上方竖中线上。

折叠书法欣赏
折叠编辑本段韵书集成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息 曾 入声 二十四职 心 开口呼 三 全清 相即切 sjək
集韵 息 曾 入声 二十四职 心 开口呼 三 次清 悉即切 siek
韵略 入声 职 悉即切
增韵 入声 职 悉即切
中原音韵 昔 入声作上声 齐微 心 齐齿呼 全清 si
中州音韵 入声作上声 齐微 丧挤切
洪武正韵 昔 入声 七陌 心 苏 全清 思积切 siək
以上参考资料:

<ref>[ ],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30,8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