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四碘化二磷

增加 31 位元組, 2 年前
朱宪彝和刘士豪共同发表在美国巴尔的摩《医学》杂志的最后一篇论文“钙磷代谢研究对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病机理的意义及AT10和铁剂的治疗作用”被誉为“代谢性骨病研究的奠基石”。在这项研究中, 二人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症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维生素D缺乏症的两种不同临床类型认真比较的基础上,他们发现对维生素D的反应性降低是肾性骨营养不良区别于软骨病的显著特点,并敏锐地觉察到肾脏缺陷和维生素D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重要的内在联系,而这恰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中的主要因素。这一假说,在二十几年后,由美国的迪鲁卡(D eluca)教授从理论上进一步证实,维生素D需在肝脏羟化后再经肾脏羟化为活性形式才能发挥生理作用。肾脏疾患时,维生素D不能羟化变成活性物质,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形成肾性骨营养不良,而ATl0不需在肾脏进行羟化便能发挥作用,因此能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由朱宪彝等首先命名的“肾性骨营养不良”,至今仍为国际学术界所沿用。<ref>[https://www.sohu.com/a/362795789_797207 四碘化二磷]搜狗</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40 化學總論]]
14,273
次編輯